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川源蹲点观察丨乡村博物馆如何让乡土文化“活”起来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作为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今年年底前,浙江的乡村博物馆总数将达到1000家。

如何让这些乡村博物馆,成为老百姓身边的优质文化空间?今天的川源蹲点观察,一起到杭州余杭百丈镇溪口村,看看这个“乡村博物馆第一村”正在发生的变化。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从乡村非遗,到名人漫画;从老物件到现代艺术……很难相信,这些都是在同一个村子里看到的。

游客:超乎想象的精致,而且用心。看完以后就是觉得惊喜!

去年3月,余杭百丈镇溪口村“村博集群”正式上线,打造“乡村博物馆第一村”。一年下来,10家乡村博物馆,游客量突破了30万。开局喜人,但新一年怎么干?

蔡志忠文化馆主理人 宋继中:这么多馆,大家都很分散,没有一个主打产品。

传梭博物馆馆长 郑芬兰:我们在村里做了一些东西,其实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市场通道。

玩竹博物馆馆长 郭 航:等于说需要去转换,这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

大家讨论的焦点,都聚焦到了市场运营上。

玩竹博物馆馆长 郭 航:第一期开放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比较仓促,正在二次升级过程当中。

玩竹博物馆的馆长郭航在溪口已经第七年了。玩竹子他是行家,但开博物馆难题就是:怎么把一堆好东西,分门别类,还能讲出故事来。

玩竹博物馆馆长 郭 航:我收了有十年了,只是一小部分。

记者:就是有点看不懂。

玩竹博物馆馆长 郭 航:所以需要一个可视化的屏幕,是一个很庞大的工作量。

突出乡村特色,讲好乡村故事,不止是郭航的需求。

作为溪口村第一家“浙江省五星级乡村博物馆”的馆长,一年来,张放既当馆长又当解说员。可因为精力有限,策划的活动数量始终上不来。十个乡村博物馆的负责人,大多数都不是本村人。

张放有一本游客留言簿。

杭州农历博物馆馆长 张 放:(平时)我们人也不在。就放一支笔,就放一本本子。他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个是观众最真实的反应。这已经是第四本了。

很多游客说,想听到更多的讲解,买到有趣的文创产品。

走进蔡志忠文化馆,满屋子的画,都在墙上和展柜里。

游客:(想要)让我们自己画一画这种的。

游客:可不可以有更多的给孩子的体验。

蔡志忠文化馆主理人 宋继中:就这个几百平方米,参观一下,可能半个小时都走了。乡村博物馆想留下来,不仅仅是光靠博物馆。更多的配套设施,比如说娱乐场景。需要一个过程,其实我们现在还是没有很合适的人才。

记者观察

杨川源:在这些场景里,你看到了什么?是不完美,但更多的是需求、是可能性。乡村博物馆作为乡村振兴当中,文化IP的载体,它姓“村”。注定就不能跟城里的博物馆一样,但并不意味着不要运营。相反,游客们对他们的期待值很高,老乡们对他们的期待值更高。

今年,溪口村第一次把“村晚”办进了乡村博物馆。台上演节目,台下吃大席。

游客:这里太让人惊喜了。

传梭博物馆的馆长郑芬兰走上舞台,郑重感谢当地村民。

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村民 陈永珠:想给她一份信心,一定会为我们的乡村带来很多变化。现在证明,我的眼光好像没有错!

博物馆不能关起门来办展,要突出“村”的特色,更要让村民加入进来。

传梭博物馆馆长 郑芬兰:我(刚)来的时候,我拉进九大卡车旧东西的时候,老百姓是不理解的。乡村博物馆开在乡村里面的终极目的和意义是干嘛?我是要为在地服务的,为在地的乡村带来认知的改变。

54岁的胡兰娣,第一批加入。一天画画都没学过,但就能够从苕溪里的小鱼身上得到灵感,画出了“桃花鱼”。

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村民 胡兰娣:差不多有三四百条了已经。我一开始也不会画的,然后郑老师鼓励我说:“你试试看嘛!”蔡志忠,蔡老师他说,桃花鱼是有爱的,应该画个爱心。

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党委委员 赵志博:其实也发掘了不少本地能人,也同时提振了当地村民的精气神。

郑芬兰的突破,也带动了村里的其他博物馆。现在,玩竹博物馆成立了共富工坊;农历博物馆流转土地搞户外体验;青瓷博物馆办起了农民诗会……为了让更多的老乡参与进来,今年一开年,村里就开始招引民宿、咖啡吧,还策划了系列的文旅活动。

杭州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党委书记 朱国栋:博物馆本身有流量,怎么把它留下来?比如说百丈百味的美食,或者说定期举办的民俗活动来拓宽。

杭州农历博物馆馆长 张 放:乡村博物馆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应该把乡村的发展、乡村的振兴、乡村文化的底蕴,凸显(出来),是城乡一体发展的必经之路。

记者观察

杨川源:溪口村的乡村博物馆集群是一次文化带动乡村发展的全新尝试。从最初的“我想干什么”,到“我能干什么”,再到现在的“带着大家一起干”。他们用一年时间,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乡村,并不断在不断发现问题当中,突破自身局限。正走在用小场景,激活大市场的路上。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