工资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广州市长曾说:住房问题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并认为调控房价政府大有可为。其实,工资何尝不是一个政治问题。
6月4日人民网人民论坛编辑部文章《薪酬的“政治”》,则实实在在把工资问题提高到政治问题来看了。
文章说:工资是普通百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微观基础。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薪酬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垄断行业及国有企业在薪酬理念、薪酬关系、薪酬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非市场的“政治”因素。
文章提到了“近期来,垄断行业、国企高管的畸形高工资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广东电力系统抄表工年薪15万元、浙江某烟草公司中层年薪30万元等新闻的爆出,将社会对垄断行业高薪酬的关注一次次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撩动公众的神经。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几乎高度一致的表达同一个声音:垄断行业的收入过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调节。”
确实,2006年7月11日,由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制的一份统计年报显示,石油石化、通信、交通运输、电力等12家企业员工工资达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电力、电信、金融、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但我没有从中看出多少“政治因素”。我常常感到奇怪,我们的统计部门,我们的媒体,为什么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垄断行业?我以为,垄断业的高工资更多地要从经济体制上找原因,要在理顺“薪酬理念、薪酬关系、薪酬水平”方面下功夫。而企图把工资、收入分配方面的矛盾和不满引向垄断业,才是个政治问题。至少,这种企图的动机非常可疑。
退休待遇,不是工资问题,却属于收入问题。住房待遇也不是工资问题,但也属于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退休待遇两重天”,“住房待遇两重天”,都是不经济体制造成的,都是政府部门人为制造形成的。要想解决垄断业的高工资、高福利,也许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且,一般来说在《党章》里找不到依据。可是要想解决“退休待遇两重天”、“住房待遇两重天”,却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章程》里找到依据。
人民网首页文章《养老待遇相差悬殊,不得人心》说:在改革前,国营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退休养老待遇基本相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由于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执行了退休养老待遇“双轨制”,逐渐拉大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退休养老待遇的差距。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国营企业同类人员退休养老金的三倍左右!退休养老待遇出现如此大的差距,这在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极不合理、极不公平的!是不得人心的!”
这才是政治问题。这一切,不能以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推托,这是实实在在的政治问题。人为地歧视一批人,人为地打压一批人,只能在政治的范畴找原因。
官员有权力制订政策,因此,官员的工资福利退休待遇以及住房待遇,全都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而企业职工却变成了牺牲品。有关部门虽然也在说要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却行动迟缓,推三阻四,而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退休待遇却在大幅度上涨,差距继续在扩大。人们的不满在增长。对官员们声称的为人民谋利益之类,产生动摇和怀疑。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原来,他们优先保证和满足的,却是他们圈子内的利益和好处。官员们有机会就要“教育”群众,如何顾全大局,如何勇于牺牲,而他们自己,做了什么牺牲、付出了什么代价?他们带的是什么头?《党章》里不是这样写的吧?这不是政治问题又是什么?
而官员们,媒体,却有意无意要把人们愤怒的火焰引向“垄断行业”。似乎电厂抄表工年薪15万是当今最大的不公,是最令人愤恨的事。官员的特权,官员在收入分配上与民众的差距、特别是与企业职工的差距,以及他们背离党的宗旨的行径,无声地被掩盖了。这里多少透露出些许“政治”的味道来。
所以,工资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这是需要严重关注的问题。
新闻链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5817865.html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view=1&id=2459069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