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独家 | 未来五年,中国的顶层设计如何布局?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思响哥按: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常态下的中国正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那么,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要如何把握中国的顶层设计呢?

作者 |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教授

全面深化改革需把握哪些新理念?

当前,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与此同时,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不可持续等矛盾依然非常突出,如何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防风险、惠民生,担子不轻,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可以说,不破除各种利益的藩篱和体制机制的弊端,就难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在“十三五”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必须办好。

那么,在“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要重点把握哪些新的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我理解,这五个理念,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思想灯塔。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颗闪闪红星”融入。可以说,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有了精气神,就有了生命力。

改革应围绕哪些重点领域展开?

毫无疑问,我们未来五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围绕服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理念来展开。要使这些理念能够落地,就需要在一些重点领域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具体来看,在服务这五个理念方面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重点领域呢?

从创新来看,如何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如何培育发展新动力?如何拓展发展新空间?如何构建产业新体系?如何构建发展新体制?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从协调来看,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如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如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需要重点关注。

从绿色来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如何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如何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如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需要重点关注。

从开放来看,如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并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如何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如何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如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要重点关注。

从共享来看,如何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如何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如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需要重点关注。等等。

从以上领域来看,未来五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繁多。如果允许我选择八项重点改革内容的话,我主要选择以下方面:

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行政体制改革;

二是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

三是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的财税体制改革;

四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金融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改革;

六是适应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并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的改革;

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和保障体制改革;

八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改革。

其中,重点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未来五年的关键任务是什么?

我认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是“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需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将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那么,如何能够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经济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抓手解决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二是由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回顾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就会发现,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应当说,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关键,就能对其他领域的改革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三是由我国当前所遇到的挑战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讲,“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 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面临国际需求支撑减弱、劳动力等要素供给条件发生新变化、“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等一系列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怎样体现经济体制改革在体制改革总体布局中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个改革方法论问题。我们可以用“以点带面”来概括,这里的“点”指的是经济体制改革,“面”就是指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在内的“五位一体”制度建设的改革总体布局。只有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才能有力地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以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真正实现改革的全面深化。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