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携手创文明 合力建善美

2025-02-19 最新 评论 阅读

 

编者按: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目标,进一步弘扬优良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品位,根据《汕尾市建设“善美之城”主题系列活动方案》及《关于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的部署,市委宣传部、市创文办、市社科联于9月23日举行全市社科理论界共建“善美之城” 理论研讨会。与会人员联系实际和各自研究领域,围绕同创文明城市、共建“善美之城”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汕尾如何建设“善美之城”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这里摘登的是部分同志的发言。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谢南斌

新的历史起点,汕尾要着力研究当前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尤其要把握文明城市创建的精髓与特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高瞻远瞩,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汕尾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善美之城”建设也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诸多制约因素中,务必冷静分析、抓住核心;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务必理性思考、科学抉择。

“善美之城”建设亟需强化“人”的核心能力,树立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科学创建理念。市民是“善美之城”建设的实践主体与受益主体,市民的素质是建设的核心问题,强化“人”的核心能力是建设的根本保障,要着力构筑“人本之城”。要注重科技引领,打造“科技之城”,让科技创新为“善美之城”建设“保驾护航”。要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化助力“智慧之城”创建。汕尾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是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发展应有国际化大视野,科学谋划“国际之城”。

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吴伟平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关乎汕尾软硬环境改善,关乎竞争力提升,关乎能否建成全省滨海旅游集聚区、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珠三角产业拓展集聚地,从而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外树形象”,应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全媒体功能,发挥好舆论作用,及时展示汕尾新面貌新姿态,源源不断向外输出汕尾正能量;二是依托市委党校这个主阵地拓展培训思路。既走出去,又请进来。整合红宫红场、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历史纪念园等红色资源,链接“延安圣地+红宫红场”红色教育,擦亮红色招牌,吸纳全国各方精英及热爱和平的大众“奔向海陆丰”。

“内强素质”,也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市民素质。市民的文明程度如何,都会影响公众对该地区的看法和评价,要下大力气,以“包容、守信、务实、争先”汕尾城市精神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二是优化城市功能。汕尾建市27年来,链接市区东西主干道的红海西路没办法建成,多处“断头路”也不能打通,交通混乱,城市脏乱差凸显,城市功能严重弱化。所以,近期应将其打通,“善美”功能才能激情发挥。

市教育局副局长 刘炎

争做文明市民,共建“善美之城”,对汕尾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要厘清“三个文明”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是民生之首,是文明建设的基石。同时,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也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其次要认清当前我市教育仍然存在着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两支队伍素质不高、职业教育发展较慢、现代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着汕尾教育的发展。

因此,要找准汕尾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对策。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为文明城市建设奠基。站在社会大教育的角度,必须要加快发展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力提升市民素质,为文明城市建设张力。

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秘书长 黄辉坚

建设“善美之城”,一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要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教育是关键。以文化人,文以载道。在大力抓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二是要大力宣传汕尾城市精神,提高大家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要将“务实争先、包容守信”的汕尾城市精神不断转化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三是要大力加强法制规章建设。只有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善美之城”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杜绝“一阵风”。四是要惩恶扬善。要切实发挥道德和法律规范在建设“善美之城”中的作用,惩恶扬善。

陆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叶小彬

建设“善美之城”,我认为要做到内外兼修,一方面要立足美的科学内涵指导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优化美化城市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舒心的生活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把城市建设上升到道德范畴,大力弘扬“包容守信 务实争先”的城市精神,大力培育和树立文明新风尚,不断提升市民崇善尚美的人文素养,把汕尾打造成为一个和谐幸福之家。

陆河作为汕尾的一份子,也必须以创建广东省文明县城为抓手,立足于县情,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中心市区扩容提质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优化市容市貌。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崇善尚美的社会正能量,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汕尾建设“善美之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处处长、副教授 傅凤龙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创文”理应共同努力。在文明程度相对滞后的地区创“文”,确实有难度。然而,城市是人创造的,并非先有素质高的市民,才有文明城市。 “善美之城”与善美之人可以同步发展、共同成长。“创文”,需要群策群力,需要政府主动承担,发挥主导作用。

一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是城市建设、管理主导。“创文”需要政府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公共资源,推进工作开展。

二是从细小处着手,积小胜成大胜。创“文”千头万绪,不可“胡须眉毛一把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处着手,一项一项抓落实,做一项成一项,积小成大。

三是“创文”需要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城市是生命体,动一发而牵全身,涉及多部门参与。你我齐努力,“善美之城”在招手。

