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钱学森的奉献和陈琳的一跳

2025-02-17 观点 评论 阅读

今天才听到一个消息,中国的两弹元勋,导弹之父,德高望重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在昨天病逝,享年九十八岁,又一位中国科学领军人物,为祖国和人民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人民科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离我们远去。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扼腕。

无独有偶,今天又听到一个消息,著名女歌星陈琳因为感情纠葛,在自家跳楼身亡。年仅三十九岁的生命就这样轻易的消逝了,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同一天,两个在社会上都有着很大反响的人物同时离我们而去,只不过一位在为祖国和人民勤勤恳恳贡献了一辈子之后平静地离开我们,留给我们无尽的怀念同时也感谢他和其他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们为我们国家锻造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另外一个却因为自己的情路不顺而上演惊天一摔,给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要知道,跳楼应该是很疼的吧)。

钱学森,当年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毅然决然地携妻子儿女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了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奉献了一辈子,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撑起了一个坚固的保护伞,当我们因为阅兵式上缓缓驶过的到单车而感到自豪时,我们自然不会忘记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隐姓埋名数十年所做出的丰功伟绩。然而钱学森做这些,需要的回报仅仅是成为“劳动人民的一分子,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了一起”。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党员所具备的一切优秀品质,如此看来,我们缅怀钱学森同志,不仅是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他的人格魅力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是更是我们当代青年永远学习的榜样。

回过头来看看陈琳,年纪轻轻就抛下自己的歌迷和自己的家人,重重地从楼上摔了下去。仅仅三十九岁,掐指算来,还没有钱老为人民服务的年份长呢!如果要论自杀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感情纠葛,这相对于钱学森在美国遭遇麦卡锡主义的长期迫害和在西北大漠所吃的苦,受的委屈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真不知道他们俩为什么要在同一天离开这个世界,难道是陈琳的死衬出了钱老的伟大吗?不管怎么说,事实就是这样。

实际上,钱老的离开和陈琳的重重一摔,反映的是不同时代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曾几何时,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歌曲不见了,大街上天天播放着爱得死去活来的靡靡之音,笔者平时哼哼革命歌曲则被视为“异类”,虽然笔者感情之路也很坎坷,但有的时候我不禁在想,难道现代人追求的仅仅是“爱情”吗?难道我们不能像我们上一辈人那样有些更高的追求,去为祖国,为人民多做点事情呢?看看《炎黄春秋》,看看那些连篇累牍的“伤痕文学”,我一时感觉我的追求似乎是起高调的,是脱离时代的,是要被历史所淘汰的,甚至可以说是邪恶的(我们上一辈生活的年代不正在被许多“有识之士”贬得一文不值甚至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吗?)。而陈琳所追求的才是“时尚的”,才是“大众所应该追求的”,才是“代表了时代发展方向的”,然而陈琳用她那重重的一摔告诉了我们这种追求的下场,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

钱老的离开,重于泰山;当然,陈琳的离开,显然不是轻于鸿毛(她应该还没有到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跟通钢的陈国军还是有区别的),但陈琳的死是不是时代悲剧的反映呢?这是个问题。

沉痛悼念中国的两弹元勋,导弹之父,德高望重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同时也为陈琳的离开表达应有的遗憾。

标签:我们   人民   追求   离开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