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正义? 正义是一个多维度、多角度的概念
一、什么是正义?
正义是一个多维度、多角度的概念,其内涵丰富且在不同领域和背景下有不同的解读。以下是对正义的详细解释:
1.定义:
正义通常指的是一种公正、公平、正直的道理或行为。
在道德范畴中,正义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2.伦理学的角度:
正义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即公正。
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们按照自己的等级做应当做的事就是正义; 而基督教伦理学家则认为,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才是正义。
3.政治学和法学的角度:
正义涉及到对社会制度、法律规章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和判断。
它要求在处理社会矛盾冲突时,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4.哲学的角度:
“正义”一词源出于拉丁语justitia,由拉丁语中“jus”演化而来,意为公正、公平、正直、法、权利等。
在英文中,“justice”一词也具有正义、正当、公平、公正等意思。
5.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是现代美国伦理学家、哲学家,他的正义理论旨在提供一种能替代而且是优于传统功利主义的对正义的系统解释。
罗尔斯认为,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
他提出了两条正义原则:第一条是平等自由的原则,指各方都得到最大的自由;第二条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指用可以使社会中最差成员得到最大好处的方式来分配财富。
6.历史演进:
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正义是一个核心概念,其内涵经历了从神话中的宇宙秩序到现实社会中的公正、公平等概念的转变。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儒家的仁爱是其核心概念,而正义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则具有重要地位。
综上,正义主要指一种公正、公平、正直的道理或行为,要求在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同时,正义也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
二、人类是不是正义的?
人类是否是正义的?这取决于如何定义和理解“正义”以及我们如何评估人类的行为和制度。
从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关系看,很难讲人类是正义的,因为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地压缩着着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同时,人类活动也对地球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工业化以来)。但人类也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地球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为了正义的努力。
从人类社会自身某些角度来看,人类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够表现出正义的行为。人类社会中存在许多道德规范、法律制度和伦理原则,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公平、公正和正义而制定的。当人们遵循这些规范、制度和原则时,他们的行为就是正义的。例如,当有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为公共利益做出贡献时,这些行为都可以被视为正义的。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也常常会表现出不正义的行为。人类历史上充满了战争、侵略、压迫、剥削和歧视等不正义的行为。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着各种不公正、不平等和不合理的现象,如贫富差距、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这些现象都是人类不正义行为的体现。
此外,人类对于“正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和分歧。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政治体系对于“正义”的定义和追求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评估人类是否是正义的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不同文化、宗教和政治背景下的差异和分歧。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思考、探讨和实践,努力追求更加公正、平等和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