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西汉名将“终军”---济南章丘与淄博之争,“请缨”一词来源于他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8个村名都为纪念一个人---终军 “请缨”一词来源于英年早逝的他

在临淄齐陵街道办,有8个自然村,均以“终村”命名。它们分别是许家终村、梁家终村、代家终村、王家终村、齐家终村、李家终村、朱家终村,缘何这8个村都争相以“终”字命名,经考证源于为了纪念西汉时期一个著名的人物---终军。“请缨”一词就是来自这名英年早逝的古代青年为西汉王朝所做的一件事。

据元朝地方志《齐乘》记载:“终军墓在临淄南牛山之西北,名终村”,由此可见,临淄齐陵街道办的8个以终村命名的村历史相当悠久。记者来到位于梁家终村东,看到了风土相当完好的终军墓,墓旁是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据史料记载,终军是西汉人,他仕途的起步是在齐国辅佐齐怀王。汉武帝任人唯贤,选拔学识渊博的人为博士,由于终军在齐国表现优秀,被推荐为博士弟子,下派到齐国临淄辅佐齐怀王理政。

当时汉武帝借鉴了齐桓公时期的盐铁专营制度,继续实行盐铁国家专营,严禁民间私 自经营盐铁。公元前116年,汉武帝派博士徐偃到胶东视察,胶东地区靠近大海,民间有煮盐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的地方官私下偷偷家中煮盐赚取暴利。徐偃来了之后,有的地方官为了不让徐偃查他们,就向徐偃行贿齐刀币。收了贿赂的徐偃,就将汉武帝的规定放在一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私下允许地方官私自煮盐。后来,有人将徐偃到告发,汉武帝派终军处理此事。徐偃觉得自己和终军同朝博士,想求情让终军网开一面,从轻处理。但是终军不徇私情,秉公执法,依法审理徐偃案件。徐偃只好低头认罪,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因此终军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被提升为谏大夫。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要选派使臣出使南越(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说服南越归顺汉朝,任务艰巨而又危险。终军挺身而出,他向汉武帝请求说:“请陛下授我一条长缨,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我就用这条长缨套住他的脖子把他牵到您的面前。”汉武帝答应了终军的请求。从此“请缨”一词开始出现在汉语中,寓意主动应战,主动接受任务。

终军到达南越以后,向南越王介绍汉武帝的英明、大汉朝的强盛,阐述南越归顺,祖国一统对南越的好处。终于说服了南越王,答应归顺汉朝。但是,南越归顺的事却遭到了南越丞相吕嘉的极力反对,吕嘉趁夜间串通手下武将,发动政变,杀死了南越王和终军,终军死时年仅20岁。 后来汉武帝派兵夺回了南越。为了让后人铭记终军,他将终军的尸首运回齐国国都临淄,厚葬了终军。

终军已葬2000多年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终军埋葬的地点又有学者提出在终军的故里济南章丘临济村西南。理论依据是现代的《济南名胜古迹字典》里面的记载。与元朝地方志《齐乘》记载终军墓的地点显然相悖。(作者 苏西坡)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