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
2016·湖北青年学者论坛在湖北科技学院举行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日前,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主办,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2016·湖北青年学者论坛”在湖北科技学院举行。湖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谢双林,咸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方胜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湖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彭育园致欢迎词。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黄长义宣读获奖文件,与会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开幕式由湖北科技学院副校长吴鸣虎主持。与会学者围绕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建、长征精神等议题展开研讨。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
十八届六中全会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明了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对此,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永宽表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是一个有机整体。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保障作用,有赖于党内政治生活之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的不断彰显和提升。
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的科学内涵,在罗永宽看来,着眼于从革命党——执政党——长期执政党不同历史条件或语境下,党内政治生活场域空间的转换和现实土壤的变迁,聚焦管党治党的新的实践要求;注重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内容、形式和载体等的不断创新;紧扣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中突出矛盾和问题,将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实践中的新经验新举措不断固化为制度。他表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时代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情况,提出的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新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是党员和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
长征研究的域外视角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精神也是与会学者研讨的热点之一。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智表示,国外作者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以一个侧面的角度来看待长征,因此,与国内相关著作相比,国外著作往往具有其独特的手法与视角。
王智介绍,采用纪实性的叙述手法来描写长征,多数集中于介绍长征的早期著作,这些著作倾向于以一种全景式的画面来向世人讲述长征的故事,虽然在故事中夹杂着不少议论和评价,但与总体对于长征的描述来说分量极少。这种写作手法被广泛采用,主要是由于作者本人或者参加过长征,如撰写《一个被扣留的传教士自述》的瑞士传教士薄复礼、撰写《中国纪事》的德国人奥托·布劳恩(即李德),或者在长征结束后通过采访、重走长征路等方式获得有关长征的材料,如撰写《西行漫记》一书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等。
“随着国外学者对于长征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国外著作中开始出现摆脱叙述手法而采用专业的学术视角对长征加以研究的趋势。”王智表示,采用此类视角的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对长征加以分析和研究,逐渐加强了对于长征研究的深度,如美国学者本杰明·杨从政治学角度所撰写的《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美国军史专家塞缪尔·格里菲斯从军事史学视角所撰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等。
“将长征的整个过程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权力斗争相结合这一视角,发端于费正清于1948年出版的《美国与中国》一书。此后,这一研究长征的独特视角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所采用。”王智说。在梳理国外学者对于长征研究的相关文献后,王智总结了国外著作对于长征开始的原因、长征是转移还是撤退、长征开始的时间、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问题、长征胜利的原因、长征所具有的的影响与作用,以及国外著作对长征所表达的情感等具体问题的看法。
只有坚定信仰才能成就传奇
湖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斯勇表示,“只有坚定信仰才能成就传奇”。他说,长征以其气吞山河的赫赫奇迹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仰才能成就传奇,并且人类几千年不断奋进前行的历史,也已经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信息一次次地证明:任何伟大事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崇高理想的胜利,是执着信念的胜利。
“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一旦政治信仰被其成员进脑驻心,就会内化为政党成员的行为自觉和理性遵循,并且必然会外显为成员个体钢铁般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品质。不同于宗教信仰的是,政治信仰具有‘真’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种基于主体‘信’的层面上对政治理想、政治目标进行感知、认同、尊崇和信奉,表现出信仰主体一种振奋的感情、一种乐观的、奋斗的、自信的精神状态。”佘斯勇表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引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理论,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和演进的规律,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本质的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孕育催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武装起来的一个政党,必然地要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精神归宿,这是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最科学的信仰。
湖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谢双林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咸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方胜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彭育园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黄长义宣读获奖文件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与会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开幕式由湖北科技学院副校长吴鸣虎主持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永宽在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明海英摄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智在作主题报道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湖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斯勇在作主题报告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