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北京提出建设“数字化社区”,将给居民带来什么?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1月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陈吉宁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将以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建设为示范,以开展数字化社区建设为试点,大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作为人们的生活场所,“数字化社区”将给北京居民带来什么变化?

去年7月底,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了“数字化社区建设工程”。

具体来说,北京的数字化社区建设以回天地区为试点,建设由基础底座、核心平台和应用场景构成的社区治理服务新形式,构建超大型城市社区数字化治理模式。打通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数据通道,形成基层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数据基础。

该实施方案提出,“数字化社区建设”要围绕社区生活全链条,依托线上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社区感知设施和家庭终端联通,打通“最后一公里”社区经济圈。以社区微生态优化促进都市大产业升级,形成“数据-算法-服务”的正向闭环,推动单体设备、碎片拼凑式场景体验向跨场景全域智能体验进化,实现社区智慧化与“产城人”一体化同步发展。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