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撞地球概率提升,行星撞地球什么意思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编号为220442442的小行星,它可能在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概率从1%涨到了2.4%。这概率比普通人出车祸还高!于是,联合国启动了行星防御机制,召集全球顶尖科学家研究对策。
这颗小行星有多大?威力如何?
这颗小行星直径在40米到100米之间,跟波音747差不多大。历史上著名的通古斯大爆炸就是由一颗类似大小的小行星引起的。如果它撞上地球,威力相当于770万吨TNT,也就是500个广岛原子弹!如果在空中爆炸,那就是又一次通古斯大爆炸;如果撞到地面,会砸出一个直径超过1公里的陨石坑。
可能撞到哪儿?
根据NASA的预测,撞击区域从拉美横跨到太平洋,穿过中非、中东,一直延伸到印度。虽然这种大小的小行星平均几千年才撞一次地球,威力不足以毁灭人类,但如果撞到人口密集区,可能会造成几十万人伤亡,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为什么不能100%确定撞击概率?
有两个原因:一是小行星受到太阳、大行星和其他小行星的引力影响,轨道难以精确预测;二是目前的观测手段有限,只能通过可见光和红外观测,存在误差。2028年12月17日,它将再次靠近地球,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观察和精确测量其轨道的机会。
中国有哪些防御手段?
1. 建设行星防御体系:我国已经开始招聘行星防御相关人才,提前安排危机预案和管理体系,未雨绸缪。
2. 突破行星探测技术:除了“中国天眼”,我们还有“中国复眼”——一个由25座30米直径雷达组成的阵列,可以探测75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三期工程完成后,探测距离将达到1.5亿公里。此外,青海冷湖的光学望远镜基地和2026年发射的巡天太空望远镜也将助力小行星观测。
3. 突破行星拦截技术:主要有三种方法:
- 动能撞击:2022年NASA的DART探测器成功改变了小行星轨道,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我国计划在2027年前后对一颗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试验。
- 核爆:虽然效果最好,但风险也大,万一没偏转轨道反而把小行星炸碎,拦截难度更大。
- 外力牵引:比如给小行星装光帆、利用激光照射等,但这些方案还不成熟。
有网友戏称:“如果可以的话,我可要借贷了”
更有人说“把12月22日从日历上滑掉”
还有学生称:“别慌,学校会出手”
再有人说:“有准时宝吗?”
还有人说,“才1.6%的概率,拼多多99.99的概率都没中过”
总结:别太担心!
虽然2032年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风险,但概率只有2.4%,地球有97.6%的概率安然无恙。而且,人类已经有了不少应对小行星的手段,未来几十年我们还有时间继续完善防御体系。所以,放宽心,该吃吃该喝喝,地球没那么容易被撞上!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