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您交给我们的阵地,我们一定坚守下去!
魏老,您交给我们的阵地,我们一定坚守下去!
——河南网友魏巍追思会侧记
忠魂恸天地
8月30日清晨,灵通的天空善解人意地倾洒着大把大把的泪水,淋漓尽致地挥洒我们的哀思,装点着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个为我们最可爱的人送行的日子。
89岁的老红军战士李寒来了,
81岁的抗日老战士原虎林来了,
80岁的抗日老战士王文炳来了。
他们来为他们最可爱的战友送行,行上最后一个崇高的战士的敬礼。
民办中原毛主席纪念馆的齐春信馆长来了,
原中央警卫团战士、作家李丙需来了,
作为东道主的德全学校校长释德全更是忙前忙后。
他们来为他们最可爱的师长送行,行上一个数年来认真宣传毛泽东思想普通人的敬礼。
跟随着毛主席他老人家干了第二件大事的一些老战士们来了,四十二年前,他们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他们抓革命。促生产;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斗私批修,誓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三十年来,他们遭到了还乡团的清算,作为罪犯被劳改,被流放。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可是他们矢志不渝,痴心不改,用火红的青春在血肉长城上堆砌起最为壮美的风景;
一些原国营工厂的老工人们来了,这些亲身经历或目睹了共和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然后从改制到灭亡,从有到无全过程的劳动者,为了保卫全民财产,为了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他们挺身而出。因此,他们之中被抓被打者有之,被拘留被劳教者有之;
被魏巍老誉为“郑州四君子”的张正耀同志来了。王占清同志来了。张正耀同志随身携带着一张珍贵的贺年卡,这张贺年卡是2004年12月底,他被以莫须有的“诽谤罪”判刑三年的时候,魏巍老人托人送到了他家人的手中,贺卡上写道:“高天寒流急人间暖气吹寒雪梅中尽 春风柳上归”。睹物思人,潸然泪下,
他们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要向魏老致以无产阶级的敬礼。
郑州郊县的网友来了,中牟、新郑、荥阳,
开封的网友来了,开封、兰考、杞县。
洛阳的网友来了,洛阳市、孟津、汝州。
新乡的网友来了,新乡市、原阳。
许昌的网友来了,禹州。
商丘、焦作、平顶山,永城、安阳、鹤壁。。。。。。
大学生们来了,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来了,被《谁是最可爱的人》教育和感动的几代人都来了,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来到魏巍老人慈祥的面容前,是纪念也是缅怀,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也是一次隆重的送别。
一个依依惜别的日子。
上午9点,雨停了。追思会开始。
默哀三分钟后,四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同志首先朗诵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当他们声情并茂的读到:“可是,当战士们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那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读到“这时的队伍,已经不分行列,不分军民,不分男女,错错落落,五光十色,互相搀着扶着,边说边哭,边哭边走。这是什么队伍呵!也许这不像队伍吧,可是这确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队伍,这是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的友谊的巨流!这支巨流,行进着,行进着,越过了一道道水,一道道山,他们行进在枫林烧红的山野,行进在社会主义的东方……
几位风华正茂的在校大学生齐声朗诵了魏巍同志的散文名篇《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片段。“年轻的朋友们,他们就是这样沿着和工农群众结合的道路在火热的斗争中度着青春的。这是快乐的青春,美丽的青春,英雄的青春!。。。。。。”这神采飞扬、充满激情的朗诵。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个纯情的年代。
最让人感动的是那两个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他们稚嫩的声音“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时,你不得不赞叹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和穿透力!五十多年前的文字仍然洗涤着一代又一代的灵魂。
毛主席说:“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身碎骨的。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走向反面也没有什么要紧,还要来一个否定之否定,以后又会走向反面。如果我们的儿子一代搞修正主义走向反面,虽然名为社会主义,实际是资本主义,我们的孙子肯定会起来暴动的,推翻他们的老子,因为群众不满意。过若干年,也许又要进行革命。”
