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落脚城市,深度 ▏落脚城市,何处安放“安居梦”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八月,入职高峰期。一个个年轻人告别校园,怀揣梦想,从天南海北来到江苏。他们将未来安放在大江南北的城市,也就意味把工作、生活、情怀乃至乡愁都托付给地理上特定的“这里”。梦想,以“这里”为起点,拔节生长,孕育未来;生活,以“这里”为起点,落脚城市,融入城市。

放下背包,如何在城市觅得合适的住处,安放一张舒适的床、一个小小的家,休憩身心,为每一天的打拼蓄积能量,之于年轻人,这无疑在最重要的事之列。而在江苏很多城市,推出人才公寓,为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住处。在不同的城市,人才公寓带给年轻人怎样的“第一站”体验?记者前往苏州、常州、南通、泰州,走进人才公寓,体验住公寓的生活。

人与城,在这里“双向奔赴”‍

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租房社区

时间 8月19日

记者 陈珺璐

两梯四户、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全明户型……走进施精玲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菁星B区的小家,记者第一次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了具象理解。

今年7月从苏州大学毕业后,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的施精玲,顺利通过苏州工业园区一所小学的面试,成为学校的音乐老师。入职后,在学校帮助下,她申请住进附近的人才优租房小区——菁星B区。每月房租1960元,走路上班不超过十分钟,对这个小窝,施精玲很满意。

参观这个小窝,记者发现处处弥漫着施精玲对生活的热爱——客厅的墙角摆着钢琴,琴凳下垫着长毛地毯;两人位的小餐桌上铺了白色蕾丝桌布,桌上的小花瓶插着两朵时令鲜花;正对着餐桌的木制沙发,和软软的椅垫结成“最佳拍档”;连墙上的钟,都特意选择的和家装配套的原木风。

“7月底交申请表,8月就搬进来,租房这件毕业后第一难事,我一点没体验到难。”施精玲笑着说,“申请前,我还犹豫过,是选一居室还是单间,但看了这个样板房,我妈当下拍板,就是它了!”

作为综合实力排第一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的加盟。十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投资40亿元,开发建设人才优租房小区,向符合条件的年轻人提供安居服务。从单间到一居室,从两室一厅到三室一厅的家庭房,这里的11个人才小区共9070套房,圆了2万年轻人在不同阶段的安居需求。

“这个地段,单间月租只要800多元。在外面,想都别想!”探访之旅的第二站,记者来到吴浩在菁华公寓的家。去年10月,吴浩带着大包小包走进这间房。双开门大衣柜、1.5米的双人床、带抽屉的小书桌……在一年连续搬家三次后,这间可续租三年的卧室,让他终于可以放下心。

24岁的吴浩是泰州人,两年前从江苏理工学院毕业后,在苏州找到第一份工作。“一开始,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两居室,因为偏,每月房租2000元。”住了不到一个月,生活的不便让吴浩焦头烂额,“买包纸巾都要跑好远”。随后,他和朋友合租一间公寓,每月房租3200元,地段虽好,但“家徒四壁”,连衣柜都是从家具市场背回来的。就在吴浩考虑搬家时,他接到人才优租房物业办理入住的通知。

“说实话,我不知道房租多少钱一个月。”探访的最后一站,记者见到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博士生褚文慧。辗转上海、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后,她将落脚点选在苏州。

“我在很多城市租过房、也住过很多人才公寓,但苏州给我不一样的感觉。”来苏州工业园区不久后,褚文慧申请下一套三室一厅的家庭房。“不用我操心,把资料提交给公司,他们帮我去申请。每月租金自动从公积金账户上抵扣,什么都不用管。”最让褚文慧满意的,是人才小区的配套和氛围。“停车费每月100多元,车位十分充足。傍晚,小伙伴们在小区跑步。”

生活方便、邻居合拍,成为很多高层次人才选择住处的重要考量。“离地铁站公司很近,小区门口的小店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大型商超也在外卖范围,下班前叫个外卖,到家正好拿。”去年,从纽约大学Langone health糖尿病研究中心博士后驻站结束后,王翔来到苏州,“人才优租房,为我省下不少时间,让我能将更多精力投入更重要的事”。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因此必须为了“人”。在苏州工业园区探访人才优租房小区,记者发现它们的变迁见证了一座城与人共同生长、双向奔赴。从最早的欧式装修变成流行的原木风,从最初的两室、三室一厅衍生出独立的单室套……无论是风格还是户型、地段选址,人才优租房始终跟着年轻人的主流需求在变。

在探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东延四季公寓施工现场,最快明年初它就能开放。这里,将按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安居最新模式,打造“新一代生活社区”。年轻人在人才优租房租住期结束后,可继续居住,而不用像以前那样只能住三年。租金为市场价的中位数,虽不比人才优租房优惠,但肯定比自己租房更划算。”顶着烈日,恒泰租住公司工程师柏剑欣汗流浃背却依旧兴奋,“一楼会建成集自助餐、快餐于一身的大食堂,地下一层则是健身房”。

