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何理解廉洁、廉政的内涵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成都讯(通讯员 蔡琨)什么是廉洁,廉洁包含哪些要求?这是开展廉政文化建 设首先要厘清的基本问题。对廉洁的一般理解就是“不贪”。 实际上,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廉洁是指向社会公共利 益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据此所产生的道德行为 和社会状态。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规范和操守,廉洁主要是 针对有机会接近和已经拥有各种组织资源的公民,特别是掌 握和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作为廉政的内在 条件和根本保证,它与贪污腐败相反对,标树着反腐败的正 面旗帜;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政治倡导和政治目标,它反映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因此,对廉洁内涵的梳理 和概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直接析其语义,二是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系统中寻绎。

从文字解释学上看,“廉”即廉洁,“政”即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公务活动,廉政即“廉洁的政治”。但由于有关廉洁的判断标准具有主观性和发展性,政治又是一个需要具体化的时代性概念,所以廉政在不同的语境中和具体范围内呈现出多层次的含义。我国有学者从现代社会廉政的特征和实质出发,认为廉政包含四个要素:一是“廉正”,指政府及其官员在履行公务、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廉洁而公正、廉洁而正直,不贪污、不受贿、不枉法,二是“廉朴”,指政府及其官员取之于民者少而用之于民者多,三是“廉节”,指政府及其官员在国家管理活动和处理与社会公共事务有关的活动3中具有清廉无私的品德或节操,也称廉德,四是“廉制”,即有关廉政的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廉洁观 在我国,廉洁除了本义和与腐败的相对含义之外,它还被 赋予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 经验的总结,指出只有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人民民主政权, 才能彻底消除腐败和官僚主义。廉洁的人民政府首先要取消 一切特权,其次,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公仆变为主人”, 以及作为“自己仆人”的党内官吏变成“在党内恣意作威作 福的官僚”。其三,要实行政务公开。他们十分赞赏巴黎公 社委员和各级领导经常参加选民大会,汇报工作,听取批评 意见的做法,认为将官员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是防止 权力变质的根本途径。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他指出, 无产阶级国家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国 家,它不容许任何人企图利用手中执掌的政权,将国家政权 变为掠夺人民、谋取私利和享有各种特权的压迫机器,而应 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工作机关。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