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洪波涌起:毛泽东发现了“朝代更迭密码”

2025-02-14 观点 评论 阅读

洪波涌起:毛泽东发现了“朝代更迭密码”  

——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  

一、“大众时代”和“精英时代”  

“上帝叫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是《圣经》里面的一句话,它不是迷信,是哲理。  

“精英时代”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的理解是一个社会被精英人群所控制,这个社会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经济精英”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精英集团,控制了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把这个精英集团的权益最大化,这时意味着进入了“精英时代”。和“精英时代”相对应的是“大众时代”,我对“大众时代”的理解是:社会相对公平、公正,精英人群也没有太多的特权,能让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权益得到保证,这时是“大众时代”。衡量一个社会是“大从时代”还是“精英时代”一个重要标准是看这个社会谁的权益得到保证,当包含精英人群的“大众”权益得到保证的时候,这时是“大众时代”,当少数“精英人群权益”最大化的时候,而多数人的权益不能得到保证的时候,标志着进入了“精英时代”。还有一个标准是法律、法规的制定是更倾向“大众人群”的权益还是更有利于少数“精英人群”的利益,当一个社会的法律、法规的制定都不能对大众公平、公正,而是倾向于少数“精英人群”时,那么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精英时代”。  

二、性本恶?性本善?千古难题  

为什么会周而复始的出朝代更迭?为什么每一个朝代都会从“大众时代”进入“精英时代”?这要从两位圣人说起,一个是认为“性本善”的孟子,一个是认为“性本恶”的荀子。  

关于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争论,两千多年来从未停止,一直没有结果,我相信照此争论下去,再过两千年也不会有结果。易中天试图来说出一个结果,我认为并不成功,他认为孟子的“性本善”说的人的本性,人本性善,而荀子说的“性本恶”是的指的人社会性,也就是人的“恶”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但易中天的解释对吗?这样不是荀子错了吗?荀子可是非常严谨的说明了他主张的“性本恶”就是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性”相对的他称为“伪”,是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如礼义仁智信,这就是“伪”,荀子的主张和易中天恰恰相反,是荀子错了还是易中天错了?或是孟子错了?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今天作者对“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进行一个大胆的全新的解读。结合两位圣人的成果和《易经》的阴阳学说,我认为二位圣人都没有错,但都不完整,孟子发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所以他成为了儒家的大师,而荀子发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所以教出了两个法家的创始人——李斯和韩非子,儒家是要扬“善”为主,辅以法律惩恶。法家是以惩恶为主,辅以扬善。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组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本性解读。所以自从秦以后几乎所有的治国思想都是明里以儒家的扬善为主,实则是“儒”“法”两家并用,扬善的同时惩恶,儒家为“阳”,法家为“阴”,阴阳结合,合二为一。  

即作者认为:人本性中即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人的本性具有双面性。若人性本“善”,“恶”从何来?若人性本“恶”,“善”从何来?正是人的这种本性的双面性,所以说才会有“没有一个纯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纯粹的坏人”这种结果。当一个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恶而扬善的时候,那么我们说这样个人就是好人,而当一个人抑善而扬恶的时候,这个人就是坏人。人就是怀着这种双面性的“本性”而进入了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他抑恶扬善,那么很可能他就会成为一个坏人,所以有了“子不教,父之过”之说。人还是环境的动物,极容易受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为什么“大众时代”多好人,“精英时代”多恶魔的缘故。  