在这片热气蒸腾的水泥钢筋里,一个新的青年聚集地正在生长。

第一个“家”,有质感也有人情味

地点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拾壹梧桐人才社区

时间 8月18日

见习记者 林杉

早八晚五,这是佳炜平常的上下班时间。一般他会提前半小时起床,在独卫洗漱后做个简易早餐,通常是水煮蛋配吐司。佳炜的工作单位就在附近的光伏产业园,步行十来分钟,不过他租住的人才公寓旁就有共享单车停放点,骑车上班几分钟就到。

公寓里住着很多与佳炜年纪相仿的青年,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因工作相遇于此。8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常州市新北区的拾壹梧桐人才社区。当晚,为了感受佳炜的公寓生活,记者特地在这里留宿一夜。

佳炜是山西人,在省会太原大学毕业后,今年初被天合光能录用。这是国内光伏产业的龙头,行业前景和待遇都很可观,可高兴没多久,他就开始为租房的事犯难了。

“在常州,我人生地不熟,于是租房就找了中介。”市面上常见的合租房,一套房可能住四五户租客,大家卫生习惯和作息都不一样,合租像“开盲盒”一样刺激。遇上年久失修、隔音差的“老破小”,下班回来更没法好好休息。看过几次房,佳炜打起退堂鼓,“找房比找工作还难!”

就在佳炜为租房犯愁之时,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他,可先到刚投入运营的拾壹梧桐人才社区过渡,那里为来常州就业创业的年轻人提供7天到3个月不等的免费住宿。

今年2月,佳炜搬进拾壹梧桐人才社区。“住在这里的人,跟我差不多大,真有点回到大学的感觉。”佳炜从事新能源技术研发测试,公司科研氛围浓,同事多是硕博学历,因为上下班还算规律,他打算考个在职研究生,“社区有现成的自习室,还有健身房,我十分中意”。

对入住的高校毕业生,拾壹梧桐人才社区不仅提供试住机会,还享有8-9折的租金优惠。以佳炜租的单间为例,社保缴纳满半年后,也就是从下个月开始,他不用申请,每月能领到500元租房补贴和300元生活补贴,还有街道发的100元房补。林林总总加起来,佳炜每月只要花615元,就可租下35平方米的单间,而周边同类房型差不多要花2000元才能租下。

这样的性价比打动了佳炜,也吸引很多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目前,拾壹梧桐人才社区住着3288人,入住率达98.9%。“我很多同事也住这边,同部门的就有三个”,闲暇之余,他会约上朋友在公寓大厅玩玩桌游或去书吧看看书。

在公寓负责人周诺看来,人与居住环境是会相互影响的,“这儿以前是老旧打工楼,满地的烟头,而现在公寓被整饬一新,住在这的人也更愿维护社区的公共卫生。如果有个亲邻友好的环境,人才会更愿意留下来。”

今年博士刚毕业的俞濂,是常州工学院一名高校“青椒”(青年教师)。白天结束科研工作后,他喜欢在社区里走路散心。“这里有跑道,有休闲广场,傍晚后大家会出来运动,路过他们身边,我会觉得自己也更有活力。”或许,人群确有这样一种相互感染的魔力。

李奇是常州本地人,一直在这座城市读书,直到硕士毕业。“我家在本地,但离公司比较远,住公寓很方便。附近有班车接站,不到半小时就到公司。社区附近有餐饮、菜场、商场等商业业态,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一整天都逛不完。”对于生活,他认为不能满足于有个睡觉的地方,“平时就是公司到家两点一线,总得给自己张罗点乐子对不对?”

晚上,记者走进拾壹梧桐人才社区一楼共享大厅,里面排布着书吧、咖啡吧、健身房、便利店等功能区域,随处可见惬意放松的年轻人。原木色调的家居,配上柔和的暖光,相当温馨怡人。此刻,这里就是他们的主场。

除了“拾壹梧桐”,新北区多个产业园区配有人才公寓,功能丰富、设施完备的共享空间已是标配。常州计划到2025年建设、改造10万套人才公寓,截至8月初,全市人才公寓开工6万套(间),竣工3.5万套(间),入住率超77%。

“衣食无忧”,活得有滋有味

地点 南通创新区紫琅人才公寓

时间 8月18日

见习记者 姚政宇

喝着冰可乐,看着大荧幕的电影,时不时和小猫互动一下……这是崔浩南下班后在紫琅人才公寓的日常生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衣食无忧,很惬意!”8月18日,记者来到南通市创新区紫琅人才公寓二期35栋,实地探访小崔的家。

“我老家在重庆,在广东惠州长大,在南通读大学。因为对南通很熟悉,去年从南通大学毕业后,我考进南通的公司。”今年3月,崔浩南向紫琅人才公寓提交入住申请,4月住进公寓。“如果回广东找工作,找房子,我要花很多时间。对来自外地的毕业生,南通有优惠政策,公司待遇也不错,还有方便舒适的公寓,这三重保障让我决定留下来。”

