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十字军的东征,耻辱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第4代耶路撒冷国王福尔克是一位来自法国的贵族,经过法国国王路易六世的大力推荐,最终得以成为鲍德温二世的乘龙快婿,并继承了耶路撒冷王国的王位。他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其自身拥有大量的财富,可以自己花钱组织起一支军队;其二在于成为耶路撒冷国王之后,不会过度关注财富的获取。但是他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他与法国国王路易六世是亲戚关系,但这一层亲戚关系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作为一名空降到耶路撒冷的国王,他对当地错综复杂的形势并不了解,而他本人也是一个老好人的性格,非常缺乏个人魅力,难以驾驭耶路撒冷王国的众多诸侯。

耶路撒冷王国基本上移植了西欧国家的封建制度,全国的领土分封给了众多的诸侯,这就需要国王有着相当的个人魅力以领导各地的诸侯。在福尔克之前第一代国王戈德弗鲁瓦、第二代国王鲍德温一世及第三代国王鲍德温二世至少都是拥有一定的个人魅力的国王,能够团结并且统领国内的诸侯应对来自强大的伊斯兰世界的威胁。因此国王的个人领导力对于耶路撒冷王国的存亡来说至关重要。

福尔克的评价非常低,唯一令人称道的就是他首先开始在中东的十字军国家内建设城堡。

埃德萨的陷落

曾吉是底格里斯河上游摩苏尔的艾塔伯克,在拿下了阿勒颇之后,他的目光便放到了大马士革。中东地区以山岳为界可以分为两部分,安条克在西,大马士革在东。从地形上考虑进攻大马士革是非常合理的。要进攻大马士革就必须先攻占通往大马士革道路上的众多小城市,而这些叙利亚北部的城市正好在福尔克的控制之下,曾吉便率军一路攻占这些城市,为了阻止曾吉的进攻,福尔克只得带领大军北上。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大马士革落入了曾吉之手,那么十字军国家将会陷入巨大的威胁之中。

由于福尔克个人魅力欠缺,安条克与特里波利的十字军国家都没有响应。福尔克带兵进驻蒙费兰城堡,曾吉便带兵包围了这座城堡。面对着长期的围困福尔克不得不派人与曾吉谈判,他希望支付赎金,能够换得曾吉的退兵。而曾吉的答复是,福尔克及其全体人员可以安全地离开蒙费兰城堡,条件是福尔克要交出蒙费兰。对此福尔克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退出了城堡,在完成交接手续之后便离开了战场。

公元1144年57岁的曾吉为征服叙利亚,决定先进攻埃德萨再进攻大马士革。此时埃德萨伯爵领地由13年前战死的诺瑟兰之子诺瑟兰二世担任领主。曾吉采取了调虎离山的策略,当诺瑟兰二世与附近的穆斯林发生冲突的时候,曾吉突然带领大军包围了艾德萨,将诺瑟兰二世与埃德萨城隔离了开来。此时埃德萨的城防长官是三位宗教领袖,分别是天主教大主教于格、亚美尼亚使徒教派主教约翰以及希腊正教主教瓦西里。攻城战开始之时,埃德萨的居民相信诺瑟兰二世定会返回,他们还认为附近的安条克公公国和耶路撒冷王国一定会出兵相救,然而洛瑟兰一直被曾吉阻挡在了埃德萨城外,安条克与耶路撒冷王国也没有及时派出援军。埃德萨的居民顽强地抵抗了4个星期,最终在12月24日城池被攻陷。埃德萨的主要贵族及大主教都被曾吉处死,埃德萨陷落之后城中的基督教徒全部被贩卖为奴隶。根据相关记载,此次被卖为奴隶的数量超过了2万人。

曾吉在攻下埃德萨之后被一位憎恨他的奴隶杀死,而埃德萨的陷落,也激起了西欧组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热潮。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发起

此时西欧出现了一位极负盛名的修士贝尔纳,在他的鼓动下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决定发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虽然说路易七世是法国的国王,但他实际控制的领土并不大,还不如一些诸侯,更没有他的王后多。

