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目前保存有多少红色革命旧址?

2025-02-19 最新 评论 阅读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本人整理了近年来拍摄的陕西红色旅游纪念地图片和视频。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连载。

首先从延安开始。1935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之后的13年,以延安为中心,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可以说,延安每一寸土地,都有着革命的痕迹。

吴起县

吴起张湾子毛泽东旧居

我们在历史课本上,都会记一个日子。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陕北吴起镇。其实在两天前,已经进入了陕西境内。10月18日,毛泽东住在铁边城镇张湾子这个窑洞。当时房主并不认识毛泽东,不过这家人很善良,他们收拾了几孔窑洞给红军住,大娘还给毛泽东做了羊肉剁荞面。1962年,毛主席让警卫员寻找这个吃剁荞面的地方, 后来就确认了张湾子张廷杰家里,目前这里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起胜利山

红军10月19日到达吴起镇。在这里的胜利山,对追赶自己的敌人进行了一次伏击。史称“切尾巴战役”,彭德怀指挥了这次战斗,歼灭敌人一个团。事后,毛泽东写了一首词: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了后,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并退还给毛泽东。

吴起革命旧址

中央红军在吴起期间,住在中街燕窝山山脚下一个窑洞。这里目前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起革命旧址。建设了一个纪念馆。

吴起革命旧址,分为南北两院,有窑洞21孔。北院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所在地,南院为毛泽东旧居,5孔土窑洞列成一排。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秦邦宪、刘少奇、杨尚昆等中央领导人分别在这些窑洞住过。

吴起长征胜利纪念园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到陕北,在胜利山脚下建设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目前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纪念园内包括的项目主要有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等。从山脚下到纪念碑,共有250个台阶,寓意红军的2万5千里长征。

甘泉县

下寺湾毛泽东旧居

中央红军从吴起往南,去甘泉和红一军团会师。1935年11月2日到下寺湾的时候,西北军委,陕甘晋省委负责人郭洪涛等来迎接中央红军。第二天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听取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和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关于陕北苏区、陕北红军及其作战情况的汇报。在此之前,毛泽东得知陕北肃反扩大化和刘志丹等大批负责同志被捕的情况,当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

目前保存有毛泽东旧居,政治局会议旧址等。

甘泉下寺湾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5年4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移驻甘泉县下寺湾。成为当时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中心、指挥中心和巩固的后方基地。

甘泉象鼻子湾会师

下面这张图,看着不起眼。它叫象鼻子湾,是1935年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会师地。当年这里只有几户人家,目前的规模也非常小。但他是载入史册的。因为,毛主席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

11月6日,毛泽东冒着大雪向全体红军指战员在会师地发表了演讲,即著名的“雪地讲话”。毛主席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它将载入史册。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富县

直罗镇战役

中央红军和红15军团会师以后,在直罗镇和敌人打了一仗,史称直罗镇战役。红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1个团,击毙师长牛元峰以下1000余人,俘获5367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直罗镇战役是自红军长征以来,组织的第一次进攻性战役。毛泽东对于这场战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直罗镇战役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有直罗镇战役烈士陵园,安葬着牺牲在这里的红军将士。

直罗镇战役纪念碑,杨尚昆题词。

直罗镇战役纪念馆。可以了解整个战役的过程。

子长市

谢子长故居

子长市,名字来源于民族英雄谢子长。谢子长是陕西革命先驱,在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谢子长家在子长李家岔镇枣树坪村,保存有16孔窑洞,包括上院、店院、下院和侧院四个部分,建筑面积330平方米。

2016年,修建了广场和谢子长将军雕塑。

陕北游击队旧址

子长是延安比较早的革命老区。1935年,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在子长成立。这个旧址是当时一支队的成立地。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家湾联席会议旧址

这个窑洞,是1935年陕甘边红26军和陕北红27军召开联席会议的地方。这次会议后,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

玉家湾联席会议旧址

1935年5月10日,中共西北军委、工委在玉家湾召开联席会议,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高岗任政委。会议确定了“红军主力向南出击,5月打通陕甘边与陕北苏区联系”的战略方针。

