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泽东式的民主”
浅谈“毛泽东式的民主”
——纪念毛泽东诞辰116周年
“毛泽东式的民主”,是彻底的民主,是“由民做主”而不是“为民做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先民主后集中),是“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路线和“群众——领导——群众”的工作路线的辩证统一(这一点,早在《实践论》中有所阐释)。
“毛泽东式的民主”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少数人的民主,是真正继承了孙中山的民主主义而又超越了孙中山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什么?我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一辈子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从本质上看就是无产阶级得以解放,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底层人民得以解放从而全人类得以解放的社会,马克思的民主思想超越了传统西方政治理论中民主内涵,最终在《共产党宣言》中喊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迄今为止的最崇高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身于此,尽管自己个人乃至一家人都长期颠沛流离,尽管他本可以凭其卓越的才华和智慧过上优越的生活。
毛泽东不仅深刻理解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最重要的是在社会实践中推行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毛泽东不仅依靠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胜利,也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现实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把理论变为了现实。更重要的是,毛泽东绝不满足于“巴黎公社”式的昙花一现的社会主义。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使中国的社会主义跳出“历史周期律”,他自信的回答了 黄炎培 先生,我们靠“民主”可以跳出周期律。只有靠民主,政权是人民的,国家由人民管理监督,党派为人民服务,自然就永远不会被人民推翻了,难道人民会推翻人民政权吗?只有当政权不再是人民政权,不再为人民服务了,那“历史周期律”就会反复的出现。
因此,新中国成立前的毛泽东并不像别人那样兴奋,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在1949年3月的提出了“进京赶考”之说,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糖衣炮弹”的警告和“两个务必”的戒律。
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更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民主的实现进行探索和开拓。如何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新民主主义的政权?这是他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尽管当时的政权还是一个“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但毛泽东深深地知道,这是多少最底层的农民和工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政权,这只能是人民自己的政权,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即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如何进行?我们今天的理解似乎就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私有制改造成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我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毛泽东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场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整体的社会革命,也是他自1956年开始正式提出 “以苏为鉴,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已经进行,比如用和平方式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而整个过程都贯彻着“毛泽东式的民主”思想。
经济上,要想保住人民的政权,首先必须进行经济基础的改造。必须把私有制改造成由大多数人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得改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多数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即使通过战争的方式夺得了政权也难以长期巩固。因此本来计划“10年或者15年以后再进行的公有制改造”实际上不符合现实,必须提前进行,因为“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政权中的资产阶级本性难改,到1953年时已经在很多方面公然与人民为敌,甚至大有联合蒋介石政权等各种反人民势力卷土重来之势。
政治上,也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绝不可简单机械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设计中,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设计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一整套政治体制,而且于1954年制定了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今天我们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还在高呼所谓的西方政治文明,甚至对“两党制”、“三权分立”制度崇拜有加,至今也不明白毛泽东为什么不学习人家已经很成熟了的“政治文明”,偏偏要自己苦思冥想搞出一套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新玩意,还要用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的出身高贵的社会“精英”们永远也不会明白“毛泽东式的民主”的真正内涵,毛泽东的所有政治都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政治。
毛泽东为什么不学西方的政治制度?这样不是更省事吗?为什么硬要原创?因为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西方不同,中国的政权性质和西方不同,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和历史上其他政党的理想追求不同:他不是为了党派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存在,为了让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取得过政权的人民真正翻身做主人。因此,我们的政权性质定性为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的政权组织形式因此而设计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的政党制度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们的民族制度也设计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每一项制度中都深刻的包含着真正的“毛泽东式的民主”——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人。
只有这样的一套民主制度,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的当家作主,彻底废除封建思想的民主制度。同时也是对权力有效监督的一套制度。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一种民主境界,毛泽东不满意陈伯达起草的宪法,亲自带头,起草了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权力。“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深怕领导干部腐败变质,要求在一切公权机关前面加上“人民”二字,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警察、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人民共和国。在中南海新华门一进门能看到的就是毛泽东亲笔题词的“为人民服务”(今天在商场上竞争讲究“服务意识”,而毛泽东早在60年前就强调领导者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毛泽东为什么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是因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军队必须为人民政权的巩固起到坚强后盾的作用,是用来镇压专政人民的敌人的军队。毛泽东始终没有认为军队是党的军队(只坚守“党指挥枪”的原则),而认为是人民军队,从来不把党凌驾于人民之上。为什么一切都要服从党的领导,其前提是“党是人民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如果党内出现与人民对立的现象,毛泽东第一个带头整党,而不是整人民。毛泽东还曾多次表示,如果共产党当权派不再走群众路线,不再坚持他的思想,他就重上井冈山打游击。
文化上,毛泽东同样也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变革往往是滞后于经济和政治的,但文化对人的改变、对社会发展的阻碍或促进力量却是持久和极为强大的。经济上的革命和政治上的设计,毛泽东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思想。但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革命完成后,毛泽东感到光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文化入手,用文化来改造人的思想,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只有让党的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不凌驾于无产阶级之上,改变自己的思想,在他们的脑海里也有无产阶级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才会真正得到巩固。如果共产党官员满脑子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如果知识分子满脑子资产阶级或者封建主义的思想,那么毛泽东自然要整党,自然要改造知识分子,要批判知识分子,要求他们上山下乡,要求他们的作品应该多一些下里巴人,文艺应该为无产阶级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际上就是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东西就是“人民至上”,他不敢也不愿把千百万人民用生命换来的政权变为资本家的政权。尽管宪法是毛泽东亲自带头起草制定的,但是制度制定出来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宪法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精神已经被权力吞噬,官僚主义作风随处显现,贪污腐败也与日俱增(“三反”、“五反”运动就是当时的写照)。法律、制度本身是人制定出来的,不监督,制度自己也不能要求人怎么样。如果没有执行制度的人,如果执行制度的人不受到监督的话,如果监督他人的人不受到监督的话,制度只不过是一堆废纸,一纸空文。因此,毛泽东必须从文化着手,从改变人的思想入手,让最广大的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大民主,切身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孙中山只是让“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样,还必须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来彻底改变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这不是要改变知识分子的学术观念,而是改变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毛泽东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个高度辩证的统一整体,“毛泽东式的民主”是人类民主的一种新的高度。毛泽东的智慧、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之深远是举世公认的,他的人民立场和价值观更是世所罕见(毛泽东对自己、对自己的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很严格)。可惜的是,那些反对毛泽东的人理解不了,更不用说达到毛泽东思想境界的高度了。因此,自然会有很多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解毛泽东,进而批判毛泽东。对于这些理解不了毛泽东的人,我们姑且予以同情和理解。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