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央广网北京1月3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31日推出: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孕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2021-01-3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记者温超:这首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南泥湾》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见证。我们要探访的就是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区东南45公里处的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遇到了严重的物质困难。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会上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就此展开。
经过考察,距离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南泥湾方圆百里土地肥沃,是开垦的首选之地。1941年春天,在王震的率领下,八路军359旅的战士们披荆斩棘,浩浩荡荡开进了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实行屯田开垦。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讲解员李茜:大生产运动开展后,八路军359旅不要公家一粒粮、一寸布、一文钱,战士们每天十三、四个小时的劳动,超出了体能的极限,可同志们仍然你追我赶。为此,部队不得不制定了一条十分罕见的纪律:开荒时不得早到、不得迟退。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走进今天的南泥湾,满眼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1998年,南泥湾人民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号召,全面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目前,林草覆盖率为93%。如今的南泥湾被称为延安的后花园。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背景和日渐改善的环境,当地走上了一条结合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绿色发展之路。
钟亮明:我们以前生活与现在大变样。家家户户现在都有小车。
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鉴君:力争在“十四五”末,将南泥湾打造成红色精神食粮策源地、西北农业科技试验田和全国乡村振兴样板间。
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东坡:延安的文化旅游工作这几年有了巨大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让旅游从业人员占到延安总人口的五分之二,或者是更高。这样延安就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人民群众通过旅游来增收。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