去这个景区,如果没有开门的话,可以找隔壁老大爷拿钥匙。说明来意,一般都给开门。

瓦窑堡革命旧址

中共中央打完直罗镇战役以后,进驻瓦窑堡,在这里住了大概半年时间。瓦窑堡成为中共中央进入陕北后的一个正式驻地。中央主要领导在瓦窑堡居住的时间不长,1936年1月26日,毛主席便从这里出发率队东征了,直到5月份才回来。但是在瓦窑堡居住的这一个多月时间,召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这就是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航拍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整体上环境还是比较杂乱一些。

瓦窑堡毛泽东旧居。

有一个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展览馆,面积有点小。

以瓦窑堡的地位,其实应该建设一个大一点的纪念馆。好好展示一下中央在这里的革命历程。

贺晋年旧居

不得不说,子长的红色革命旧址数量真的很多。这是贺晋年、贺吉祥、贺毅旧居。一家三口都是将军。

子长烈士陵园

位于子长市区,安葬着谢子长。

陕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于1927年。这里也走出了陕北第一个女共产党员,任志贞。曾担任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第一分队指导员,后来被敌人杀害,时年19岁。被称为“刘胡兰之前的刘胡兰”。

任家砭革命旧址

陕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于1927年。这里也走出了陕北第一个女共产党员,任志贞。曾担任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第一分队指导员,后来被敌人杀害,时年19岁。被称为“刘胡兰之前的刘胡兰”。

转战陕北任家山

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3月24来到了任家山村,这个窑洞就是毛泽东旧居。在这里指挥了青化砭战役,全歼敌人31旅旅部及第92团共2900余人。此次战役是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对于中共中央决定留在陕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窑洞,毛主席为女共产党员刘胡兰题了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羊马河战役旧址

1947年4月14日,西北野战军发动羊马河战役,歼灭敌人一三五旅4700余人,少将代旅长袁宗禹被俘。羊马河战役旧址位于子长羊马河村,目前有烈士纪念碑,西北野战军指挥所旧址等。这张图是羊马河航拍,目前是个普通小村庄。

当年彭德怀等在这个指挥部指挥羊马河战役。

延长县

东征会议旧址

瓦窑堡会以后,为了直接实现对日作战,中共中央和西北军委决定红军东征。1936年1月,毛泽东主席从瓦窑堡出发,在延长县城短暂留驻,召开了“东征会议”,成立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部署了东征作战计划。今天县城有当年留下的7孔窑洞。包括毛泽东和贺志珍同志旧居、东征会议室等。

延长凉水岸河防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了黄河东岸,此时黄河成为陕北的重要防线。如果日军突破黄河,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国共双方协商,在黄河沿线分段设防,抗击日军,共同保卫黄河防线。

八路军的防线大致为神木县马镇到宜川县临镇。中共中央军委将千里河防划分为3个地段:葭县以北至马镇,由神府河防司令部负责;清涧河口以北至葭县,由绥德等5县警备司令部负责;临镇以北至清涧河口,由两延(延长、延川)河防司令部负责。肖劲光任河防总指挥。

关于黄河河防,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叫做凉水岸河防战斗旧址。当我历尽千难万险到这里以后,没有找到。只是拍摄了这个地方,是延河入黄河的河口。

延川县

永坪革命旧址

在中央红军到陕北以前,延川就是革命的中心之一。1935年,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陕北,就是在延川永坪和陕北红军会师的。这里有永坪会师雕塑,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延川清水关

1936年,红军东征。在山西和阎锡山打了几个月,之后回师陕北。回来的渡口叫做清水关。在乾坤湾南边一点。

延川刘家山毛泽东旧居

回师陕北以后,毛主席在这一带小住。目前有刘家山毛泽东旧居。

在毛泽东旧居旁边建设了红军东征纪念馆。

志丹县

保安革命旧址

1936年夏天,红军主力西征,瓦窑堡被国民党地方部队占领。中共中央迁往保安,后改为志丹县。

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目前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安革命旧址”。党中央、毛主席在此战斗生活了6个多月,志丹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位于志丹县城的保安革命旧址,是1936年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之前的驻地。在这里,召开了21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促使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在这里领导红一方面军西征,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大会师,在这里安排接待了第一次踏进红区采访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这里确定了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这排窑洞,就是当年领导人居住和办公的场所。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创建于瓦窑堡。不过20天后就搬到了志丹。

