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罢工酿全国油荒“燃烧的法国”令欧洲震惊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大罢工酿全国油荒 萨科齐成众矢之的“燃烧的法国”令欧洲震惊《环球时》  20日,法国卡昂一加油站外排起了长龙。  

  由抗议退休制度改革引发的法国大罢工愈演愈烈,示威引发的骚乱蔓延到法国多个城市。图为20日一名警察在里昂街头驱散示威人群。

  

  ●本驻法国、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姚蒙董铭青木陶短房●陈一柳玉鹏杨明

  

  “街头燃烧的汽车、拥挤的加油站、愤怒的青年和警察在催泪瓦斯笼罩下扭打……”本周,一场百万法国人因“反对晚两年退休”举行的大罢工引发暴力骚乱和油荒,将这个国家的表情凝固成愤怒和惊慌失措。法国总统萨科齐宣称将“严惩滋事者”,同样愤怒的罢工民众则要求他“立即滚下台”。双方激烈的情绪已让巴黎的空气中弥漫了1968年“五月风暴”的气息,甚至有媒体怀疑法国将爆发“新的大革命”。“混乱的法国”显然让外界看了笑话,一些英美媒体称,因为法国人享受惯了高福利,一场小改革才变成大麻烦。更多分析认为,“反萨科齐”才是罢工者真正的动机。英国《独立》说,法国参议院最早于20日表决退休改革议案,“法国近期凶多吉少”。

  

  “燃烧的法国”让人想到巴士底狱

  

  “抗议者焚烧汽车,学校关闭,卡车司机以蜗牛速度行进霸占高速公路,炼油厂工人封锁油库把全国逼入油荒。”20日,Presseurop网站这样描述法国19日的乱象。法国全国总工会称,有350万法国人19日参与了反对萨科齐退休制度改革的罢工(法国政府称示威者只有约120万),包括379所中学的学生。法国全国共爆发277场示威活动,巴黎、里昂等城市发生戴面罩的年轻人与警方的暴力冲突。CNN说,类似的暴力冲突20日仍在继续。英国《独立》说,“当罢工演变为暴力骚乱,整个法兰西在燃烧。”

  

  法国是罢工频发国家,19日的罢工已是近两个月来法国第六轮全国大罢工。罢工演变成暴力骚乱以往在法国也不鲜见,但此次罢工却被认为非同寻常,因为罢工者用了一种以往极为罕见的方式——封锁全国12家炼油厂和储油库,制造“油荒”。

  

  据法新社20日道,由于炼油工人罢工以及卡车司机封锁道路,法国约1.25万家加油站中已有近4000家无油可供。国际能源组织19日曾宣称法国石油储备充足,可以应付危机。但罢工者随即封锁了进出油库的道路。英国《卫》援引法国运输工会负责人的话说,法国经济已面临瘫痪。被气急了的法国总理菲永指责罢工者“无权绑架整个国家”。19日正在参加法德俄峰会的萨科齐愤怒地宣称将“严惩滋事者”,恢复石油供应。峰会刚结束,他就赶回巴黎召集内阁紧急会议。20日,法国内政部宣布已连夜派遣军警清除示威者在储油库前设置的路障,并称在过去6天的示威中,警方共逮捕1400名滋事者和暴徒。

  

  “加油站前排起长龙的车队”、“警察警惕的枪口对准示威人群”,上述描述“混乱法国”的图片20日在国际媒体上流传,法国成了这一周西方最动荡的国家。舆论普遍认为,法国参议院连日来都在对退休改革议案进行讨论,最早在20日表决,法国工会提升罢工规模目的是在最后时刻向参议院施压。

  

  1968年5月,巴黎学生发起的“五月风暴”曾将法国拖入社会危机。英国《每日邮》20日说,如今许多法国人担心,此次罢工会令那场街头危机重演。60岁的法国人让·雅克·兰伯特说,“空气中弥漫着不满,和1968年一模一样”。Presseurop的文章则认为,1968年的法国青年起码还有集体主义乐观和对未来的憧憬,现在的年轻人已没有信仰,只会为没有未来而哀叹。美国《华尔街日》形容此轮法国大罢工是又一场“巴士底狱风暴”,《每日邮》也称,一场“新法国大革命”正在逼近法国。

  

  示威者要求“萨科齐滚蛋”

  

  “这次罢工真的只是简单反对退休制度改革吗?有没有可能是法国人借此表达对萨科齐的不满?”法国《世界》20日提出的后一个可能性被多家西方媒体肯定。英国《每日邮》说,法国人的抗议标语已经回答了“谁该为罢工负责”,标语这样写道:“萨科齐滚蛋”。在医院工作的阿梅尔对英国《卫》说,“我们来示威是为了反对萨科齐的一切政策,对法国人来说,公共服务至关重要,但萨科齐上台后,公共服务正在消失”。

  