郑州德全学校校长释德全发言,他深情地回忆起亲耳聆听魏老教诲的情景,魏老对农民工子弟的关心,对红色教育的支持。他拿出了珍藏的魏老手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光荣伟大的事业”,介绍了德全学校的情况,并表示,一定要牢记魏老的教导,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朋友,帮助解决子女上学问题,“穷孩子也要有书读。”释校长讲完,立刻就有两位小朋友代表全体同学宣誓:魏巍爷爷虽然去世了,但是他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作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国际悲歌歌一曲
“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国际歌悲壮的歌声中,缅怀和追思发言开始。抗日老战士原虎林同志说:事实充分证明,魏巍同志的一生,是忠诚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生命不熄奋斗不止,以英勇的革命战斗姿态,完美的走完了一生。如今,他人虽离去,他的革命精神和宏伟的革命著作,将永驻人间。
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郜国荣回顾了魏老对家乡的眷顾,每当遇到问题向他请教时,他都给予热情的指导和帮助。郜国荣还说:魏老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以后,出现了一股非毛化思潮,公开背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界极为混乱的情况下,魏老横刀立马、屹立中流,勇敢地批判知识精英的奇谈怪论,坚决捍卫了毛泽东思想。
来自新乡的网友李洪江,手捧着魏老写给他的墨宝‘石在火种不灭 革命自有后来人’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在发言中说道:
魏老走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哀思和永久的怀念!
魏老走了!给我们留卞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留传千古的好文章!
魏老走了!给我们留下了《在新世纪的门槛上》这新世纪共产党人新的“宣言”!
魏老走了,给我们留下了鸿篇巨著《东方》、
著名网友稻香老农的纪念发言精彩而又经典
一盏智慧的灯,熄灭了。北京的八大处,即刻陷入沉默!
一棵挺拔的劲松,折了。巍峨连绵的长城,为之痛断九曲!
无产阶级的文艺战线,失去了擎旗的巨匠,举国为之惋惜!
中华儿女,牺牲了钢铁的战士,鸟巢的祥云火炬也熄灭了,以示致哀!
魏巍,是我们的老乡。魏巍,是我们的老师。魏巍,是我们的老战友。所以我们聚集在一起,寄托我们对他老的哀思,寄托我们对他老的怀念。
魏老是带着忧虑和嫉恨走的。
魏老是带着喜悦和安慰走的。
魏老是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走的。
稻香老农的发言情真意切,充满着师生情、战友情、家乡情。
追思会上宣读了无法前来的杨止仁同志、朱久如同志的书面发言。
由于时间关系,要发言的网友很多,就将大会发言改为座谈的形式。他们或三、五个,或十个八个,或三十二十个,围坐在一起,赞魏老,学魏老。大家一致认为:牢牢记住魏老的教导苦读马列,联系群众。苦读马列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这个照妖镜,认清骗子,揭露骗子,与修正主义做坚决的斗争。联系群众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要到群众中去,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真正做到同呼吸、共命运。老同志表示要做好传帮带,衔接好历史与未来,做知识分子劳动化,工农群众知识化的促进派。年轻的大学生朋友则说,世界是我们的,中国的明天在我们肩上。这是历史赋予我辈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前面的路很长,很艰巨。比如说,今天来参加魏巍老的追思会之前,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只知道魏巍那些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今天听了那些老同志的发言,方才知道近些年来魏老又写下了那么多投枪匕首般的檄文,为了坚守信念和理想,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努力。魏老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参加座谈的网友们一致认为,魏老是牺牲在阵地上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理想他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现在,他睿智的目光正盯着我们问,“我交给你们的阵地呢?“我们聚集在这里向他老人家宣誓:魏老,请您放心,您交给我们的阵地,我们一定坚守下去!并且一定完好的传下去!
我俩来晚了,补行个礼!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