在一个朝代开创之初大多会为长治久安思考,会努力打造成一个扬善而惩恶的“大众时代”,这时的社会安定,人们普遍具有劳动热情,社会发展很快,人们的道德水准很高,如贞观年间,最少时一年全国被判死刑的人只有23个人,社会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那为什么又都无一例外的最后进入“精英时代”并最终走向灭亡呢?是因为人类本性中的“恶”在作祟,虽然每个朝代创立之初最会制定很多惩恶扬善的法律、法规,如宋朝的宋太祖就制定了官员贪污“剥皮填草”的严刑来惩治腐败,这只暂时控制住了“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性中的“恶”,稍有松懈,人性中“恶”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加上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法律掌握在少数精英人群手里,极易被修改、篡改、修正,“惩恶”和“扬善”是相辅相成的,当“惩恶”功能弱化时,“扬善”功能随之弱化,反之宜然。这时人类自私、贪婪的本性就会发挥作用,加上上层社会很快会形成一个“精英集团”,他们的权益最大化,带来的是百姓的权益最小化,于是出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人间惨剧,一边是“精英集团”的风花雪月,醉生梦死,一边是百姓的艰难渡日,血泪成河。“精英集团”因为控制着社会话语权,他们要极力的粉饰太平,就是清未他们也不忘宣传成是一个“天朝大国”,“太平盛世”,把“割地赔款”说成是“赏赐”。这就是“精英时代”的“精英集团”的丑恶嘴脸,他们没有了礼仪廉耻、仁义道德,剩下的只有贪婪的本性,自私而丑恶的嘴脸,他们大多身居高位,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力,但却满脑子的自私自利,良心泯灭,露出来的是豺狼本性,蛇蝎心肠,将人性中的“恶”发挥到极到致,他们一定还会伪装好,披上道貌岸然的外衣,却揣着杀人的刀子,满口的仁义道德,遮盖着吃人的利齿,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精英时代”的“精英集团”,让人不寒而栗。  

有一句话已找不到出处,但说明一些道理,叫做“知识越多越反动”,有人说是毛主席说的,但没有根据,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前面应该还有一半句,应该是“方向错了”或“立场错了”之类,如果一个“精英”能站在国家、民族、人民的立场来做事,知识越多贡献越大,但要是一个“精英”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只为谋取个人的私利,确实是“知识越多越反动”。  

三、“ 时代英雄”逆流而上  

“精英时代”的“精英集团”并不包括所有的社会精英,这个“精英集团”还有排他性,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阻止其他的“精英”进入这个“精英集团”,从而来保证他们的利益最大化,也有一部分“精英”有机会进入“精英集团”但不同流合污,他们和一些未进入这个“精英集团”的精英们逆流而上,和“精英集团”背道而驰,我称他们为“时代精英”或“时代英雄”,他们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和个人操守,象大诗人杜甫,他曾经当过一个唐朝的小官,但他高尚而不同流合污的性格注定了在那个“精英时代”的悲剧人生,他的小儿子竟被活活饿死,诗人满怀悲愤的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家中的茅草房更是难避风雨,但诗人不是想的自已的小家,而是想的“北风呼啸,吹我房顶三尺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大批寒士尽欢颜”,这就是杜甫被后人歌颂的根本原因,一个忧国忧民的志士,一个高风亮节的诗人;还有许多象杜甫一样的“时代英雄”选择了逆流而上,象民族英雄岳飞,不同流于“精英集团”的绥晋政策而惨遭杀害;清官海瑞,因不和“精英集团”同流合污而多数时候处在被罢官的状态,最长的一次竟长达26年之久,空有满腔报国之志而无处施展,最后虽然被重新启用,但竟然被安排在一个有名无实的闲差,和罢官也没什么区别,海瑞一气之下再次上书朝廷辞官不做,告老还乡,朝廷却希望留住这个清官楷模来装点门面,最后海瑞抑郁而死,死时全部的财产只有几十文钱,陪伴他的也只有一个老仆人,当老仆人眼含热泪问海瑞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时,海瑞想的仍不是自己,他要求老仆人把上个月多发给他的七钱银子给退回朝廷,工资发错了;浙江绍兴是因两个名人而闻名于世的地方,一个是革命先烈秋瑾,一个是文坛巨匠鲁迅,秋瑾面对敌人的枪口,宁死不屈;鲁迅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笔耕不止。他们都是时代英雄,都是时代精英,他们都和“精英时代”的“精英集团”划清了界线,他们永远受到后人的怀念,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死而不亡。  

