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保尔森的最后一招(遥远的绝响)
狐狸的最后一招
1746年前的夏天,嵇康在刑场上索琴弹奏广陵散后,此曲便成千古绝响,至今无人能仿,余秋雨先生称其为遥远的绝响。昨天保尔森与王歧山在美国进行中美第四次对话,在此之后美国政府将改选,保尔森也将卸任。因此有人将保尔森的此次谈判比喻成广陵绝唱,着实有点相像。其实在中国,人前人话、鬼前鬼话才能做官做久,美国也一样,格林斯潘入住美聊储前后的迥异表达已为人所知。美国的文明与制度造就了这位中国通的即将卸任,不必像中国人那样情愿不情愿要熬到老,所以中国人遗憾了,有人想颁发奖章给他并想邀请他来做金融顾问。中国人知道任何人难免都会屁股指挥脑袋,而这位高手——中国通一旦坐在中国的凳子上,也一定会从中国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然而就保尔森们目前的言论可以看出美方看似有点漫不经心却不余遗力游说、若隐若现力推细想起来也很有道理的两点:1、放开油价,只有如此方能抑止能源价格节节攀升,并能推进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2、花掉居民银行储蓄甚至可以超前消费,如此才能扩大内需,避免出现经济下滑。
别的我都不关心,而此两点我以为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虽不经意却颇有玩味。
就在昨天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还表示:中国面临着近十余年来最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中国政府把防止结构性通胀发展为全面通胀列为更紧迫的任务,因此对于成品油价格大幅调整我们持十分慎重的态度,这也是为了对民生负责。
然而刚刚看10点档新闻时女播音员语气沉重的宣读声着实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成品油及电涨价了。白天跟人聊天说起,若以上虽看似有点漫不经心却让我最担心的两点付之实施的话,一个个恶性循环将不可避免。因为这两点最能引起共鸣,从“凤凰网”上的网民调查的结果看便知,几乎一半的网民认可放开成品油价格而由市场决定。看来官方虽有顾忌却也难挡压力。虽然我也认为补贴中石油、中石化终不是办法。某种意义上讲,国家虽然是平抑了物价,但却更多的却是补贴了那些开着私家车的富人、补贴了国外的那些资本、补贴了全世界,这绝对是个悖论。国家的巨额财政赢余是在劫富济贫还是劫贫济富?但我想应该还会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此问题。比如,我一直纳闷:国家为何不提倡国家机关的领导上下班少开甚至不开一个人的专车而改坐单位的班车,公务员办事可挤公交车不用一个人的专车,推广下去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办事员也一样。这要节省多少啊!中国人很聪明会有办法的。此刻我真想说“挺住中国”。
中国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善良最通情达理的,你要是换成任何一个国家在面对股市的爆跌物价的飞涨,还不罢工、还不游行。看邻国为了进口点美国牛肉,总统得向国民道歉;法国减了点以后的退休金便要罢工。然而面对今天股票的全线跌停,中国的人们却只得默默在哭泣,无声无息,自认倒霉,愿赌服输,还口中念念有词:国家也难。
大家知道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发生过金融危机,当然中国也不能例外,但新中国到今天还没有发生,为何?时机未成熟!就像不管是健康的人还是一个垂危的病人都一定会死一样肯定,只是时机问题而已。传承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当然不会重蹈别国的覆辙,中国毕竟不是越南,不是11年前的泰国,不是政治体制改革先行的前苏联,不是狂妄自大的日本……,中国曾是让索罗斯望而生畏却耿耿于怀的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接下来中国即便要有金融危机也必定比这些国家要曲折迂回的多,因为中国在看过那么多吃过亏过的乌鸦后,已是一只不愿轻易吃亏的乌鸦。因此11年前在香港吃了败仗的国际投机资本家们此刻正虎视眈眈,官方解放日报曾说有500亿美元的热钱,而民间的经济学者公认的至少是5000亿美元以上的热钱此刻也正虎视眈眈。
记得去年12月份的时候我曾算过一笔账:据海关统计,2007年1-11月份共进口原油1.503亿吨,11月份进口原油1361万吨,即每天332万桶。如果原油的平均价格上涨10美元,也就是说一年就多支出12*30*10*332万=119.52亿美元。如果真的像有些人预测的那样能走上300美元,也即意味着一年就得花费3635.4亿美元来进口原油维持国民经济运转。现在是将要上140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也就是说在原油上一年要花365天*332万桶/每天*140美元/桶=1696.5亿美元。加上运费应该不会低于1800亿美元每年。另外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今年1~2月,我国铁矿石(砂)进口7500万吨,总价96.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和110%;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28.5美元,又上涨84.9%。加运费应该已超过200美元每吨。也就是说,一年内我国需要化45000万吨*200美元/每吨=900亿美元。光这两样一年就得花掉2700亿。你有多少外汇储备,都可以照单全收,再说国际外汇交易一天的量就有3.4万亿之多,真要翻云覆雨谁玩死谁啊?
