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当前国际社会应着力解决四个迫切问题
中国日报联合国2月14日电(记者 张旻璐)当地时间2月14日,联合国第60届社会发展委员会举办一般性辩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出席会议,并指出当前国际社会应着力解决四个迫切问题。
张军表示,本届社发会将消除贫困与饥饿作为优先主题,讨论包容性复苏和落实2030年议程,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当前,国际社会应着力解决四个紧迫问题。
一是粮食安全问题。解决温饱问题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粮食援助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不是根本出路,归根到底要因地制宜地解决好有关国家的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应及时兑现发展援助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要倾听农民的关切,解决农民的困难,帮助农民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二是弱势群体保护问题。疫情给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造成不成比例的严重影响。疫后重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参与国家治理,获得体面就业,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将弱势群体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对象,建立充分、全面、可持续的全民社保体系。
三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受疫情冲击,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恶化国际发展合作环境,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严峻形势,实现共同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各国要努力缩小“发展鸿沟”,推动现有发展合作机制协同增效。要跨越“气候鸿沟”,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要弥合“数字鸿沟”,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数字技术设施建设。
四是社会不公问题。社会不公影响稳定,更阻碍经济复苏。消除不平等才能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国有权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当务之急是消除“免疫鸿沟”,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早日实现全球新冠疫苗70%的接种目标。
张军说,今年1月,中方在纽约发起成立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予以积极响应。我们欢迎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共同把倡议落到实处,助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消除饥饿,实现共同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张军指出,中国自身也在用实际行动推动落实2030年议程。包括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体系,使得数亿人迈入中等收入群体;积极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坚定承诺,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南南合作,为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援助,同141个伙伴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带动共同发展;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1亿剂新冠疫苗。中国今年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已把减贫和粮食安全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张军说,中国愿与各方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为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作出积极贡献,为携手开辟国际发展合作光明前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懈努力。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