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康熙十八年的博学鸿词科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年),清圣祖康熙,为招纳天下博学名儒,于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之外,特别开设了一次科举(俗称词科),以天下之文词卓越、才藻瑰丽者,召试擢用,备顾问著作之选,名曰博学宏词科(后避讳乾隆名,也称博学鸿词科)。清代,仅康熙与乾隆各举行了一次博学宏词科考,实为难得之盛大举措。

为搜罗天下人才,康熙下令敕内外大臣,各荐举来京。于是臣工百僚,争以网罗魁奇闳达之士为胜。京城之内,宰辅科道题荐八十三人,各衙门揭送吏部七十二人。京外各地督抚,外荐三十一人,共一百八十六人(可谓人才济济)。于次年(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己未三月朔日考试,中选者五十人。我祖秦松龄殿试一等,此次中的大儒大多参与明史的编撰。

清人笔记《啁啾漫记》记载了这件盛事,原文如下:

纪康熙己未博学宏词科

康熙十七年戊午,圣祖特开制科,以天下之文词卓越、才藻瑰丽者,召试擢用,备顾问著作之选,名曰博学宏词科。敕内外大臣,各荐举来京。于是臣工百僚,争以网罗魁奇闳达之士为胜。宰辅科道题荐八十三人,各衙门揭送吏部七十二人,督抚外荐三十一人,都一百八十六人。于次年己未三月朔考试,中选者五十人。

一等:彭孙遹、倪灿、张烈、汪霖、乔莱、王顼龄、李因笃、秦松龄

、周清原、陈维崧、徐嘉炎、陆葇、冯勖、钱中谐、汪楫、袁佑、朱彝尊、汤斌、汪琬、邱象随。(20人)

二等:李来泰、潘耒、沈珩、施闰章、米汉雯、黄与坚、李铠、徐釚、沈筠、周庆曾、尤侗、范必英、崔如岳、张鸿烈、方象瑛、李澄中、吴元龙、庞垲、毛奇龄、钱金甫、吴任臣、陈鸿绩、曹宜溥、毛升芳、曹禾、黎骞、高咏、龙燮、邵吴远、严绳孙。皆授翰林职,入馆纂修明史。(30人)

王方谷、朱钟仁、申维翰、王嗣槐、邓汉仪、王昊、孙枝蔚七人,则年老入试未选者,特旨授内阁中书舍人。傅山、杜越,辞病未与试,亦授内阁中书舍人。(9人)

其未试丁忧者:曹溶、戴王纶、汪懋麟、王谷韦、陆陇其、惠周惕、钱芳标、陈学夔、张贞、柯崇朴、柯维桢、黄虞稷、彭桂、林以畏。(14人)

其未试病故者:叶舒崇、陈九胜。其未试致仕者:祝宏坊。(3人)

其患病行催不到者:应抽谦、稽宗孟、黄宗羲、李容、魏禧、张九征、张新标、顾豹文、王追骐、范鄗鼎、陆舜、顾景星、蔡方炳。(13人)

其与试未用者:赵进美、毕振姬、王岱、孙棨、上官鉴、法若真、王紫绶、杨毓兰、张能鳞、王孙蔚、潘扬言、张瑞征、张含辉、王廷璧、田雯、冯云骧、傅康、嵇永福、章贞、程必升、李念慈、俟七乘、毛际可、徐之凯、徐而芳、叶封、王钺、林尧英、赵延锡、陈宏、刘瑞远、魏学渠、顾鼎铨、田茂遇、宋实颍、董俞、江闿、徐懋昭、李开泰、李芳广、陈玉琪、任辰旦、储方庆、王祚兴、高向台、赵骊渊、马骏、白梦鼐、许孙荃、许自俊、张英、程大吕、高层云、李瑞征、王含真、金居敬、陶元淳、李大春、叶灼棠、谭吉璁、施清、陆次云、潘藩大、张霍、赵廷扬、宋维藩、朱培、陆元辅、吴雯、李良年、徐林鸿、陈荚、吴农祥、叶奕苞、阎若璩、郎戴瓒、冯行贤、邓林梓、王宏撰、杨还吉、罗坤、朱士曾、徐咸清、夏驷、陈僖、宋涵、叶方蔚、成其愿、纪炅、程易、戴茂隆、许先甲、周起莘、黄始、陈恒贞、宋、邵允彝。(97人)

凡此一百八十六人者,虽趋舍各殊,然皆才高学博,著述裴然可观,近代能文之士,未能或之先也。当征试时,有司迫诸遗民就道,不容假借。惟李容、黄宗羲、应抽谦、嵇宗孟、顾景星、蔡方炳以死拒得免。其他类胁以威势,强舁至京,如驱牛马然,使弗克自主。而犹美其名曰,圣天子求贤之盛典也,其然岂其然乎?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