市科技局副局长 杨敏文

共建“善美之城”我认为要奉行“教育先行”,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区域内从业人员素质;要争取地方立法权,出台针对性强的地方法规,铁腕治吏,以法治乱,以法治脏,以法治差;要适度集中域内资源,增强城区在域内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市国税局副局长 陈耿新

“善美之城”作为汕尾城市文明的形象定位,是融汇古今,体现汕尾地域特色,承载汕尾城市发展愿景的生动符号。其诠释着“与善为邻,以美为象”的城市精神面貌,实际上更是一种兼容并蓄、借鉴修正、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气息。培育“善美之城”,需要有三方面的作为:

一是弘扬善举善念,凝聚市民力量,构筑善美文化环境,培育人文正能量。

二是善治坚持善为,运用城市建设力量和工具,导入CIS理论,从理念、行为、视觉、听觉、感受等五个维度加强文明培育,建立起城市形象识别体系,让汕尾元素与“众”不同。

三是做到善始善终,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作用,依法行政,勤勉敬业。

市地税收研究会副秘书长 孙文沛

如何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善美之城”,关键是要做到六个“始终坚持”:

一是在政府施政理念和努力目标的设计上始终坚持科学且可持续。只有让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落实到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幸福指数上面,这样的创建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的。

二是创建文明城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要自始自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新风,着力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

三是创建工作要始终坚持突出汕尾文化特色。要把汕尾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和地方特色,通过整合创新,提升塑造成汕尾地方文化特色。

四是创建过程要始终坚持做好“结合”文章。要善于找到“结合”点,将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有机融入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去。

五是建设项目融资与运营问题始终坚持通过创新来解决。要大胆探索建设项目的融资与运营方式的创新举措。

六是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首要的位置。高中学位严重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汕尾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并逐渐成为了市民整体素质提高的拦路虎。

城区文明办副主任 陆海声

建设“善美之城”,要以“六个注重”全力打造工作亮点,形成创建工作新格局。

一、必须注重全民共创。要把建设“善美之城”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作来抓,群策群力,形成全民共创、合作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必须注重工作整合。要把开展“善美之城”系列活动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形成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确保创建工作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三、必须注重平台建设。要注重工作创新性,积极搭建各种惠民、利民服务平台,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四、必须注重宣传造势。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形成浓厚氛围。

五、必须注重责任落实。要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制定工作考核细则,明确工作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六、必须注重督查指导。要实行汇报工作制度,掌握活动进展和情况;加强日常督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创建活动有序深入开展。

团市委副书记 刘素洁

共青团作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在汕尾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责无旁贷,尤其是在争创全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生力军作用。

一要找准共青团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定位。共青团在“创文”过程中,不但要清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更要主动作为,发挥积极作用。

二要认清新常态下文明城市创建的新要求。新常态下,广大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明城市创建需要将传统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与共青团的主题团队日、主题实践活动等载体相结合,以志愿服务行动为主体,组织各类型志愿服务团队带动文明,引领风尚,建设新文明。

三要发挥共青团自身优势,主动服务文明城市创建。

市妇联副主席 陈楚君

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广泛的组织优势及突出的工作优势。结合当前我市实际,妇联组织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一是突出品牌,深化家庭建设育文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了,社会才会文明。在建设善美之城的过程中,妇联组织要立足家庭“第一阵地”,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最美家庭”、“儿童友好示范社区”等品牌活动,构建起良好家庭建设大格局。

二是紧扣中心,参与综合治理促文明。当前,我市正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开展禁毒暨打击非法枪支专项行动,全力铲除创文工作的最大“绊脚石”。妇联组织要加强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紧急行动起来,维护平安稳定,提升汕尾城市形象。

三是结合实际,全方位多角度树文明。要把参与善美之城建设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妇联组织巾帼建功、妇女维权、妇女素质提升和特殊群体关爱工作等结合起来,为树立汕尾文明形象发挥更大作用。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调研员 刘挺

要着重提高全社会交通安全法律意识水平,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普及性任务常抓不懈。

一是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加大宣传投入,督促各部门和单位积极履行宣传责任和义务,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制度化。

二是全面实施文明交通素质教育工程。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建立交通安全警示提示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开展交通安全文明驾驶人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促进驾驶人依法驾车、安全驾车、文明驾车。

三是积极拓展交通安全宣传渠道,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创新宣传教育方法,以学校、驾驶培训机构、运输企业为重点,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交通安全、全民参与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善美之城”保驾护航。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