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日“开拓团”立碑与开发商不小心“拱倒”抗日名将冯占海墓
政府为日开拓团立碑与开发商不小心“拱倒”抗日名将冯占海墓
据【共同社方正县7月28日电】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的“中日友好园林”内,一座刻有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名字的石碑被立于“日本人公墓”旁。公墓内埋葬了战败后在回国途中死亡的“开拓团”成员。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松本盛雄等日中相关人士28日前往墓前献花。石碑由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建成。碑上刻有通过日方提供的信息等途径已确认身份的250名逝者。
有网友就称黑龙江方正县为吸引日商投资花了70万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当地政府为了G D P和政绩,花费70万元为侵华日军逝者立碑,以求吸引日商投资,并把这一事件称之为“中国式碑剧”。如果政府真的为了GDP而以此向日本人示好,试问中国人的国耻,尊严何在?为了几个铜钱就不惜摇尾乞怜还为侵略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怎么对得起哪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而因此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抗日英雄?
所谓日本“开拓团”就是日倭从1905年开始向中国东北移民,当时分为“试点移民”“和武装移民”及“国策移民”3个阶段进行,移民人数逐渐增多。“九一八”事变后,日倭为达到长期占有东三省目的,为实现自己的野心,不断向中国东北地区派遣开拓团民,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中国东北十余年的殖民统治中,除农业移民外,还有政治移民、工业移民、商业移民、文化移民等,总人数达百万以上。
“开拓团”日本人公墓缘起于日本战败宣布投降后,还在东北的各开拓团老人、妇女和儿童纷纷结队出走,寻找回国途径,当时部分开拓团民集结在方正县,人数达1.5万人。因长途跋涉、体力耗尽,加上传染病流行,开拓团民纷纷倒毙,死亡人数超5000人,其尸骨被方正民众收集起来合葬于现在的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部分开拓团民辗转回国,但仍有4500多名日本妇女和儿童滞留方正县,方正人则“以德怨”收养和照顾了这些开拓团民,从此方正县逐渐演变成黑龙江省华人华侨和归侨侨眷人数最多的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还是在东北,2010-国庆前夕,被称为“吉林抗日第一人”的抗日名将冯占海将军的坟墓,其墓碑竟然被开发商“不小心”“拱倒”了。此情此境,真让人痛心、寒心。
“九一八”事变后,冯占海举兵抗日,率部与日寇激战百余次,给日军以重创;“七七事变”后,他率部与日军激战,手下7000多吉林子弟牺牲。1963年冯将军病逝后,政府将其安葬于吉林市北山。70多年后谁曾想冯将军墓地所在被为利是图无所不拆的开发商相中。这还不是孤例,据说吉林省某地的一些烈士陵园也早已化为平地,座座大楼就压在烈士们的身上。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地方用来寄托民族灵魂、让后人瞻仰其所在,特别是那一座座烈士墓,记录的是整个民族的苦难、抗争、血泪以及不屈的斗志。“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正如郁达夫悼念鲁迅时所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没有政府的支持对于逐利的开发商来说根本不敢如此胆大包天,只是政府为了GDP也参与其中,这就真的令人让无数国人唏嘘不已。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