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说,政治到底是什么?
这原本是头条推出的一个微头条小话题,不过,一不小心写多了,只好用图文发出来了。
前面已经写过一篇小文章了,我觉得我已经非常通俗地说明了“政治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了,这怎么又出现这个话题了?
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话说:政治,就是经营自己的生存环境。不过,我个人觉得,还可以加上一句:政治,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对你的前途命运、生活境遇产生的重大影响。前一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电视剧《特赦1959》里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长王英光的一句台词。相信只要是上过学的人都能理解。如果理解不了前一句话,后一句话应该好理解。
究竟该怎么经营自己的生存环境呢?我依据自己浅薄的知识,把这个问题展开谈一下。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生存环境,说白了,就是自己生活工作的环境。首先说一下,生活环境我们接触的首先是家人,妻子、丈夫、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在和家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要让家人感觉到你是一个勤奋好学、努力上进、对家庭特别负责任的人。这样,家庭中的人,才会信任你,有什么事的时候,才会愿意和你沟通商量。而通过长期的一起生活,家人也很佩服你,知道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和你商量,都会得到一个尽可能正确的结果和答案。
其次,我们还会和自己生活中的亲友打交道,发生各种交集。你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让周围的亲友认为你是一个阳光开朗的人,值得信任的人,不管和你谈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都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论。这样,亲友们就会把你当知心人,愿意和你商量任何事情。私房话不会走漏消息,而且能给予他们人生上的启发,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结果,让大家觉得你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和你交往,不仅是一种良好体验人生享受,还会获取很多他们不知道的做人做事所需要的经验教训、文化知识。
这样的话,你的生活圈周围,就会聚集很多愿意和你探讨生活和工作的人。每个人都愿意和你交朋友,做知心人。
其次,说一下工作环境在经营好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后,没有了后顾之忧,你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有没有较大发展进步的最重要的事。也就是说,关心政治,会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生活更幸福。
我们在工作中,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只要不是傻子,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理智去判断,去操作。
对同事,应该怎么说话,对领导,应该怎么说话,对朋友,应该怎么说话,这似乎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每个人不可能都做到最好。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都要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一下。
工作十几年、几十年过后,有的人升职了,有的人原地不动,这就是每个人怎么说话、怎么做事获取到的结果。有些人喜欢溜须拍马,有的人喜欢实事求是,有的人喜欢埋头苦干。他们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这里,我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一下政治对我们每个人的具体影响。
在宋朝,有两个名人,就是在政治上出了问题,使他们原本应有的良好生活,后来发生了巨变,给自己招来了悲惨境遇。
第一个人,就是我们的抗金英雄岳飞、岳大将军。
岳飞,原本是北宋一个带领几十万军队的将军,被北宋朝廷依赖的金梁玉柱。但是,他在工作中就是犯了几个错误,关心了几个原本不应该是他关心的问题,引起皇帝宋仁宗的不满,给自己招来了大祸。
作为一个将军,你的职责就是遵照朝廷的命令做事,让你守卫边疆,就带兵出发,勇敢战斗,不怕牺牲。朝廷让你收兵回朝,你就应该立刻撤出战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岳飞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站在皇帝的高度,向朝廷提议,应该怎么做。这本来就不是你应该做的事。
另外,皇帝立不立储君,这也不是你一个大将军应该关心的事,但岳飞掺和了,这就是他的问题。
第二个人,就是我们后世文人们仰慕的大文豪苏轼苏东坡。
苏东坡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散文,无一不通,无一不晓。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文化上的巨人,却是政治上的侏儒。
据现有资料透露,王安石改革,苏轼并没有表示过明确反对,但一直在诗词中对王安石改革条令和王安石任用的那些人冷嘲热讽,被改革派视为保守派。王安石被罢相,司马光上台,完全废除王安石的改革条令,苏轼又对司马光的做法表示了明确的反对。这就是在政治上站队不明确,给人们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谁执政你骂谁,你苏轼究竟是哪头的?”
