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电信的分拆是摧毁中国通信事业的凶手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1949年11月,在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中国邮电部成立。毛泽东主席在为邮电部的题词中庄严地写下九个金光灿灿的大字:“人民邮电,为人民服务。”
从此中国揭开了通信事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高速发展道路。

  

  
到1980年为止,中国的通信事业虽然与国际先进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还是建立了中国邮电、铁路和军队的三个覆盖全国的现代通信网络。
这三个通信网络之中,最强大的首推邮电部的通信网。当时的邮电通信尽管还不够发达,但是也还是实现了农村大队以上通电话的基本状况。
网络虽然不够发达,但是这是时代的差距,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差距。作为新中国的邮电事业是不可避免的。其实,相对于当时世界的通信技术水平,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新中国的通信事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是比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就还是先进得多。
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当年的邮电部在中国建立了一个集网络营运、维护,设备生产、科研,机构管理和教育的大规模统一的中国通信业,他们统一在邮电部的管辖之下。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个涉及到国家最高机密的通信机要系统里的所有技术都是我们国家具有独立自主权的设备和技术。当时,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的通信行业是可以不依靠任何外国而独立运行的系统。包括设备的生产、维护、工程设计等等。
70年以后,随着国际环境的逐步宽松,一些先进技术引进成为可能,国内通信科研部门的研究力度大大加强,研究新技术的热情高涨。国内通信新技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例如960路微波、卫星通信技术以及纵横制交换机等技术都已经形成产品,组装全国。进一步研究程控交换机的进程甚至在全国各个邮电地方局都在开展。相信如果国家能够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引进技术,大力推进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中国将会迎来一个真正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通信事业高速发展时代。
其实,在国际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也是从70年代开始的。当时中国的意识和起步并不落后多少。可惜的是,后来的中国没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将“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政策在通信系统推行。加上近30年的“电信拆分”摧残,中国的通信事业终于到了目前这种完全没有独立技术,必须完全依靠国外电信寡头的状态。中国通信事业进入了最混乱、最软弱的时期。
应该说,在这摧毁中国通信事业的大行动中,电信行业的分立、拆分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没有这种一系列的拆分,面队集网络营运、维护,设备生产、科研,机构管理和教育为一体的中国电信,任何国外势力妄图侵占、瓜分中国通信市场,打垮中国电信,摧毁中国的通信事业都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再一次证明了“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定律的正确性。
在讨论中国通信事业被瓜分、摧毁的历史过程前,我们有必要将这段历史过程重新回顾。

  

  
1、邮电部的历史
1949年11月,邮电部成立。
1969年6月,邮电部被撤销,分别成立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微波、电缆通信工程的大力投入和发展由此开始。
1973年6月,邮电部恢复。
到1998年邮电部最后被拆分为邮政局和信息产业部。这宣布了邮电部的最后终结。仅仅从邮电的分家过程上看,这都基本上属于国家内部的机构调整,它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可是,后面的分立、拆分才是摧毁通信事业的开始。从此中国的通信业命运多舛、坎坷跌宕的艰辛历程,也从此开始……

  

  
2、成立中国联通——开始分立
1994年7月19日在效仿英国双寡头竞争局面的幌子下,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并且授以几乎是所有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权,开展吹响了瓜分电信的第一声号角。
中国联通也成为了攻击中国通信事业的急先锋。
大量的媒体都认为中国联通的成立是开始了中国通信的竞争,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云云。事实上,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理论。如果中国不将企业私有化或变态私有化,在国家严格的成本核算和价格管理下,杜绝私吞国家企业的利润,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的下降,价格就不能降下来?所谓的假市场化就真的万能?看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吧,又哪里降价了?价格还不是在市场化的口号下每年以100%以上的价格上升!
所以中国联通的成立除了更多地浪费资源,重复建设和参与摧毁中国通信事业之外,还真的没有发挥任何积极作用。
可惜的是,由一班乌合之众拼凑起来的中国联通,虽然拥有所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权,但是管理能力实在不怎么样。名副其实的一个中国通信行业的“刘阿斗”,经过几年的经营却怎样也对中国电信无法形成威胁。
例如在移动业务上,中国的老百姓可能并不知道,最早开始引进GSM业务的不是中国电信,而是中国联通。
当时中国电信的专家们在比较了世界上的三种第二代移动通信制式后,认定美国的D-AMPS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在与美国的艰苦谈判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得知了中国联通已经捷足先登地引进了欧洲的GSM系统。为了抢得市场,中国电信立即终止从与美国引进D-AMPS系统的计划,转向欧洲的GSM,也几乎同时开始了GSM在中国电信的营运计划。这也是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在各自的利益下开始的第一宗恶性竞争的开始吧!
尽管以“反应迅速”开始的中国联通,尽管得到当时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管理和资源上与中国电信还是无法相比。几年后的较量始终处于下风,为了扶植对立面,进一步打击中国的通信事业,终于导致1999年的中国电信——移动的再一次分拆。这一次分拆对中国电信,对中国通信事业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是也是后话了。

