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强军之基夯得更实
“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出现这个“高频关键词”—依法治军。
刚刚过去的一年,注定是我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开启依法治训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从严治军,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进一步丰富了建军治军基本方略的新内涵;《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严格执纪执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军落实的通知》下发,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立起了新标尺……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军队代表委员集思广益,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军无法不立,法无严不威。
“凡兵,制必先定。这5年来,我军共制定出台军事法规40余部。”军队人大代表、空军指挥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苗润奇掰着手指头向记者娓娓道来:201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正式生效;201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正式施行……这些法规涉及干部选拔任用、武器装备管理、联合作战与军事训练、院校教育等方方面面。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军队人大代表、东部战区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兰政谈到:立法质量直接关系到法治质量,直接影响法规的适用性、操作性。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应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把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作为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
“法治戒尺”,重在给领导干部量长短。
军队政协委员、东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朱永和谈到,高级领导干部肩上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一举一动对部队风气都具有直接影响。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紧一点,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高一点,部队正风肃纪的成效就会更好一点。
《党委议事规程》《党委班子建设措施》《关于加强团以上干部管理的相关规定》……代表委员谈到各单位新近出台的一系列制度规定,纷纷“点赞”:尊法守法,就要走出“人治”思维的惯性,用铁规规范“关键少数”言行,扎紧法规制度笼子。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改革是革故鼎新,变革必然伴随健全法治。
“改革强军,依靠法治才能行稳致远,因此越是调整改革越要注重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是代表委员的共同心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只有法治先行才能凝聚共识,只有严明法治才能攻坚克难,只有法治保障才能行稳致远。
“面对新编制新体制,很多官兵还在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武警青海省总队司令员李在元代表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建议把学用军队建设新规新矩作为破解现实难题的有力抓手,引导官兵全面系统理解、常态刚性落实,着力增强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
从严执纪立规矩,更需要毫不含糊抓落实,不打折扣、不留死角。
“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电话”“训练周表墙上挂,今天干啥等电话”……谈到此前的种种怪象,不少代表委员感到,5年来,随着基层部队治军理念、治军方式的转变,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官兵工作循于法、秩序统于法、忙乱止于法的崭新气象初步呈现,全军上下一股新风正气扑面而来。
从发布训令到“史上最严禁酒令”,从抓领导关键少数到纠治基层“微腐败”……军队政协委员、山东省枣庄军分区政委韦昌进越来越感受到:“再科学的法规,如果执行不严,也会毫无价值;再完善的法规,如果执行不力,也会形同虚设。只有常抓不懈,坚决把各项法规制度落到实处,强军之基才会更加稳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