这就导致苏轼的人生经历、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波折。王安石执政,认为他是保守派,贬谪他。司马光执政,不明白他究竟是什么派,照样排斥他,因此,苏轼一生一直在贬谪的路上,颠沛流离,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苏轼一生遇到的这种境遇,怪不得任何人,只能怪他自己。要说他完全不懂政治,那肯定不是。要说他懂政治,他对政治的敏感度,绝对不如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尚且知道,谁对他好,他就没完没了恋着谁,他就依赖谁;谁对他不好,他就有意无意躲开这个人。可是我们这位文化巨人苏东坡先生竟然看不出他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以至于所有执政的人都不喜欢他。执政的人不喜欢他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那就是你永远也不会升职加薪,只能受到一次又一次不公平对待。
苏轼的问题,不在于智商,也不在于他不懂政治,而在于他的性格缺陷。
其实,一个人这一生究竟有没有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他对政治这两个字的敏感度强不强,对政治这两个字的认识程度深不深。有些人敏感,有些人不敏感。
比如《特赦1959》里的黄维,对政治的敏感度就很差。他看着管理所所有战犯每天都在进步,他也想表现一下自己对新中国的态度,写了一个分析美军战略战术的文章,但他的文章写的比较晚,这时,正好所长王英光去了广西,他把材料交给了副所长胡大树。胡大树对战犯改造政策理解得不深,从实用角度出发,认为黄维写的不错,但有点晚,没用了。
王英光从广西回来,战犯们都很高兴,陈瑞章告诉黄维:“听说所长回来了。我们自从被俘以后,所长一直陪着我们,他回来了,真让人高兴。”
黄维说:“他回来不回来,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这就是黄维对政治不敏感的具体表现。陈瑞章为什么对所长王英光这么感兴趣?因为王英光对改造战犯的政策理解得深刻透彻,战犯们只要有一点进步的表现,王英光都能够感觉到,都能够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给予政策指导,让他们更进步。而黄维,就没有感觉到这些事情。
我1983年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工厂的单身宿舍。和我们一起住单身宿舍的一个年轻人,姓王,是刚分配到厂里的一个大学生。在我们孜孜以求好好工作的时候,这个大学生每天花时间在琢磨厂长。当时厂里有五个厂长,一个正厂长,三个副厂长,加上一个享受副厂长待遇的工会主席,是五个人在轮流值夜班。工厂如果发生大事,下面车间主任处理不了,就会打电话报告值班的这些厂领导。
小王每天都在计算厂长值班的日子。只要厂长哪天夜里值班,小王绝对不在宿舍。他都要跑到厂长办公室,和厂长谈心。谈工作、谈学习,谈专业,谈工厂的发展前景。宿舍里有人对他这种做法很不感冒,认为他这是溜须拍马。
有一天,小王请我吃饭,说起经常和厂长谈话这件事,他问我:“张哥,现在有些人对我的行为,有些看不惯,你是不是也这样?”
我摇摇头说:“人各有志,每个人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同,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说话做事,不可能得到任何人的理解。你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至少,我认为你这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
他点点头说:“在宿舍里,我最敬佩的是你。从我进了咱们厂以后,住进单身宿舍,一直看到你在学习。因此,我才和你说这些话。我们活在世上来干什么?不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吗?可是,每天混迹于普通人行列中,怎么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在学校里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做自己的事,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抱负,最好的途径,就是让自己有较大的进步。但是,进步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在社会上有地位。只有有了地位,我们才有话语权。有了话语权,你说话才有人听。你想做任何事,才能成为现实。”
小王为什么喜欢和厂长探讨各种问题?因为他知道,能够决定他前途命运发展进步的,就是厂长。
听了他的话,我简直是如梦初醒,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说实话,这就是政治。你是科长,就有几个人是你的听众。你是处长,你就有一个部门的听众。你是厅长,你就有很多部门的听众。你如果是省长,就有一个省的听众。你如果是国家领导人,全国人民都是你的听众,整个国家都得听你的。这就是政治。
在我1998年辞职离开这家国营工厂的时候,单身宿舍这位大学生小王已经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后来成了股份制企业的副董事长,只要董事长退休,他就是董事长。
经营好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你就有优良的生活待遇,工作环境。不管社会发展到哪个时代,社会地位高,政治待遇就好,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现在的中文写作平台上,讲政治,就是不要违规,有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文章不要写,不要说,这就是中文网络平台上写东西,应该注意的政治。
总之,政治并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还是那句话:政治,就是经营自己的生存环境。
说白了,政治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没有人的角落里,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没人管你。但是,在有人的地方,你就不能胡言乱语,你就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你的所作所为,都会给人们留下一个或者美好或者极坏的印象,这会成为你在别人眼里的形象。他们会猜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每个人对你的所作所为得出的结论,可能都不一样。
有人认为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有人会认为你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有人认为你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也有人认为,你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这些猜测,都会对你的前途命运产生重大影响。你的同事认为,你是一个可以交往的人,你的家人认为,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你的领导认为,你是一个可以提拔重用或者绝对不能信任的人,这就是政治。
还是以电视剧《特赦1959》为例,王耀武、杜聿明、邱行湘等人为什么能够第一批被特赦?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们的确已经改恶从善,和旧世界彻底决裂了,成为了社会主义新人,成为了对新中国有用的人。黄维、康泽、徐远举等人为什么不能被特赦?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证明,他们仍然还活在旧世界,并没有很好地接受改造。故此,我个人认为,电视剧《特赦1959》与其说是一部描述新中国改造国民党战犯的电视剧,倒不如说它反映了很多方面的东西,你可以把它当作一部职场剧,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现实生活剧,更可以把它当作一部政治剧。
在战犯们回顾已经远去的解放战争时,杜聿明非常纠结,一个人来到外面遥想当年,百感交集,王耀武开导杜聿明:“那些都已经过去了,你不要多想,你还是想想怎么把握当下吧。”因此,杜聿明才会由原来的抵触不愿意配合学习改造,变成后来的学习改造积极分子,被第一批特赦。按照管理所政委贺春年的话说就是:“杜聿明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很快。只要他进步了,我们就应该鼓励。”慢慢琢磨,你就会明白,政治到底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你的所作所为对你的前途命运产生的重大影响。也就是王英光所说的“经营自己的生存环境”,这就是政治。
如果你做对了,家人愿意信任你,同事愿意接近你,领导愿意提拔你。假如你做错了,不管你怎么努力,这辈子注定就是一个最底层的普通人,这辈子白来人世活一场。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政治。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