  

  
3、邮电最后的分家
为了配合上面的行动,1998年邮电部被拆分为邮政局和信息产业部。同时,电信业政企分开,信息产业部负责电信行业监管。从此为后来的进一步拆分确立了法律和行政的基础。
4、电信拆分的开始——移动分家
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在管理能力大大超过联通的中国电信几年的营运中逐步开始显露出巨大的生命力。如果让拥有国家主干通信网的中国电信继续拥有移动业务,中国联通就难以生存。同时在拥有大量市场支持的移动业务的支持下,中国电信仍然非常强大。彻底摧垮中国通信事业也难以进行。所以中国电信必须进行拆分。拆分这一刀当然必须砍在移动业务的关键上。
1999年7月,基本完成原中国电信固定电话业务与移动业务的分离工作,筹建中国移动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直接管理。
分拆后的中国移动集团虽然得天独厚,在以后的通信市场上借据国际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机会抢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由于没有生产、科研和教育的支持,更加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实际上仅仅成为了一个单纯的依赖拥有移动通信技术的国外通信巨头的营运机构。实际上也就是国外企业控制中国通信市场,抢夺中国老百姓口袋“银两”的桥头堡而已。它即没有独立的维护能力,也没有独立的科研发展能力。甚至连核心机构是否天天在向国外机构发送国内的情都无法预知和控制。现在所有国家机密部门都不得不无奈地制定一个纪律:“所有手机禁止进入”!
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了!
另一方面,失去了先进技术支持的移动业务支撑,中国电信的日子可就越来越不好过了。但是凭借着拥有国家最大的主干网,中国电信的威胁依然存在。它还是抵抗国外势力的一个强大力量。

  

  
5、中国铁通成立
为了树立更多的对手,使通信市场更加混乱,2000年12月26日,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铁通一成立,第一招就是宣布电话的初装费为600元。中国电信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取消初装费。
表面上是靠市场竞争来推动垄断性行业的价格松动。实际上这也是反映了中国通信管理上的根本混乱和无能。
铁路为了保证铁路的运输正常和安全,必须建立独立的通信专网,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铁路通信网在铁路系统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它的服务方向非常明确,覆盖范围也就限于铁路沿线。如果将这样一个专网的性质改变或取消,对于通信市场的影响有限,但是对铁路系统的打击就是致命的。
事实证明,中国铁通的成立基本没有生命力。到目前为止只有走向被收编的命运。

  

  
6、中国卫通成立
2002年12月19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重点发展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和数字集群应急指挥调度通信两大主营业务。
这是一家低调得很容易被媒体和公众所遗忘的企业。对中国通信市场和通信事业的影响甚微。

  