史称“阿奎丹的埃莉诺尔”的女公爵,在与路易七世结婚之前是包括阿奎丹公国、加斯科涅伯爵领地和普瓦提埃伯爵领地在内的,相当于如今法国领土总面积1/4领土的女主人。

贝尔纳首先说服了王皇后参与十字军东征之后在法国王后的鼓动下,路易七世决心发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之后,贝尔纳又说服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康拉德三世参加了十字军。对于康拉德来说他虽然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还没有得到过教皇的加冕。贝尔纳承诺在十字军东征成功之后,康拉德就可以获得教皇的加冕。于是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都参加到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行列中来。

法国国王路易六世

1147年5月皇帝康拉德三世离开了德意志,关于他所率领军队的规模,我们现在只知道包括了2000多名骑兵,还包括了贝尔纳影响的德意志农民,他们并不完全听从康拉德三世的命令。康拉德手下的2000多名骑兵都是从头到脚以钢铁盔甲武装的重装骑士,战斗力异常强悍。

到了6月份的时候,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也率军离开了巴黎。由于此次十字军东征是由两位国王带领,东罗马帝国皇帝曼努埃尔一世不敢怠慢,所以他们不必像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那样,一路靠抢劫获得补给,由此他们顺利的通过了东欧巴尔干半岛,越过了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到了小亚细亚。

朝圣之路

在进入小亚细亚后,曼努埃尔一世建议十字军沿着沿海行进,最好不要深入小亚细亚腹地。曼努埃尔一世这样建议,原因在于他与突厥人缔结了和约,而这个条约是秘密签订的,西欧国家并不知道,如果十字军走了内地,那么这个条约也就必然会被公之于众,东罗马帝国在基督教世界基本就会抬不起头,同时也会引起西欧国家的敌视。

康拉德带领的额军队暴尸小亚细亚山野(古斯塔夫●多雷作)

但康拉德三世将曼努埃尔一世的忠告当成了对德意志骑士的轻视,他坚决走了内地线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小亚细亚的腹地基本又回到了穆斯林的手中,康拉德三世在离开尼科亚30公里后,在多利留姆遇到了塞尔柱土耳其人的袭击。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在多利留姆也曾遭遇过突厥人的袭击,当时的十字军在戈德弗鲁瓦、圣吉尔和波埃蒙多的带领下击败了突厥人。如今40年过去了,当年对西欧骑士的重甲毫无办法的突厥人也习惯了西欧人的打法,突厥人知道西欧重骑士攻防能力都很强,但是机动性差,被突厥人利用了起来,结果导致了康拉德三世的部队被突厥人击败,幸好他所率领的200多名骑士损失不大。

逃回尼科亚的康拉德三世也劝刚来的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不要走内地,但路易七世也不听劝告,仍然走了内地。后来康拉德得知曼努埃尔一世与突厥人签订了密约,他便怀疑是曼努埃尔告诉了突厥人自己的行进路线,对曼努埃尔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路易七世最终也相信了东罗马帝国皇帝与突厥人有密约的情报,与康拉德三世走了沿海路线。

之后尽管一路上跌跌撞撞,第二次十字军还是于1148年4月3日,也就是当年的复活节来到了耶路撒冷。迎接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的是鲍德温三世,此前的耶路撒冷王国国王福尔克已于1143年在一次狩猎中意外身亡。

鲍德温三世此时年仅18岁,已经有了一些与穆斯林交手的经验。1148年6月24日,第二次十字军集结完毕,他们的目标是大马士革。

大马士革撤退

此时统治大马士革的,是一位名叫奥努尔的领主。大马士革是一个富饶的城市,如今叙利亚的首都,也是当时中东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处在安条克和耶路撒冷之间,也是当时中东地区的一个政治文化中心,攻占大马士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马士革所处位置

