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0.恩格斯批判杜林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恩格斯批判杜林

《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是恩格斯写的,因为马克思到了晚年身体实在是太差了,另一方面,马克思心里只有他那尚未完成的《资本论》,根本没有心思去批判杜林。但是,杜林主义在当时德国党内影响越来越大了,尤其哥达纲领之后,党内思想开始有些混乱了,很多人都想杂糅一个思想体系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没有办法,这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太猛烈了,必须要予以澄清和批判。

之前,我们说过一句话,哪个思想能够成为当时政党的指导思想,就会取得极大地发展机会。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开始就积极与各工人阶级政党结合,马克思恩格斯还主动参与政党的核心决策层,这就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工人阶级政党的主流地位。既然马克思主义可以这么搞,那么其他人肯定也羡慕,也想成为指导思想。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杜林,也是柏林大学毕业的,还在柏林大学教过书,算是马克思的小师弟吧。由于常年在高校,都有些院校派的弊端。一是喜欢搞大而全的理论体系;二是东拼西凑,比较肤浅;三是缺乏斗争意识,脱离实践。我们听说杜林,一般都记住了这个名号“庸俗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

什么叫庸俗呢,就是肤浅。你的理论都只描述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研究内在规律,那你这个理论就很庸俗啊。我给大家打个比方,例如张三研究人际血缘关系,主要看面相,长得像就判断血缘关系;李四也是研究人际血缘关系,主要通过基因检测,基因确定就认定血缘关系。你看李四搞得研究是不是就很科学,张三的研究是不是就很庸俗。

什么叫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呢,那就是他站在小资产阶级这一伙人这一边。这个社会的人很多,成分很复杂,可以分为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等等,你代表谁的利益,你就是那个阶级的利益代表。社会主义呢,就是主张通过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方案,那个时代的社会主义很流行,主要是当时资本主义实在暴露出太多问题,老百姓都看不到希望了。两者合在一起呢,就是杜林希望小资产阶级作为领导者带领大家通过社会改良实现进入社会主义的方案。

杜林的主张,可以说里面充满了个人美好的空想,这也是他无法实现自我超越的根本原因,等他去世了,杜林主义基本上也要寿终正寝了。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实现了哲学革命,解释现实和改变现实都要从现实关系出发,而不要从道德的、空想的、伦理的原则出发,不要张口闭口应该怎样、应该怎样,而要考虑为什么是这样、可以怎样、改变什么才能那样。

在经济学上,杜林提出了空想的“社会主义化”的经济体系,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在哲学上,将实证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其他唯心主义哲学相混合。在政治上,主张建立一个“自由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同情,而不是权力的附庸。

有人可能疑惑,既然杜林主义这么庸俗,为什么当时影响力这么大,还要取代马克思主义在德国党内的指导思想地位呢?

这个现象其实也不难理解,传播广泛的不一定是深刻的理论,深刻的理论不一定能够传播广泛。你看着抖音还有什么娱乐节目那是不是特别火,看得人特别多,一个个都像是专家;但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研究者极少是出来到抖音上来,也不去参加什么娱乐节目的。杜林主义之所以火,是因为他经常通过小媒体、小报刊、小广告滥发,在工人群体中积攒了不小的影响。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为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欧根•杜林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领域宣扬的错误观点而写的一部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通过对杜林观点的批判,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引论》中,恩格斯叙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及历史基础,阐明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指出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在《哲学》编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指出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最终结果,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他阐述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的否定规律,指出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他总结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就,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 他还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平等观和自由观。

在《政治经济学》编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系统阐明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他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区分了狭义政治经济学和广义政治经济学。他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暴力论,阐述了经济决定政治、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暴力在历史上的作用,指出暴力不是绝对的坏事,它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起着革命作用,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在《社会主义》编中,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据对这一 矛盾的分析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他科学地预言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由生产的有计划的组织所代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城乡之间的对立将消灭,阶级差别将消失;国家将消亡,对人的统治将被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的领导所代替,等等。他还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最终还是去世了,杜林也是他们生命结束之前最后批判的一个人了。他们也根本不会担心马克思主义会不会被其他思想取代了。这主要还是有几个核心生命力是其他任何理论都不具备的:一是将哲学彻底变成一门科学,跟其他学科无异的学科。二是开放的体系,任何人都能参与进来,只要历史不终结,任何人都可以来继续发展它。历史上有太多人的理论随着作者的去世而很快消亡,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人传承。马克思说咱这理论是交给了无产阶级,你们继续玩吧。三是将理论与政治结合起来,有点类似于官方哲学的味道,以前叫做帝王之学,现在是执政之学,让你掌握政权的。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