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重读《骆驼祥子》:错误的人生观,让我们都沦落成了"社会的奴隶"

2025-02-19 最新 评论 阅读

 

我本人就是时光,鲜血和弥留残喘,却不能理解岁月的江川如何流淌。---博尔赫斯

偌大的北京城一如既往的灯火通明,来来往往的行人踩踏在这片繁华却充满历史积淀的土地上,四面纵横的胡同小巷安静随岁月流淌,这座庄严华美的城市承载着千万人的梦想。

再翻开《骆驼祥子》,恍然间又回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城,祥子凄惨的一生如走马灯般回放,春去秋来,善恶轮转,他被时代的飓风挟裹着抛向高处,最后跌落深渊,归于尘土。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样子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缩影,他这一生中充斥着苦难与不堪,他怪命运的不公,恨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桎梏,却不曾想过,将自己一步一步推向深渊的,是自己错误的人生观。

京城逐梦:少年郎志向高远

故乡无法安置肉身,于是有了梦想,有了远方。祥子出生在乡下,原本是一个守着土地和田埂便耗完这一生的普通农民,许是听过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和灯红酒绿,祥子便生出了要去城市中看看的愿望。在父母过世后,祥子卖掉了乡下的土地来到了北京城。

北京城的一切对祥子来说都是新奇的,四通八达的胡同,走街串巷的小贩,稀奇古怪的吃食,东郊民巷衣冠楚楚的洋人,这些新鲜事物大力冲击着祥子的感官,他像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在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便决定扎根于此。

初入京城的祥子成为了一名车夫,十八九岁的年纪,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气,拉着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便可接触到城中的三教九流,从日暮到日落,跑遍了整个京城,看尽了沿途的风景,也能够挣足养家糊口的钱。

祥子一边当车夫一边感受着北京城的繁华,他越发想要摆脱落后无趣的乡村,留在这个光影繁杂的京城。渐渐地,他不想再做车厂的车夫了,他受够了这种伏低做小受制于人的日子,他想要有一辆自己的黄包车,迎着晨光,踏着月色,靠自己的力气为自己换来一个在北京城的家。

只可惜盲目的勤劳和热情是这片土地上多到泛滥的东西,没有机遇和靠山的小人物光是在这座城市中活下来就已经很费力了,更遑论实现自己的梦想。老实巴交的祥子却还保持着乡村汉子的质朴想法,不通人情世故,思想愚钝而狭隘。

荆棘丛生:贪念纵横,固执己见

祥子是大时代环境下的一个小人物,他出身于乡村,从小便吃尽了贫穷的苦。而越是经历过贫穷的人,越是会变得贪心。在这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在戒严的情况下,祥子却贪图两块钱的车费,执意以身犯险,却不料在拉车的路上被几个抓人当兵的军士连人带车地抓走了。

在看到自己的车滚入山涧摔得粉碎的同时,他听见了自己梦破碎的声音。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祥子从军营中顺利逃脱,并在半路上捡到了三头骆驼,这何尝不是他摆脱过去,开始新生活的一个机遇呢?

他可以带着骆驼回到家乡过安稳的日子。但见识短浅的祥子不懂变通,他固执地想要拥有自己的一辆车,靠拉车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想要留在这个冷漠而繁华的都市。于是他卖了骆驼又回到车厂,继续拉车,渴望几年后自己有能拥有一辆新车。

人世间如滂沱苦海,几度沉浮,多不尽人意。在祥子孤身打拼的过程中,他和车厂厂主的女儿虎妞结婚了,但这段婚姻并不被虎妞的父亲看好,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并且自己拥有一个车厂的刘四一眼便看出了这个年轻人空有一腔热情,始终成不了大器。

聪明的虎妞劝祥子去讨好自己的父亲以获得支持,但固执的祥子始终不愿向刘四爷低头,因为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祥子和虎妞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不久后,虎妞便难产而死。

如果祥子当初愿意去讨好刘四,借助刘四的财力和关系,说是能够平步青云也不为过,但是他一直坚持自我,固执地将别人的帮助和建议拒之门外,选择独自在这人世苦海沉浮,看不见外面,掩面哭泣,却尽显无力。

凄然离去:自暴自弃,深渊万丈

二十年代的北京城已是物欲横流,日子过去,寂寞永存,离离野草生长一如孤苦无依的灵魂,夜里听风,昼眠听雨,时光还是向前奔去,春去秋来,祥子已经辛勤拉车十几载,他的辛勤劳动并没有给他带来安稳无忧的生活,他仍然漂泊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荒凉无依。

他早该明白,这世间根本就不存在单纯依靠拉车便能换来的美好生活,但是他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幻想,他日复一日地住在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海市蜃楼,虚妄不可及,却有着最忠实的信徒。

虎妞死后,小福子答应和他一起生活,曹先生给他们安排了工作,眼看着贫苦的生活即将迎来转机,小福子却上吊而死。鹤别空山,今春不见桃花。他终是在生活的磨难中倒下了,他在绝望的苦海中沉溺,朽于喧嚣,老于世故。

窗外的流云郁堕,祥子的梦想被谋杀于某个冬夜,灵魂从此变得真空,堕于欲望的深渊。他终于放弃了拉车的执念,他开始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就将自己放任于黑暗的深渊,最后也只能凄然离去,湮没于时代的洪流。

老舍用最平淡的言语写北京城最普通的生活,文字的力量却深厚而充满余韵。在动荡的时代和祥子的曲折一生中,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困顿。祥子出身乡野,他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性格,他敏感多疑,贪心偏执,不懂变通,毫无远见,他是底层社会每一个小人物的缩影。

他这些错误的世界观,让他一辈子都沉沦于世间的黑暗,沦落成社会的奴隶。祥子生活在旧社会,黑暗的社会环境也是样子最终堕落的重要原因,但假若祥子能够摆脱这些错误的人生观,那么结局会不会大不相同?

反观当代的我们,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加公正透明,但当我们站在人生的交错路口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时,这些错误的世界观还是会让我们在一念之差间沦为社会的奴隶,正如帕斯卡曾经写道:"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

我们的思想见地以及人生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宽度和质量,决定了我们能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应该摆脱错误的人生观,带着祥子最初的热情,只是向上走,不让自己沉于黑暗深渊,在看清生活的苦难后依旧热爱生活。

做最温柔的光,有最滚烫的人生,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像风,像山月,像野炊墟烟,转身月色依旧皎洁,我本人就是时光。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