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与我,巴恪思《太后与我》
晚期清朝基本是在慈禧的统治之中,清朝的衰败与她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到了今天很多人仍然对她还是十分的唾弃。慈禧于1908年去世,慈禧的一生长达七十三年,这么漫长的岁月对她来说已经非常“圆满”了。但是,慈禧应该没有想到在她去世多年以后,会因为一个“洋人”写的一本书,最终,在她的身上重新产生一些不合理的故事。
埃蒙德·巴恪思于1873年在英国出生,他是奎克家族中的一员。巴恪思因为是家中长子的缘故而承袭了家族爵位,并且,毕业于牛津大学。巴恪思在1898年来到了北京,在之后的时间在各个地方担任要职。巴恪思在慈禧殡天之后著了一本名为《太后与我》的书籍,书中写道:巴恪思曾经被慈禧密宣进宫,他本以为那是太后正常召见,却不想慈禧竟然是想要与他“一解寂寞”。
在半个多世纪之后,这本书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许多学者都认为它是“伤风败俗之作”,而很多网友则对此津津乐道。围绕《太后与我》这本书的主要争论集中在它究竟是真实还是虚构的这一问题上。如果说它是作者的亲历,其史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如果说它只是作者的虚构,那就毫无史料价值,只能把它当小说来看。
在这本书中,巴恪思详尽描述了和慈禧太后的秘密交往过程,描写内容尺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根据巴恪思的描述,光绪二十八年,67岁的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了29岁的巴恪思,并迅速被其英俊爽朗的外貌着迷;在见识了巴恪思“颇投她意之欧洲人的器官”后,慈禧太后更是给予了他“数不清的眷顾”。
在《太后与我》的描述中,慈禧太后俨然一副纵欲狂魔的形象,从满洲勋贵、宫中太监到外宾使者、市井走卒,她的情人多达上千,可谓夜夜笙歌、不知羞耻。甚至,在慈禧太后的寝宫中,还出现过巴恪思和慈禧太后以及一干太监的“集体活动”,纵然认定慈禧太后寡居期间生活并不检点的清史学者们,也都感难以置信。
那么,巴恪思关于和慈禧太后秘密交往过程的回忆录,是果有其事还是一个登徒浪子无聊时的疯狂意淫呢?其实,只要对慈禧太后略有了解,就能大致分出真伪。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