  “萨科齐的政策是好的,但政治不行。”20日英国《独立》以此为题的分析文章认为,法国近期“凶多吉少”。该称,萨科齐提高退休年龄无可厚非,是在正确道路上迈出一小步,法国民众大面积的反对一方面说明法国人不愿面对现实,但也显示出萨科齐这个人脆弱、投机和判断力差。文章说,法国人比意大利人、英国人、德国人、希腊人、西班牙人、日本人以及美国人都要早退休,与其他欧洲国家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法国人根本没什么可抱怨的,但他们为什么还要抱怨,根本原因在萨科齐。早在2007年竞选时,他就发誓要让法国不再是一个慈善国家,为实现目标,他需要支持,但他没有选择与工会谈判,而是执意与后者为敌,他的强硬和专制令法国人不满。20日法国《解放》刊登的民调印证了《卫》的说法,其结果显示,65%的法国人反对萨科齐处理罢工的强硬态度,79%的法国人要求萨科齐重新与工会谈判。

  

  但萨科齐选择继续强硬。他19日发表紧急讲话,宣称决心将退休制度改革进行到底,因为“这是法国新一代人做的重要选择”。法国《巴黎人》说,对靠改革福利制度上台的萨科齐来说,开弓已没有回头箭。

  

  20日,萨科齐的民意支持率据称已下降至30%。法国《快》说,2007年法国总统大选时,85%的登记选民参加了投票,其中53%的人支持萨科齐。而现在,一些人侮辱他,一些人把他描绘成法西斯……萨科齐已经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

  

  有多少法国人愿和国家共苦

  

  “法国负担得起大罢工吗?”瑞士《每日导》20日对此表示怀疑。文章说,虽然法国经济信用等级目前仍是最高的AAA级,但经济状况其实十分脆弱,大罢工伤害的不仅是法国在国际上的声誉,法国人该为此算算成本了。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德说,法国每天示威的成本是3亿至4亿欧元,仅法国铁路公司因罢工每天的损失就有2000万欧元。

  

  既然如此,法国人为何还要走上街头?反对萨科齐推行的退休制度改革是最直接的原因。按照法国现行规定,法国人的退休年龄是60岁,工作满40年才能拿到全额退休金,而萨科齐计划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2岁。法国国内最新民调显示,71%的法国人支持罢工,反对萨科齐改革。

  

  20日,英国《卫》采访了多名法国民众。该称,反对延长退休时间的法国民众大多认为萨科齐的改革“不公平”,对在办公室上班的人来说,多坐两年办公室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从很小就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来说,无缘无故多干两年意味着更大的健康风险。另外,有法国民众表示“法国人是抗议的专家”,上街维护祖辈好不容易争取下来的权益天经地义。51岁的维尔·度·切荣说,法国政治只知道救银行却不知道救民众,上街抗议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学生和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参加抗议,CNN的解释是,这些孩子担心退休年龄提高意味着老人会更长地霸占工作岗位,令年轻人就业更加困难。

  

  英国《卫》说,在是否支持罢工的问题上,法国媒体是分裂的。《解放》指责政府面对民众的不满表现过于强硬,《商业日》指责罢工者没有履行他们必要的社会职责。还有法国媒体称,罢工的危害被夸大了。

  

  出现油荒后,法国民众的不满情绪在增加。一名急着加油却发现加油站无油可加的法国老太太对法国电视二台愤怒地表示,“从60岁干到62岁真会影响健康吗?”一名旅游巴士司机20日对《环球时》说,罢工闹事的多是交通等公营部门职工,他们拿得多,退休早,当然不肯多干两年了,“法国是个人主义社会,大家只看重自己的利益”。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教授尼尔森说,这场罢工是整个法国的错,政府以往过高的福利把工人宠坏了。如今国家经济困难,政府用尽办法刺激经济增长但效果不佳,只剩减少开支这一招,但法国工人似乎只想与国家同甘,却不愿与国家共苦。

  

  美媒庆幸躲过“高福利之祸”

  

  20日的国际舆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颇为一致:此次大罢工不是法国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欧洲“高福利之祸”的表现。美国圣安东尼奥新闻网援引比利时常驻联合国代表马修森的话说,欧盟其他成员国都在紧盯法国大罢工的走向,为平衡收支,欧洲国家都在试图削减福利,改变以往欧洲人“假期悠长,工作轻松,退休还早”的状况。马修斯说,比利时也已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以后还将提高到65岁。美联社说,就在法国大罢工如火如荼时,比利时的铁路工人也开始了罢工。俄罗斯《观点》称,俄罗斯也在酝酿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2岁。

  

  “法国将走向何方?”美国《华尔街日》20日以此为题的文章实际上对整个欧盟的前途都打上了问号。文章说,2008年的经济衰退暴露出福利国家是如何无力兑现他们的奢侈承诺,而欧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当初承诺太多,如今稍想改革便阻力重重。此事给美国最大的教训是,这样不堪重负的承诺最初就不该做。文章说,美国应该感谢里根,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政策为美国避免了这样痛苦的命运。

  

  《华尔街日》提到,英国卡梅伦政府也想在未来5年减少1310亿美元预算。《每日邮》说,卡梅伦如今最希望的,就是困扰法国的暴力不要跨越英吉利海峡。▲

相关文章
标签:法国   罢工   退休   改革   英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