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人民公社制度使中国中等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学经济学的疯僧显然不懂什么是教育水平
贫道还要对疯僧发的一个帖子说几句。不过贫道依然与疯僧没有什么意见上的分歧,分歧还来自事实。
疯僧为了说明毛泽东时期,或者说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教育水平很低,引述了以下资料: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0亿人口中,文盲、半文盲2.3亿,其中,在12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近32%,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更高达34 .5%。中国的文盲、半文盲相当于同期美国的总人口,4倍于英国的人口总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1985年教育投资占GNP的比例,世界平均为5.7%,发达国家为6.1%,发展中国家为4.0%,而我国为2.94—3.12%。”
记得疯僧曾经自己介绍过他是学经济的,不过看了疯僧要证明的问题与他引述的这段资料之间关系,真不知道究竟是埋怨疯僧呢,还是埋怨疯僧的老师,或者埋怨疯僧所上的学校。
首先,一个国家某时期的教育水平,并不是文盲率能代表的。因为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实施的,对于中年,尤其是老年是没什么办法的,或者说教育的重点不是对中老年的。疯僧举出1982年中国的文盲率达到了23%,然后把中国文盲半文盲总数与有些国家人口相比。这两点都是很奇怪的做法。
说“中国在1982年有23%的文盲和半文盲”时,应该用“1982年中国竟然只有23%的文盲半文盲!”的句子,或者用“中国竟然在1982年识字率已经达到77%!”的句子(注意,后面一定要用感叹号)。因为解放初期中国文盲率达到90%以上。中国用短短30年就让文盲率下降到23%,很大成就嘛!
而且,说中国文盲多,怎么能用文盲总人数与另一个国家人数相比?美国文盲总数也是梵蒂冈总人数的好几倍。上海市的痴呆人恐怕也比梵蒂冈人数多,这能说上海是个痴呆人城市吗?疯僧在学校就这样学算数的?
说中国某时期中等教育水平高低,只能用中小学入学率来衡量,文盲率根本不说明问题。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正是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的教育水平,或者说是农村教育水平达到了同等经济水平国家中少见的高水平。这不仅表现在与其他接近国家相比,而且可以与取消人民公社后相比。贫道下面的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和中国统计年鉴。
1980年,中国小学入学率为94%,初中入学率为73%。同期印度小学入学率为83%,初中入学率为30%。
73%的初中入学率大约低于发达国家(通常在93-80%之间,但意大利当年为70%),低于同期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通常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或者更高些,比如苏联达到96%居世界第一,其次是日本93%)。但除了韩国(78%),中国高于所有现在所谓新兴市场国家(大约在30-50%之间),更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15-30%)。因此,中国在人均GDP并不高的时候,教育水平是超前的。
接着,我们来对比一下改革后,也就是人民公社取消后的中小学教育。这里用中学毕业生数比较合理。因为文革后期很多地方中学是初中2年,高中2年,用在校生数就不太说明问题。
我国中学毕业生数
1978年2375万 1985年1194万 1990年1342万 2002年:2264万
其中初中毕业生:
1978年1693万 1985年998万 1990年1109万 2001年2607万
其中高中毕业生
1978年682万 1985年197万 1990年233万 2005年662万。
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取消人民公社后,中国中学教育普及程度急剧下降。一方面适龄学生人数增加,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减少。最低点时,中学毕业生数下降一半(1985年),初中下降43%(1982年),高中下降71%!而真正恢复到1978年水平是在新世纪前后。其中高中生竟然在前年才达到1978年水平!
疯僧如果说用毕业生数不合适,因为6年制花钱多。那么咱们就用在校生数(含职业高中等):
中学在校生数:
1978年6548万 1985年4935万 1990年4881万 1997年6530万
也就是当年4年制学校在校生数也是在1997年才接近的。
很多人看了这个数字可能不相信,其实查查中国统计信息网就知道了。这才叫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呢。会说,怎么是这样!
告诉疯僧,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有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制度。中国教育问题关键是农村教育。而教育就涉及投资主体问题,也就是谁来投资办学。在人民公社时期,每个大队不仅都有能力办小学和戴帽初中,几乎每个公社都办了初中和高中。因此,投资主体不缺。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能迅速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集体经济瓦解后,农村中等教育投资主体一下子没有了。现有小学、初中、高中的经费没了着落,于是除了小学还不得不维持,初中尤其高中就大幅度减少了。道理就这么简单,有人出钱才能办教育,没人出钱就办不了教育。
还回到疯僧帖子上。贫道奇怪的是,疯僧竟然用1985年教育投资占GNP的比例来批判人民公社。1982年人民公社就没有了,1985年已经是伟大的新时期了,难道疯僧竟然想攻击改革开放?
贫道告诉疯僧事情是怎么样的吧.
改革前,中国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一直在5%左右,高的时候超过了5%。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集体经济的支出。如果包括,肯定超过6%,居世界前列。因为没有这样大投资,根本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实现那么高的中小小学入学率。
改革开放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到1994年下降到4.81%。1997年的教育改革后急剧下降。2002年为3.41%,2004年为2.79%,到2005年下降到2.16%,这个数字不及1994年的一半,更比改革前低得多了。疯僧拿2.16%去比1985年的3.14%(疯僧也真行,竟然能找到1985年的数据为2.94—3.12%这样一个区间,真是神了!),就知道什么叫低了。千万不要与改革前比,一比你就生气了。
同时,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占21.05%,到2003年下降到13.5%,再到2005年下降到12.7%。
贫道去年去一个村子调查发现,这个村子40岁以下的高中生竟然只有1个,而40岁以上的倒有十几个。其中原因疯僧想明白没?
疯僧以后写东西要注意数据是否能说明问题,不要动辄找点看起来都不像的数据攻击改革开放!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