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灯塔,民主的典范--我来替某些人给小岗村设计精神形象
自由的灯塔,民主的典范——我来替某些人给小岗村设计精神形象
很久没有谈小岗的话题了,实在提不起那个兴趣,老是对着一坨屎搞“研究”,不被熏死也会被恶心死。不过最近冒出来一个自称“郭小岗”的网友,连篇累牍的展示“小岗”之美,从色泽到体积,从气味到外形,将小岗这坨典型给展现了个够。一会儿是深刻内涵,一会儿是伟大意义,为了拉大旗作虎皮,甚至将科学发展观都给拽上了,有这个必要吗?用得着这么复杂吗?要知道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小岗村从开始的“分”,到现在的“租”,今后估计是彻底的“卖”,这一条“各顾各”路线有一点点“统筹”的影子吗?当别人都是白痴啊?你们说啥就是啥?用陈凯歌大师的话说——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当然,这些话不是对“郭小岗先生”说的,他不过是拾人牙慧,将过季的衣服翻出来穿上,这大冬天的,穿着夏天的丝绸短褂就不嫌冷吗?
早些年为了讨论三农问题,涉及到小岗的帖子也不算少。还帮小岗出了不少主意,比如当年小岗村要发展“革命红色旅游”,老僧就建议提出过具体的建议,比如让他们干脆将大包干纪念堂进一步的“分”下去,体现小岗特色,再进一步还可以把长江村(这是一个“僵化”的集体村)援建的小岗大道给分段承包,然后各家分别设岗收费,这些都是很具体的主意嘛,也非常符合“小岗精神”。那时候沈浩还没有累死,可能觉得老僧的主意太“那个”了,丢不起那个人,所以没有采纳。今天我就再来给宣传小岗的人出出主意——你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包装小岗是不行的,应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老僧就来说说我的高见。“小岗精神”到底是什么?这就象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再明显不过的东西了。无论怎么包装,虱子就是虱子,小岗就是“小岗”,本质是改变不了的。小岗不过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典型罢了,小岗精神说白了就是小农意识,或者说就是“单干精神”,也可以说成是“各顾各”理念,当然,“各顾各理念”是《郭小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我佛所言,这个世界虚妄不真,一切都是假的,什么小岗啊什么精神啊什么理念啊什么理论啊,统统都是“相”,既然一切都是虚幻的,那么“虱子”当然也可以变“狮子”,如何才能让小岗这只虱子变成非洲雄狮呢?老僧是有办法的。
要将虱子幻化成狮子,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聚焦投影”,听起来似乎很专业,咋呼咋呼也可以吓人,但老僧实诚,还是一语道破天机吧,所谓“聚焦”,就是在某一堆东西里面寻找到某一个亮点,如果实在没有,就从这堆东西的周边去寻找,总会找到那么一两个说得过去的概念的。比如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精神,要直接在上面寻找到宣传点就很不容易,但我们可以转而去发掘说这句话所需要的勇气,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成“坦诚直率”等高尚品德,此前官方对小岗精神的说法不就是“敢为天下先”吗?“为天下先”固然与事实不符,这是对千百年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否定,估计孔子听了会气死的。但官方这个“敢”字还用得很妙的。小岗精神确实有“勇敢”的一面。小岗村23年不交一粒粮还年年吃供应而一点都不害臊,这要搁老僧身上我就不敢,丢不起那个人;另外当年十八好汉冒着杀头危险分田单干,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也还是需要勇气的。“勇敢”的极限是不要脸不要命,能够不要命的人很多,比如以前很多革命烈士都毅然放弃了他们的生命;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尊严,甚至连命都可以不要,所以老僧猜测要完全放弃自己的尊严比放弃生命更难。而小岗人民能将这两点都做到,这个“敢”字——确实名副其实。
继续进行老僧虱子变狮子的工作。幻化工作的第一步是“聚焦”,寻找到宣传点之后,第二步就是“投影”,什么是“投影”呢?所谓“投影”就是将“具体”的转化成“抽象”,抽象程度越高的概念囊括的内涵就越广,因而所代表的事物就越多,从而也就“伟岸”起来了。那么当今什么“概念”最强势最正义呢?当然是最粗的大腿所支撑的概念最强势,因而也就最正义,当前美国的大腿最粗,很多斗士们因为抱不上而争风吃醋。所以将“小岗精神”映射到美国强力推销的“民主、自由”概念就是虱子幻化成狮子的关键。“小岗精神”和“美国精神”是相通的,相通就通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一点上。再说,小岗村总是“算盘响,换队长”,村子里人人都当过队长,这还不民主吗?另外当年小岗村民一出工就在地里睡大觉聊大天,23年年年吃供应且不交一粒粮,这还不自由吗?难道非得象现在血汗工厂里面连上厕所都以秒计算才算自由?没道理嘛。
所以,美国的航母现在才开到黄海,但小岗的这艘精神航空母舰早已碾遍神州大地。因此,今后对小岗的宣传工作,老僧认为重点应该突出他们的“民主”、“自由”精神,这面旗帜一定可以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小岗精神掩盖得严严实实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