建成开放不到一年的紫琅人才公寓,房型多样,申请方便,租金便宜,吸引大量应届毕业生入住。根据政策,只要在南通创新区工作、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申请租赁人才公寓。目前,近500人入住紫琅人才公寓,已开放楼栋入住率接近满租。这其中,外地人才约占三分之一。公寓户型以35平方米的单间、55平方米套间为主,租金约为市场价的7折,单间租金仅有700元,套间也仅1050元,并且还能享受南通人才补贴。以崔浩南为例,他租住单间,租金700元,而南通人才补贴每月1000元,支付房租后还有剩余。

“租房不花钱,经济压力小多了,就更有条件去享受生活。”学电子信息工程的崔浩南,在公司干ATE测试工程师,月薪6000多元,开销够了。他坦言,自己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这里的街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食堂饭菜经济实惠,负一楼还有美食广场,而便利店、快递点,瑜伽馆、健身房等健身设施,一应俱全,这些足以满足他的“高”要求。“我也会自己做饭,‘秀’一下厨艺。屋子里的地毯、投影仪,是我特意铺设和安装的。”

公寓周边成排的共享单车、电动车,还有公交车站,出行同样方便。崔浩南算过,骑电动车,4分钟左右就到公司,“就算睡个懒觉再直奔公司,也不会迟到”。

工作后不比以往在家在学校,没有父母也没有同学相伴,但崔浩南并未感到孤单。“工作上没什么压力。公司对于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非常关心,经常组织培训,帮我们提高能力、积累经验。我挺喜欢在外边跑,周末会和朋友一起去舞房练舞。”

生活兜底,此心安处是吾家

地点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中国医药城人才公寓

时间 8月19日、20日

见习记者 姚政宇

谈到人才公寓,谢平安有话说。因为她在那儿住了8个多月,对每个细节了然于胸。

谢平安是连云港人,今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连同实习期,她已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中国医药城人才公寓住了半年多。在8月19日到中国医药城人才公寓探访后,第二天,记者特地在这个周六下午再次来到这里。

“公司开出的条件、薪资待遇和福利让我非常满意,很有诚意,去年底面试通过后,我就到公司参加实习。”住的问题,很快冒出来。由于当时还没毕业,没有收入来源,谢平安没有能力自己租房,就住进公司为她申请的医药城人才公寓。

“新员工转正后,我们公司一年内免费住宿,一年后才要自己付租金,同时公司还会提供租房补贴。”住宿和吃饭的问题解决了,给谢平安的生活兜了底,她因此倍感安心。

刚刚工作拿工资,省钱,对谢平安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很重要。在中国医药城人才公寓,双人间和四人间的月租金都是1400元,租金按人数平摊,单人间的月租金为1600元。在此基础上,公寓根据学历提供租金的优惠:博士生打6折,研究生打7折,本科生打8折 。谢平安住四人间,免费入住一年后,她的月租金不到300元。

走进四人间公寓,室内非常宽敞,面积约41平方米,四个人住绰绰有余。房间内,从电视、空调到洗衣机、油烟机、电磁炉,从衣柜到沙发,配套设施齐全,拎包即可入住。公寓周边,有商店、商业街,而且运营成熟,交通也很便利。

“这里环境非常好,物业服务很棒,离公司也很近。公寓门口那条街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很有气氛。”谢平安从心里把这当成自己的家。两年前,她实习时住过其他城市的人才公寓,自然就有了比较。“相比之下,中国医药城人才公寓楼面积更大、对大功率电器无限制、水电更优惠,因此给我的体验更好一些。”

工作,也很顺心。公司为新员工提供统一培训,定岗后,由岗位上的领导具体指导。谢平安的研究方向是大分子材料,到公司后参与多个项目研发,有的项目由她主导,工作能力和意志力得到了打磨和提高。

虽从外地来泰州,但独自在他乡,谢平安一点都不孤单。她和高中室友,同来公司面试,同时被录取,还住在同一间公寓。“我们以前一起上学,现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当然是最要好的闺蜜。不过她已经有男朋友了,我还没找男朋友,这方面我得多努力下。”公寓定期办联谊交友会,帮这里的年轻人在身边寻觅“另一半”,谢平安注意到这个信息。

安居才能安心。泰州深谙此道,正全力推进人才公寓规划建设。谢平安住的中国医药城人才公寓,由泰州当地国企投资,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建有10幢多层公寓和5幢高层公寓,可容纳超9000人,目前入住约5200人。

“我们公司有很多外省来的同事,六七月新入职的100多人,全部住进人才公寓。”谢平安认为,这些优秀的年轻人选择泰州,不光是冲着优厚的待遇,更是被人才公寓背后城市满满的诚意所打动。城市的包容、生活的便利,再加上自我适应能力强,使得谢平安很快就习惯全新的生活,“我对美食很感兴趣,各种美食,生活中的点滴,可以让我满心欢喜,念念不忘”。

(应受访者要求,谢平安为化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见习记者 林杉 姚政宇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徐睿翔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