林彪同志当年在这里担任校长。

宝塔山

志丹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故乡。一进县城,就伫立着高大的刘志丹雕塑。

刘志丹陵园

志丹县城有刘志丹陵园。1943年陵园建成,将刘志丹灵柩运回志丹县,并召开了“公祭刘志丹烈士大会”。刘志丹陵园现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整个陵园共有领导人的题词碑50余通。毛泽东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宝塔区

1937年1月,西安事变以后,中共中央机关迁驻肤施,改名为延安。也就是今天的宝塔区。名为延安。也就是今天的宝塔区。

延河与南川河在此交汇,把陆地分为三块。形成了一个三山两河的格局。分别称作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

宝塔山

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古称嘉岭山,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宝塔,叫做岭山寺塔。不知何年开始,人们称呼这座山为宝塔山,它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宝塔山,我拍过很多次。

有无人机拍摄的,也有地面拍摄的。

有白天的,也有晚上的夜景。

清凉山

宝塔山西北面是清凉山。红军抵达陕北后,这里成为解放区的新闻中枢,清凉山也因此被誉为“新闻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南泥湾稻田。

凤凰山革命旧址

延安南岸是凤凰山,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以后的第一个驻地,住了差不多两年时间。目前有凤凰山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指挥了解放战争。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1942年5月间,召开了文艺座谈会。1945年,先后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1943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至1947年3月,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1943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至1947年3月,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 ,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枣园里面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人的窑洞旧居。

延安革命纪念馆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革命历程,建设了延安革命纪念馆,1997年列入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列入国家一级博物馆。

王家坪八路军总部

延安革命纪念馆旁边有王家坪八路军总司令部。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

延安还有很多革命旧址,我这里还拍过一些比较重要的。比如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

延安大礼堂

原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兴建于1941年2月,竣工于当年10月。曾先后在此召开过边区参议会、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边区职工代表大会、延安大学重新开学典礼、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大会、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

桥儿沟天主教堂

延安桥儿沟,有个天主教堂。1936年4月,周恩来和张学良曾在这里秘密会晤。整个会晤,除了我们地下党的刘震(中间人),周恩来和张学良各带一个随从。周恩来带的是李克农,张学良带的是王以哲。这次会晤对张学良触动很大,半年后,他发动了西安事变。

桥儿沟也是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地。这次会议克服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加强了全党的团结。

后来这个地方创办了一个学校,叫做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

南泥湾

从市区往东南方向40公里,来到了南泥湾。曾经359旅在这里开展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把一片荒芜之地,改造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当今大众旅游时代,南泥湾又一次转型,打造集革命教育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小镇”,再现“陕北好江南”。如今南泥湾种植的稻田,除了收获水稻,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吸引旅游者。

如今的南泥湾,大地景观设计非常漂亮。

南泥湾稻田。

可能是陕西最大的一个党徽?

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旧址

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西北野战军通过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给予胡宗南很大的打击。青化砭目前是一个镇。

蟠龙镇,修建了蟠龙战役烈士陵园,纪念碑等。

洛川县

洛川会议纪念馆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的冯家村召开了著名的“洛川会议”。会议上制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式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重新组成了十一人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等。洛川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黄龙县

宜瓦战役烈士陵园

黄龙县,1948年2月-3月,著名的西北大捷—宜瓦战役在这里打响,这一战役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转折点。宜瓦战役主要发生在宜川县和黄龙瓦子街,今天这里仍然有不少战争遗迹。位于瓦子街镇的宜瓦战役烈士陵园,安葬着当年牺牲的西北野战军5287名指战员。

宜瓦战役纪念碑。

瓦子街战役纪念馆。

宜川县

秋林二战区司令部旧址

红军改编八路军以后,加入了二战区的抗日战争。太原沦陷以后,二战区司令阎锡山过了黄河,到了陕北宜川秋林镇,将这里作为二战区司令部。虽然阎锡山和中共有过一些摩擦,但是不管怎么说,抗战期间,国共双方曾经合作抗日。这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体现。

安塞

王家湾革命旧址

1947年4月13日至6月8日,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期间,曾在此居住。在此期间,毛泽东撰写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和《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面的包围之中》等文章。西北野战军取得了羊马河战役的胜利,华东野战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以上,就是本人多年拍摄的延安红色革命旧址。可能有部分遗漏,比如榆林桥战役旧址、劳山战役旧址,欢迎大家进行补充。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