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指钓鱼岛属中国 中日应恢复2008年状态
2010-11-14 01:05:15

中评社横滨11月14日电(记者 刘晓丹)众所瞩目的中日领导人会谈终于在日本横滨登场,有望给受钓鱼岛风波影响的中日关系带来转机。从两周前河内“温菅会晤”破局,到昨天“胡菅会谈”顺利举行,中日双方似乎都意识到两国关系维持稳定、互利共荣的重要性。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回顾了近十年来中日关系的跌宕起伏,他希望两国回到2008年那个阶段,重新走合作之路。
村田忠禧指出,此次撞船事件的发生有偶然性因素,但也有其必然性:第一,中日之间过去战争留下的伤痕尚未痊愈;第二,明治时代以来残留在日本人头脑中的“脱亚入欧(美)”的思考模式仍根深蒂固;第三,日本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还不能完全接受、作为亚洲国家一员共同努力的意识更是极其淡薄。
他也表示,日本某些政客一味地煽动“中国威胁论”、点燃两国间狭隘民族情绪,乃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他指出:“中日双方互相都应当意识到,自己对对方国家实际上并不太了解。为达到深层次理解,需要倾听不同意见以及对立面的意见,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但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而且能够通过了解对方达到重新认识自己。把自己的观点视为绝对正确,是非常危险的。”
本着这个信念,这位日本学者多年来坚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和严谨科学的作风,对待历史事实。在他的中日双语著作《怎样看待尖阁列岛钓鱼岛问题》(2004年,日本侨社)中,他通过考证中国、琉球、日本等各方面的文献和资料记载,得出以下结论:“作为历史事实,被日本称为尖阁列岛的岛屿本来是属于中国的,并不是属于琉球的岛屿。日本在1895年占有了这些地方,是借甲午战争胜利之际进行的趁火打劫,决不是堂堂正正的领有行为。”
近日的钓鱼岛纷争使中日关系再变数,让村田忠禧感到十分忧虑。他在一个日本政论杂志上发表题为《用智慧开创“日中关系新时代”》文章,回顾近十年来的中日关系,并期望两国回到2008年那个阶段重新走合作之路。他向记者提供了该文的中文版本,内容摘录如下:
由于日本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致使中日关系骤冷,以至于两国首脑会谈被取消。
其后任首相安倍晋三刚一上任,就走访中韩两国,为改善中日、日韩关系开启了端绪。但从后来安倍晋三卸任后的言行可知,他那么做与其说是出于个人意愿,不如说是他作为日本首相当时只能做出这种选择而没有选择其他的余地。
之后的福田康夫内阁积极致力于改善与亚洲各国的关系,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两国就“通过战略互惠关系具体化,两国为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合作”达成了共识。战略互惠关系具体化之一,有同年6月发表的“共同努力,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为第一步,就推进东海共同开发达成谅解。这些共识给人们的印象是:中日关系新时代的序幕可望将要拉开了。
正当此时,美国的雷曼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陷入谷底。而中国却抓住时机推出大胆的扩大内需政策,经济恢复状况引世人瞩目。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明显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主力。日本经济的复苏,无疑也得力于蕴藏着深厚潜力的中国经济的显着增长。
中国不仅经济实力上升,政治实力也加强了。与2005年相比,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后将进入必须和中国正面直接接触的时代。无视这种时代潮流,一味地煽动“中国威胁论”、点燃两国间狭隘民族情绪,真的有利于日本真正的利益吗?
我们是否要回到05年那个阶段呢?我想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没有那么愚蠢,这5年间努力取得各种实绩的事情是不能忘记的。
中国的综合国力今后会继续提高,这是事实,不容否定。对于日本来说,需要的是将与中国这样生机勃勃地发展着的大国为邻邦视为日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这样的“顽强”。意见对立时,不要感情用事,而以坦诚对话为宜。
据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毛泽东曾对田中角荣说:吵架吵完了没有啊?不吵架可是成不了好朋友的啊!这种胸怀和思维方式很值得继承。
日本学者指钓鱼岛属中国 双语著作紧急加印
2010-10-21 15:35:57
中评社香港10月21日电/日本侨社道,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的中日双语版著作《怎样看待尖阁列岛钓鱼岛问题》由日本侨社推出后,受到日本读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上个月底日本TBS电视台介绍该书以后,日本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孙等更是纷纷订货。10月20日,紧急加印的《怎样看待尖阁列岛钓鱼岛问题——对21世纪人们智慧的考验》由印刷厂送到日本侨社。
村田忠禧教授以一个学者的严谨作风,全面考证了钓鱼岛的历史。他在书中明确地写道,“作为历史事实,被日本称为尖阁列岛的岛屿本来是属于中国的,并不是属于琉球的岛屿。日本在1895年占有了这些地方,是借甲午战争胜利之际进行的趁火打劫,决不是堂堂正正的领有行为。这一历史事实是不可捏造的,必须有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客观科学的分析态度。但是有的人打着研究的旗号,实际上是有意地隐瞒事实。”
村田忠禧教授还指出,对尖阁列岛钓鱼岛等问题不要孤立地看,要放在冲绳问题、台湾问题等整体的演变中来看,要把过去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结合起来分析。在领土问题这样的国家间的见解对立的情况下,需要倾听对立的意见,保持用冷静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态度。不冷静地思考,立即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用伪装的爱国主义煽动情绪是绝对要不得的。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当向周恩来和邓小平学习。应当意识到,我们还没有超越他们的智慧,这是需要我们反省的。
村田忠禧中日双语著作《怎样看待尖阁列岛钓鱼岛问题》论述观点摘录:
●明代以来各种各样的中国地图和文献都把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标注在中国的版图内。
●从地理位置上说,冲绳与钓鱼岛间隔着深海沟,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与钓鱼岛间连着大陆架,条件更为便利。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中国渔民在该海域从事捕捞活动。
●作为历史事实,被日本称为尖阁列岛的岛屿本来是属于中国的,并不是属于琉球的岛屿。日本在1895年占有了这些地方,是借甲午战争胜利之际进行的趁火打劫,决不是堂堂正正的领有行为。这一历史事实是不可捏造的,必须有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客观科学的分析态度。但是有的人打着研究的旗号,实际上是有意地隐瞒事实。
●对钓鱼岛等问题不要孤立地看,要放在冲绳问题、台湾问题等整体的演变中来看,要把过去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结合起来分析。
●在领土问题这样的国家间的见解对立的情况下,需要倾听对立的意见,保持用冷静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态度。不冷静地思考,立即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用伪装的爱国主义煽动情绪是绝对要不得的。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当向周恩来和邓小平学习。应当意识到,我们还没有超越他们的智慧,这是需要我们反省的。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是日本民间少数坚持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学者。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