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全力打造新时代人才高地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来源:长江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一系列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硬举措”务实又暖心,必将鼓励广大青年科技人才更加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不拘一格“引”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下大功夫吸引青年人才是激发地区人才动能的首要步骤,将发达国家、沿海地区的新技术、新理念“穿越性”嫁接到本地区,把具有特殊理论和技能的青年学者、工匠为我所用,盘活本地区发展。不拒众流,方成江海。组织部门要创新引才机制,破除唯资历论、唯学历论、唯职称论的“紧箍咒”,做到“英雄不问出处”;因地制宜,定位本地现状与人才实际,充分将青年人才长处融入本地发展;柔性引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灵活配置人才要素按发展、区域流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围绕发展“育”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破解人才“青黄不接”的严峻局面,必须重视本土青年人才自主培养,掌握人才振兴主动权势在必行。组织部门要打好育才工作持久战、总体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学设置青年人才培养长期规划,切忌“揠苗助长”;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充分理论联系实际,将人才融入基层实际“大锅炉”,让育才能够为本地区发展提供实质性先导作用;要考虑人才所需,“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变“大锅菜”为“满汉全席”,为青年人才提供多样化培育。

注重实干“用”人才。聚才是真本事,用才是细功夫。全面激活“人才动能”,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坚持用当其时,抓住青年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黄金期,力求用其所长,充分考虑专业特质、性格特征合理使用人才。要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全力以赴为人才松绑,让人才不被“帽子”所困、大施拳脚;也要做到人岗相适,解开论资排辈思想桎梏,打破部门、地域、身份限制,推行“揭榜挂帅”“一线赛马”等用才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切实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的“第一动力”。

真情实意“留”人才。“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人才工作的引、育、留均是方式,用好人才助力发展才是目的。组织部门要要当好“服务人才”店小二,率先落实生活补贴、提供住房保障,优先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问题,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要紧盯人才的“关键小事”和“末端细节”,常态长效开展走访慰问,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实行“挂销账”管理,保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开通惠才政策直通车,创新“一站式”“一网通”平台,设立绿色通道,为人才创业辅导、政策咨询、手续办理亮好“绿灯”,助力人才驶上干事创业“快车道”。(杨晨)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