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未来战争:一个人即是一支军队?美军高官:近距搏杀,比这更残酷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一个男子坐在沙发上,左手握着一杯可乐,右手拿着一个遥控器,双眼盯着屏幕上红红绿绿的光点,大喝一声:进攻!随着遥控器的按下,铺天盖地的无人机和乌泱泱的机器人大军向前方开火,来不及反应的敌人顷刻间就消失在一片火海中,接着男子大吸一口可乐以示庆祝”。

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美国好莱坞大片对未来战争的描述就是这样的——一人即一支军队。然而,战争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在美国陆军指挥官约翰·克兰准将看来,这一切只是电影工作者的臆想,真实的未来战争要电影中描述的场景更残酷。

对军事有所了解的读者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说法,美军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通过瘫痪敌方防空系统,然后美军战机、轰战机、导弹如入无人之境,没用多大功夫就消灭了对手。

因此未来的战争必定是非接触式的超视距作战,我方士兵无需踏上他国领土即可摧毁一切威胁。

基于这种观点,很多人主张削减陆军,转而将军事装备研发的重心放在网络武器、无人机群、人工智能和激光炮等新概念武器上。不过在克兰看来,这样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人们忽略了战争的同等性。

克兰认为,当前人们对未来战争的认知主要来自于美国电影虚构的战争场景和现实生活中美军发动的对外战争。前者是艺术爱好者的幻想,不具备可操作性。

后者美国打的都是一些实力弱小的国家,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即武器装备落后,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军事预警、防空体系,所以才会一击即溃。如果美国遇上的是中俄这种同等量级的对手,美国人按一百次按钮也没用。

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克兰援引美军另外一位将领的说法。当初美军在阿富汗开展军事行动时,不少士兵倚仗一些非常简陋的军事设施就能与对手纠缠一段时间,然后呼叫空中火力支援。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阿富汗武装人员缺乏重武器,无法攻破美军防御设施。如果换成与同等对手的较量,大量美军将被对手的精确制导导弹消灭,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所以,想靠单纯的装备优势隔空碾压同等对手,无疑是“痴人说梦”。

当然,克兰也没把话说死,他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方式,即用地面部队和隔空火力同时进攻,这样才能彻底击垮对手。

以克兰为首的军官认为,战争的实质是向对手领土投掷更多的弹药,当美国面对同量级对手时,美军很难突破对方火力网,无法深入对手战略纵深实施打击。

但是同时派地面部队进攻就不一样了,美军可利用自身优势将陆军运送到对手地面部队驻守地,使双方部队“混为一体”,这样对手就难以投掷弹药,因为有可能误伤己方部队。基于这个作战理念,克兰提出美军要时刻关注对手作战理论和武器装备的更新,以便迅速接近并实施摧毁。

克兰的作战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当今这个军事侦查、监视、跟踪等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美军想迅速接近并摧毁对手几乎没有可能,搞不好美军在半路就被对手消灭了。

不过克兰思想也有两个可取之处,即战争本质和地面部队的重要性。无论战争发展到何种程度,无非是用能量杀伤对手,动能、化学能、电能都是选项。因此向对手领土投放的能量越多,赢得概率就越大。毕竟在绝对的火力覆盖下,任何战术都没用。

此外,想彻底摧毁对手,必须要派遣地面部队。在传统军种海陆空三军中,很多人认为陆军的作用不如海空军,于是声称要缩减陆军,然后大力发展海空和新型军种。

这种观点明显有些极端,私以为只有陆军才能彻底摧毁对手意志。无论是常规战争、核战争,还是电影中的机器人、无人机、激光大战。每个国家都能建立相应的避难所,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进行点位清除不太现实。

更何况,核战争在同等对手之间不可能爆发。可见,未来战争还是以常规战争为主。所以,在摧毁对手空防、岸防力量后,派陆军深入对手领土开展拉网式的清除行动很有必要。

虽然战争方式会随着军事技术的迭代而改变,但战争的本质不会改变,对于大国来说海、陆、空、天、电一个都不能少。另外,对于他人提出的新式作战理念,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抵制或崇拜,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