  
7、南北电信分拆——对中国电信的又一个重创
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挂牌成立。按照国务院《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对固定电信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将包括华北、东北、河南和山东在内的北方10省(区、市)划给中国网通。
这几乎是一个彻底摧毁中国通信事业的行动。这样的拆分意味着中国通信市场的彻底混乱,将中国通信事业短期内重新掌握复兴的希望彻底泯灭了。
内行人都知道,在通信系统中,建立一个骨干固网是难度最高的。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通信网,“全程全网”的管理曾经是中国邮电事业的精髓。
将一个贯穿国家南北,完整的通信主干网一刀两断的后果如何?这对于中国通信网络的伤害如何是可以预料的。更加要命的是,一个更加大规模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将从此拉开序幕。
幸好的是,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的两个集团原本就是一个单位,相互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终还是达成了一个“南北不犯”的协议。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恶性竞争。
从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开始,到2007年为止。短短的13年间,风云变幻的中国已经将中国通信系统从一个独立自主,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量的大型集团分解为四分五裂,各自力量薄弱,必须依靠国外企业和技术才能够生存的通信企业了。中国通信行业彻底失去了自主权。
目前放眼看去,中国除了一些打着国产牌子,用外国技术充当核心的“香蕉企业”之外(例如什么中兴、华为之类),哪里还有自己的通信产品?自己的技术?就连一个拼凑起来的3G标准TD-SCDMA,前两年,原信息产业副部长在电视上也不得不无奈地说明:“中国只有7%的知识产权!”“原来标准不能赚钱,只有技术才能赚钱。”
作为信息产业部的领导,明白这个道理也不部容易啊!但愿中国把握政策的官员们真正明白才好呢!
再看看国内的几个大型营运企业,还有哪一个还具有系统维护和科研能力?就是最阔的中国移动,内部除了机构管理人员,市场人员和一些简单的操作维护人员之外,根本没有任何高技术力量。因为这种操作模式根本不需要啊!
设备生产厂家除了贴牌还是贴牌。根本不具备独立研制的能力!
这就是让人心疼的中国通信事业现状!

  

  
8、2008年电信重组——知向何方?
2008年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重组公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铁通并入中国移动。重组完成后发放3G牌照。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到,这样的重组根本不能解决中国通信系统的根本问题。说到底实际上是目前几个统治通信市场的几个寡头进行利益重分罢了。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长期无法得到移动通信营业牌照。眼盯盯地看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大块大块地分割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肥肉而不能插手。自己仅仅捡了个“鸡肋”小灵通,加上缺乏工程技术力量的支持,管理得又的确不怎么样,根本不能与拥有2G技术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相比。早就两眼冒火,恶狠满胸。在他们这两个通信“大哥大”的大声的哭叫之下,信息产业部不得不重新考虑颁发移动牌。这次重组基本就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至于其他铁通、卫通之类的只是作为一种附加处理物而已。
主题已定,具体怎样分还是个问题。利用3G发牌当然简单一些,但是可能因为“独自知识产权”问题的原因来自中央的压力不小。实际上3G并非一种关键应用,也没有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加上国际上的3G运营公司几乎没有赢利的,信息产业部不敢大张旗鼓地发牌经营。
但是可能因为奥运会拉票的承诺吧,3G不发两个牌做做样子也不行。所以利用重组将3G作为一个分配方案也是必然的。
为了塞住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嘴,将不成器的中国联通拥有的两个2G移动牌分摊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本来在移动市场束手缚脚的两大公司,拥有移动牌后必定成为中国移动的强大对手。
2G分配之后,3G牌就成了应景了。首先还算有那么一点点产权的TD-SCDMA标准是谁都不想要的。因为如果从2G的技术延续来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网通(如果从联通那里得到GSM)的首选欧洲的WCDMA,中国电信因为得到CDMA,当然希望取得CDMA2000。其实不要也可以,因为带有3G味道CDMA1X已经在联通“悄悄地”进入营运了。再领一个3G牌实际意义不是太大。
谁愿意领一个技术最不稳定,也不能在技术上延续的TD-SCDMA标准啊!但是,在中国发3G牌,不发自己的标准岂不是天大笑话?这可是政治问题!
好,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市场上得到的利益最多,吃点亏,背上了也是无奈的事情。所以,TD-SCDMA的中国标准就背在了中国移动的背上了。
上面可能就是这次重组的基本意义了。至于是否对中国国家有利,对中国的通信事业有利就与他们无关了。
回顾中国通信系统的“改革开放”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摧毁中国通信事业的“光辉里程”。

标签:中国   通信   移动   中国电信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