几乎每一个朝代都始于“大众时代”而亡于“精英时代”,朝代开创之初,百废待兴,必须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于是进入一个“大众时代”,大众时代的特点是相对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社会更有生产力和创造力,大家的道德水准会很高,大众时代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可以说历史的每一个“盛世”都是在大众时代创造的。每一个王朝又都不可避免的进入“精英时代”并最后走向灭亡。在”精英时代”,各类“精英”相互勾结在一起,“精英”们控制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精英集团”成为一个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的反动势力,这种力量超越了皇权的力量,到最后皇权也不得不为其控制,向其妥协,并迅速走向灭亡,以皇帝为代表的皇帝家族,为了他们的长远利益,并不愿进入“精英时代”,面对已形成的庞大的“精英集团”,多是已时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最后不得不眼睁睁看着王朝一天天糜烂下去,直至被愤怒的人民推翻,和这个“精英集团”一起完蛋,新的王朝建立。  

四、 毛泽东发现了“密码”找了“钥匙”  

毛泽东最先发现了“精英时代亡国”这个“朝代更迭密码”,并找到了改变这种密码的钥匙,他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纯粹的“大众时代”,开天辟地的施行“大众民主”,进行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革命”,提出“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指导思想,“要文斗,不要武斗”避免流血事件,希望由此改变朝代更迭的密码。毛泽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尽管此时的毛泽东已是烈士暮年,但是壮心不已,他决心在有生之年完成改变“朝代更迭密码”的大业,伟人自己认为一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赶跑了蒋介石;第二件就是发动“大革命”动运,第一件事已经完成,第二件却只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还需要长期不断巩固才能最终完成,可惜伟人大志未成天不假年,伟人辞世,使伟人开创的第二项大业又出现反复。我们能继承伟人的遗愿,完成伟人未竞的事业吗?还是再次陷入无休无止的“朝代更迭”呢?  

五、谁是今天的“时代英雄”?  

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主流媒体宣传的是一片歌舞升平,繁荣昌盛。我看到的却是百姓的艰苦渡日,看到是春天史无前例的多起杀童案;看的是血折迁致人自焚、黑监狱侵犯人权、官二代撞死人命、女贪官贪污上亿国家财产;看到的是我香港同胞在菲律宾被歹徒和警察联合打死,而我政府却异常“冷静”;看到的是日本国抓我在中国自已海域作业的渔民,被非法关押一周多,是我政府的无力的“抗议”;看到的是美帝在我黄海、东海连续的军演,我政府的高度“克制”;看到的是我渔民被韩国军舰撞翻,两死一失踪,是我政府的“沉默是金”;看到的是我副总领事在美国休斯顿领事馆被美国警察抓走胖揍一顿,我政府“息事宁人”“将和平进行到底”的“决心”。  

够了,我辈没有“精英集团”的“精英们”的“宽广胸怀”,早已气炸了胸膛。赵东民为了下岗工人挺身而出,被抓大牢也在所不惜;王仙锋女士就因为怀念毛主席唱红歌,却也激怒了我们的“精英”,被抓进牢房“示众”,好显示“精英们”的“威风”;一枝清荷写了一些歌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文章也被开除了工作,诠释了“精英们”手可遮天的”本领”,我不知“精英们”为何对外敌如此“仁慈”而对自已的同胞却又如此的“不克制”、“不客气”、“不冷静”?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这首诗说明伟大的“时代英雄”是杀不完的,也是抓不完的,赵东民、王仙锋、一枝清荷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被抓、被开除公职,他们有着很高的社会理想,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个人操守,有着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所以他们一路走来,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他们同行的路上同志越来越多, 有仗义直言的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不畏强暴敢做敢为的北大教授孔庆东;淡薄名利的社会学者司马南;不屈不挠的社会学者左大培等等,他们都是“时代英雄,”他们在努力的完成毛主席未竞的事业,他们肩并肩,手拉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他们的队伍中不断有新人出现,他们在人民的支持下力量在一天天壮大,他们的拥护人群在一天天增多,那些不可一世的“精英们”在团结起来的人民面前不甘心失败,变的面目狰狞,穷凶极恶,丧心病狂。在此也提醒这些时代英雄做好最坏的打算,向着最好的方向努力。  

所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和我一起高呼: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暴风雨过后,一定见彩虹。在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诞辰117周年之际,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勇往直前,一起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转载本文请署名,洪波涌起于10年12月23日)  

   

标签:精英   时代   一个   他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