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的回落只是上升途中的中转
油价的回落只是上升途中的中转
刘煜辉
油价在冲击150美元未果后,掉头向下迅速回落了16美元。现在多数人冀望美国经济衰退,能拉下世界的能源需求,从而导致油价回落。
谁都知道今天的油价是资金短期大量进入的结果,理一理支持油价上升的各种因素,只看一点就足够了。这么多钱假如现在从油品中涌出来,又能流向何方?
具有国家信用的美国两房机构的产品都出问题了,信用进一步收缩,加深美国经济衰退的程度。短期内美元即便想不躺下也是困难的,不能指望这个时候,美元资产会有多少吸引力。
美国现在令财政部对增加两房的信贷额,联储又容许两房用贴现窗低息借钱,恐怕也只能暂时止咳,因两房的资本比率超低,仅为其5.3万亿美元负债的1.5%,只要楼价略再跌,就已严重资不抵债,更重要的是,美国楼价虽已大跌逾17%,但市场普遍相信至少还要跌20%。
未来美国政府若真的动用真金白银(纳税人的钱)入股两大机构,势必对目前美国已极不健全的财政造成更大负面影响,美国政府难免再次激活印钞机器,狂印美元以应付财政困局,这对美元资产肯定会造成灾难性打击。
美元持续贬值生成的流动性,还会冲向哪里?农产品的故事不过是油品故事的衍生品,资金选择这个方向,那是逻辑不通,华尔街现在没有什么可投资的东西。
所以,美元需要进一步弱的情况下,资金很难真正离开油品。毕竟近年来全球石油需求大幅增长,在几个新兴市场大国没垮下来之前,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制造业产能的刚性,如果新兴的制造业大国不出现经济硬着陆,这个需求的增量会实实在在地惯性延续,不可能短期内掉下去。
其他关于油价回落地故事,如期待美国国会关于油价投机调查、期待美国国会会批准放松原油禁采令,多是些应景的。即便出了,短期内也难有实质性结果,即便放开禁采令,美国在那些新地方开出第一桶油,也要十年的时间。
还有很多人在想,美元如果持续地弱下去,美国就不担心失去其国际货币的本位地位。应该反过来想,当今世界谁有能力对美国的国内经济政策进行制约,谁有这个能力,就意味着谁就能打破目前国际本位货币市场 “无政府规制的高度垄断”的格局。现在的“强势欧元”实际上绝非反映欧元区经济基本面状况,只是美元有意贬值的受害者。如果没有哪个国家敢于轻易抛弃美元,那么美联储就依然充当着世界中央银行。
虽然有悖于经济上的合理性,但又无可奈何,而且具有相当强的稳态性。石油国家还得延续着“石油美元”的循环,中国等东亚新兴市场国家还得高储蓄、低消费,由此累积的顺差,以美元资产方式回流美国。这是一个根本性矛盾之所在,不可能调和,最终只能以某种危机的方式得以修正。
所以最近油价的回落只是上升途中的中转,未来油价的回落,很可能只有惟一的预想场景――泡沫刚性破裂。
即新兴市场国家“扛”不住美元贬值造成的高通胀,经济硬着落,先行溃败下来,需求骤然下降,资金迅速撤出商品市场,回流美元资产,美元顺势转强,商品市场泡沫就此破裂,累积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庞大储备大幅下降,与此对应的是,美国对外负债大幅下降,美国债务问题解决了,全世界的通胀问题也解决,因为新兴市场国家承担了调整成本,陷入通缩。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