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年,明朝首辅之子为霸占一稀世珍宝,手段百出,最后拿到了吗
前言:1550年,为了将明代宝物“一捧雪”玉杯据为己有,明代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可谓是手段百出,强取豪夺,最后他拿到这件稀世珍宝了吗?
明朝嘉靖年间,严世蕃算得上是当时的“官二代”,不仅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就做了官,而且还在其父亲严嵩的扶持下一路升官。
嘉靖二十九年,即1550年,严世蕃当了权,升任太常寺卿,他仗着仍是首辅的父亲严嵩的权势飞扬跋扈,为非作歹,一手遮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而著名的“一捧雪”玉杯珍宝就是在此时进入了严世蕃的视野中,为了得到这件珍宝,严世蕃不惜强取豪夺,陷害朝廷官员,甚至牵扯到了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
“一捧雪”玉杯的杯身琢有五瓣梅花,杯底中心琢一花蕊,杯身外部攀缠梅枝,枝上琢有17朵大小不等的梅花,与杯身自然连在一起。每当斟酒入杯时,剔透光洁,给人如冰如雪的感觉,甚是奇特,当时是收藏在明朝官吏莫怀古家中,从不示人。
莫怀古家中有一个食客名为汤勤,原是一落魄书生,由于懂得书画被莫怀古赏识并带入家中做了门客,帮助其整理字画古玩,后来莫怀古看到其还会装裱书画,就将其推荐给了酷爱书画的严世蕃。
可由于汤勤在莫怀古家当门客的时候,爱上了莫怀古的爱妾雪艳,企图把她勾引到手。可碍于莫怀古的官职,一时也是无机可乘,可心里又一直惦记着。
所以,当汤勤到了严府帮助严世蕃摆弄书画古玩后,他看出严世蕃对于玉器的喜爱,他推测严世蕃为了得到这件宝物一定会向莫怀古索取,而莫怀古肯定也不会轻易将这件稀世珍宝拱手让人。
一旦两人为了这件宝贝都不愿放手后,莫怀古就会得罪严世蕃,而此时的严世蕃是何等人物,自己想要的宝物岂容他人染指,必定会利用自己的权势施压于莫怀古,这样他就有机会得到雪艳了。
当时严氏父子权倾朝野,把持着朝中官吏的任选和升迁。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定价,而官员的提拔也从不看他们的口碑、能力,一切都以官员的贿金为准。
而严世蕃更是利用各种手段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不仅金银财宝数不胜数,名画瓷器更是琳琅满目,家财富可敌国,可就是这样他仍不满足。
于是,当汤勤毫不犹豫的将莫怀古家中藏有珍宝玉杯“一捧雪”的消息透露给严世蕃后。严世蕃就再也按捺不住了,立马派人向莫怀古索取这件珍宝。
莫怀古屈于严世蕃的权势不敢违命,但又舍不得自己珍藏的玉杯。没办法,他就请高人仿照“一捧雪”玉杯做了一件赝品,送给了严世蕃。
严世蕃获的宝物后,心情大悦,他虽然爱宝物,但是却对珍品古玩一窍不通,还非常高兴的推荐莫怀古做了太常正卿的官职。
虽然一时瞒过了严世蕃,可汤勤是见过“一捧雪”玉杯的,因此,当汤勤发现严世蕃拿到的只是一件赝品时内心就知道他得到雪艳的机会又增加了数倍。
汤勤在看到这个赝品后就向严世蕃说了这并不是真品,莫怀古欺骗了他,严世蕃一听恼恨至极,当即派人去搜“一捧雪”玉杯。
而莫怀古这边在当时严世蕃前来索取“一捧雪”玉杯时就知道了这一定是汤勤从中捣的鬼,而且也明白只要汤勤在那,严世蕃迟早会发现端倪。
于是,莫怀古很早就将真品交给仆人莫成藏起来了,所以此次严世蕃并没有搜到。而莫怀古也知道严世蕃不肯就此罢休,便携了家眷潜逃他乡。
严世蕃派人追捕莫怀古,终于在蓟州地方将他捉到。严世蕃便命令时任蓟州总兵的戚继光就地将莫怀古正法。
巧的是,戚继光与莫怀古是至交好友。因此并没有立即处死莫怀古,反而想尽办法去营救他。但因严氏父子把持朝政,权势滔天,戚继光想尽了办法也无法让莫怀古免死。
而莫怀古也不想因为自己连累好朋友戚继光,便主动要求戚继光按照严世蕃说的处死自己。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莫怀古的仆人莫成来到了。他因为与主人莫怀古相貌相似,就代替主人被戚继光斩首了。
莫怀古逃往古北口,莫成的人头解至京师。汤勤发现人头不是莫怀古的,就告诉了严世蕃。严世蕃大怒,下令锦衣卫陆炳审理此案,并派汤勤监审。
这时候,如果假人头被汤勤揭穿,不但莫怀古要惨遭杀害,就是戚继光也要受连累犯罪。陆炳想要保护莫怀古和戚继光,又怕瞒不过汤勤的眼睛。
几人也是想尽办法,最后在雪艳的暗示下,他们知道了汤勤的目的在于夺取雪艳,于是陆炳便找了个契机同汤勤说:“莫怀古的妾室雪艳不想被此事连累,希望汤大人看在往日的情面上救她一命。”
汤勤听了自然是喜出望外,自己就是等这一天,于是在陆炳的安排下,雪艳与汤勤成亲。洞房中,雪艳将喝醉的汤勤刺死,然后果断自刎,奸佞小人汤勤一命呜呼。
最后,在陆炳的周密安排下说汤勤早就对莫怀古的爱妾心怀不轨,这次竟然趁着当监审的机会想强行夺取雪艳,雪艳在反抗中不小心刺死了汤勤,最后畏罪自杀。
又伪造了汤勤写给家中的私信,信中透露了自己为了得到雪艳慌说莫怀古交给严世番的是赝品,其实是真品,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严世番陷害莫怀古,以此得到雪艳。
严世番在得知自己拿到的就是真品时哪里还顾得上小小的门客汤勤呢,于是就不再追查此事了,而莫怀古也终于保住了性命的同时也保住了宝物“一捧雪”。
古人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在做人处事中也要与人为善,这样在危难时才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而汤勤忘恩负义,最后也是自食其果。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