曾吉本想在拿下埃德萨后进攻大马士革,不想意外遭到暗杀身亡。在曾吉死后,曾吉的儿子努拉丁与大马士革的埃米尔奥努尔签订了和约,这也终于让奥努尔松了口气。不想这个时候,十字军又杀了过来。无计可施的奥努尔本不想与努拉丁结盟,因为相对于十字军,努拉丁才是最为可怕的对手。但这个时候,也由不得奥努尔选了,无奈之下只得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努拉丁,才得到了努拉丁出兵援助的承诺,只是努拉丁没有说明什么时候会援助他。

孤立无援的法国国王路易(古斯塔夫●多雷作)

十字军在阿克集结完毕后,便向大马士革出发了。当时这支十字军构成如下: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带领骑兵2000人;

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带领骑兵700人;

弗兰德斯伯爵带领骑兵600人;

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三世及其领地诸侯骑兵550人、步兵6000人;

圣殿骑士团骑兵150人和医院骑士团骑兵不到100人,合计约200名骑士。

总兵力为骑兵4050人和步兵6000人,其中从欧洲过来的骑兵有3300人。不过按照当时欧洲的配置,1名骑兵至少要带上3名步兵,以及随从和马夫,因此3300的骑兵人数,实际上有2万人左右。

在没有国王和皇帝参加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行动中,诸侯们凑齐了5万人马,而此次国王参战,也只有这么多,这就说明在当时很多诸侯的实力实际上在国王或者皇帝之上的。

此次出征,十字军比第一次东征时期优势更大,那就是不用担心粮草问题。问题在于,此次出战的十字军没有优秀的统帅。第一次十字军时期,无论是戈德弗鲁瓦、波埃蒙多,还是鲍德温、丹克雷迪等人都是非常出色的将领,而此次出征的十字军虽然阵容豪华,却华而不实,没有真正能作战的将领。

虽然4月3日就到达了耶路撒冷,但是法国国王及康拉德三世等皇室人员要在中东地区到处游玩一番,游玩了耶路撒冷又去了伯利恒,之后又在中东沿岸地区继续游玩到了7月份,此时已是炎热的夏天,欧洲的武士穿着笨重的铠甲行军显得异常不便。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鲍德温三世的550名骑兵和6000名步兵,其次是路易六世的700名骑兵和弗兰德斯伯爵的600名骑兵。第三部分则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的2000名骑兵。

然而从大军行进开始,就不断地遭到了穆斯林游击队的袭击,虽然负责殿后的德意志骑兵最终将其击退,但也扰乱了十字军的行军。

7月23日,大军来到了大马士革以南12公里的基斯瓦,虽然此处离大马士革已不远,但是大军供水不足,只能在第二天延缓行军,到了大马士革以西4公里的米扎安营。7月24日,十字军在米扎构筑营地,计划于第二天完成扎营工作。

7月25日拂晓,大马士革军队出城对十字军发动了突袭,十字军全员出动击退了穆斯林的进攻。7月26日,大马士革的军队再度出城迎战,由于十字军此次攻城没有携带攻城器具,战斗也限于城外。接下来的7月27、28日连续两天,十字军在大马士革城外与穆斯林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到了7月28日夜晚,十字军得到消息,阿勒颇领主努拉丁亲自带兵援救大马士革,其部队已抵达霍姆斯。霍姆斯到大马士革直线距离为130公里,按照正常行军速度大约5天就能到达。

7月29日,第二次十字军领导人法国国王路易六世决定撤军,之后康拉德三世也撤出了大马士革战场,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就这样宣告失败了。

进攻大马士革示意图

就作战意志来说,此次十字军明显不如第一次东征时期的十字军,当时的十字军攻占安条克用了8个月,耶路撒冷攻城战也用了5个星期,期间他们还有过多次击败对方援军的战绩。这次攻打大马士革前后也就5天,在敌军援军到来之前就先行撤退,给当时无论是伊斯兰世界还是基督教世界,都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笑柄。

这次的撤退,极大地打击了基督教的士气,也极大地提升了穆斯林的士气,整个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就只能以闹剧来形容了。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