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2025年2月16日,最新国际局势

2025-02-19 最新 评论 阅读

 

一、大国博弈:中美竞争与多极化加速

1.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中国自2月10日起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商品加征关税,并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回应美国此前对华加税措施。

- 美国强化“美国优先”政策,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25%关税,并威胁欧盟液化天然气进口,引发全球贸易体系震荡。

2. 多极化趋势加速

- 《202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指出,国际秩序加速向多极化演变,中国被视为新兴国际秩序的关键塑造者。

- 美国疏离传统盟友,促使欧洲寻求战略自主,巴西等新兴大国尝试改革全球治理架构。

二、地区冲突:俄乌、中东局势胶着

1. 俄乌冲突持续胶着

- 2月12日元宵节期间,俄乌前线爆发“斩首行动”,冲突持续激烈。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愿在西方安全保障下与俄谈判,特朗普透露计划与泽连斯基会面,并称已与普京讨论结束冲突的方案。

2. 中东局势复杂化

- 巴以停火谈判僵持:以色列虽释放183名巴勒斯坦人员交换人质,但内塔尼亚胡坚持“消灭哈马斯”的目标。

- 埃及计划于2月27日召开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试图协调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路径。

三、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

1. 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碎片化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连锁反应,可能破坏《美墨加协定》并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

- 中国推动去美元化进程,黄金需求创历史新高,凸显避险情绪升温。

2. 科技竞赛与人工智能治理

- 中国三大电信企业接入国产DeepSeek开源大模型,推动AI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 巴黎人工智能峰会聚焦全球治理,探讨技术应用与伦理挑战。

四、国际治理与多边合作挑战

1. 联合国与区域组织的作用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落实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以稳定黎以边境,但大国分歧削弱多边机制效能。

- 慕尼黑安全会议聚焦多极化与全球安全,中国外长王毅将主持安理会高级别会议,强调多边主义。

2. 移民与气候问题的政治化

- 欧美国家强化边境管控,极右翼势力将移民问题与通胀、失业挂钩,加剧社会分裂。

- 气候变化应对面临协调困难,多极化背景下全球共识难以达成。

总结与展望

当前国际局势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冲突与缓和交织”的特点:

- 关键风险: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外交突破、巴以停火谈判进展、AI技术治理分歧。

- 长期趋势:多极化加速、传统国际秩序重构、经济科技竞争主导大国关系。

未来需关注慕尼黑安全会议成果、美国大选对全球政策的影响,以及新兴技术对国际格局的重塑作用。

(本文图片均为示意图,来源网络)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