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公车那点儿事,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公车是个肥肥的大“螃蟹”,一直是大众看着、猜着、恨着却不敢公开下嘴的庞然大物。国人中还是有胆大的,律师叶晓静是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以普通市民身份,要求公开北京市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北京市全额财政拨款单位所购置的公务车辆总数及具体型号。在3月的最后一天,北京市财政局通过官方网站公布,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公车数量为辆。对于这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政府公开行为,网民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疑惑。全国属首次虽然意义重大,但曾兵还有许多不解,关于公车,到底有多少事不能说呢?

  

  公车数量到底是多少?不想说。

  

  2010年12月底,叶晓静向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交通委以及北京市财政局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曾兵以为,公安部门应该掌握着公车的准确数量及型号,而交通部门作为治堵措施的制定实施者,更应该清楚各类车辆的准确数量,可不知为何,财政局却充当了公布公车数量的“发言人”。面对媒体、网友置疑,北京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孟景伟表示,这次公布的公车数量是指由政府财政经费购买和供养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公车”。原来,公布的此“公车”并非民众普遍理解的“彼公车”。是文字游戏还是偷换概念?如果从公安、交通部门的数据库里调出,那公车数量将会是北京市的全部,之所以让财政局冲锋陷阵,这恰恰说明,这是北京官方的迂回之计。其言外之意就是,公车数量到底是多少,不想说。

  

  公车都是什么型号?不能说。

  

  叶晓静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时,要求公开“公务车辆总数及具体型号”,数量别管是缩水版还是压缩版,也别管是“小口径范围”公布还是“大口径范围”统计,总算是出了个数量结果,可是,公车的型号为何不见下文?曾兵以为,即便是所谓“小口径”狭义上的公车,在采购和供养时,财政部门也应当掌握车辆的型号,30万买个奥拓,财政部门能核准吗?之所以不公布车型,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或许大部门公车严重超标超配,如果公布了可能会引火烧身,怕网友穷追猛打,不能于公诸于众。其二,但凡超标车辆,一般都集中在权力部门与权力人手中,不是惹不起的“大爷”,就是不敢碰的“老爷”,假如公布了超标车辆,其使用者无疑会曝光在聚光灯下,或许因此而引发北京城官场一场地震。如此,公车型号,还能说吗?

  

  公车年耗费多少钱?不会说。

  

  关于公车开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对外公开公布过,但从各地公车改革的消息中可以窥探一斑。有道说,沈阳市一城管单位用GPS车辆远程监控系统防止公车私用,21辆公车半年节省80万元。换而言之,每辆公车仅防止私用就可年均省下7.6万元。有专业人士统计,一辆30万元的轿车,每年的消费约在10万元左右。如果北京公车数量按照官方公布的计,纳税人每年就要为公车支付62亿元。嘴里吃多少、手里拿多少、怀里揣多少尚不计算之列的情况下,官员仅在轮子上、屁股下每年就消耗62亿之巨,全国公车需要多少开支呢,绝对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当问及如何了解广义的公车数量和车型以及花费等信息时,孟景伟回答说,公民可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申请公开,就有望获得具体数据。“有望”就是有希望,能不能有结果,就不大好说了。

  

  公车中有多少是专车?不敢说。

  

  今年“两会期间”,曾有消息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将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分别针对省部级和省部级以下单位做出规定,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省部级以下官员不配专车”,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但是,公车管理办法出台后,各地方政府似乎并不积极影响。这项规定究竟能否落实到实处暂且不论,但从北京公布的公车数量上,可以推测到公务专车到底有多少。按照媒体公开的数据,目前北京出租车约6.6万辆,比“狭义公车”仅多几千辆而已。这意味着6万多辆“狭义公车”近乎可以满足北京这样的千万量级人口大城市的打车出行需求。当然,并不是每个公务人员都长了坐“狭义公车”的屁股,肯定还要相当一部分人或许开着两轮自行车,或是乘坐公交、地铁上下班。一个公务员朋友说,他所在的科有6个人2台公务车,一辆由科长长期独自开,虽名义为科室公务用车,可谁敢老虎嘴上拔毛?另一辆工作时间是公务车,其它时间由副科长独掌方向盘。曾兵猜测,所谓的公务用车,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是专车。领导大多有专车,可是,又有谁敢说,“管理办法”又能奈何?

  

  曾兵以为,两眼盯着公车,非要与公车叫劲的,大概有两种人,一是有良知的官员学者,二是无权无势的“仇官”草民。坐着公车甚至开着公务专车的人中,有多少能和公车现象叫板?针对公众对公务用车的关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曾表示,对于政务信息,只要不涉及保密问题,政府都会公开。这种原则性的讲话让人摸不着头脑,公车到底是可以公开,还是属于保密问题,不能公开呢。曾兵以为,推进公车改革,怎么着也比“官员私有财产公示”阻力小得多。公车改革,官员们大不了少坐车,可还能得到车补等额外的实惠,而私产公示则会暴露腐败潜伏痕迹,就损失巨大了。如此看来,关于公车那点事,不是不能说,而是要慢慢的说,什么时候能说清楚?曾兵就不知道了。大概也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标签:公车   多少   数量   公开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