在美国所谓“次债危机”爆发造成美国内需求下降及美、欧、日有意无意的各种各样诸如“玩具安全危机”“食品安全危机”等的影响下、加上“美元无休止贬值”“原油无休止上涨”“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人民币加息及毫无悬念的升值”下,两头在外的“三来一补”加工业首先在珠三角遭受重创,然后蔓延至长三角,一些无力承受风险的企业先后撤离至内地或东南亚。从广交会上订单的锐减,温州打火机出口生意的萧条,再到江苏吴江一带纺织服装行业的不景气,足以让人担心今年众多国内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安全生产成本、资金运作成本、原材料成本、出口退税成本等压力下的生存危机。如今又遇成品油又涨价,如此重负何以堪!要知道整个汽车行业的产业链要带动多少人就业啊!长三角曾被寄予厚望,然而现在高速公路的加油站到处可以见到排着长队等加油的大家伙,是短缺还是资本必将逐利?
时至今日珠三角房地产行业在国内宏观调控及内在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下走了一趟过山车的行情,套牢了一大批炒房客。不管是王石的拐点论、潘石屹的百日剧变论、任志强的银行先死论等等无疑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房地产行业缺钱。房屋未结顶不能预售、自有资金不足35%的银行不予贷款,建筑成本中连河沙也要翻翻的压力下,一些资金困难的企业先行降价,这股浪潮必将袭击长三角。最近宁波大红鹰以非常“低廉”的18%的年息借给嘉兴巴黎都市的开发商1个亿的资金这个个案便足以证明。而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保证金在 6月25日 上调至18.5%,实体经济的资金又何以堪负?而最终房价的走势也便一目了然。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年期的中美利差已是2.14%的前提下,美元指数从3月17日见底到现在未有再见新低的情况下,人民币却从 7.0815升 至6.8796,升幅为2.85%。目前人民币还在升值,美元还在源源不断的进来,这么多的钱在做什么又想做什么?还不是惦记着那块衔在乌鸦嘴里的肉。
可能正如年初行长周小川在北大演讲时开明宗义:金融领域有问题是常态,不是没有问题是常态,关键在于要吸取教训。然而我的大哥啊,如今的中国真是到了金融危机,吸取教训已经来不及了。要吸取的话,全世界那么多的金融危机已经值得吸取与借签,保留这一片未曾被开垦(10年前却险些被开垦)过的全世界惟一一块处女地的使命全握在你老兄手里啊?虽然大家都知道难,但责任重大,要慎之又慎啊!
于是我只得说我们身边的金融危机也快了,虽涨价了一点点,但离放开又还有几步呢?我所担心的两点一旦付诸实施,到时国际原油在没拖垮中国经济之前是不会跌下来的,保尔森们的放开价格后会减少消费促使国际原油价格回落等等言词将被证明是一派胡言。
沉重的心情已不想演绎接下来的情景,只有杂乱的陈列了以上那些语无伦次的痴话。但愿什么都不会发生,韩志国的担心也是危言耸听而成多余,保尔森们的言论在不久的将来终究也成不了嵇康式的遥远的绝响。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