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期间,戴季陶嘲讽毛主席,毛主席的回复让他无地自容
1945年8月,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杀机四伏,戴季陶更是当场发难,出言嘲讽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一句话,就让他无地自容。
在欢迎宴会上,汇聚了国共两党的重要人物,哪怕斗得你死我活,双方也该维持表面友好。满场宾客也都表现很友好,可偏偏戴季陶出言不逊,做出挑衅毛主席的举动,让宴会一度冷场尴尬。他究竟有什么居心,一定要给毛泽东下马威,这是暗地里有人指使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戴季陶这人咋回事,为啥要嘲讽毛主席呢,他当时又说了什么?如果您也想知道,那可以先点个关注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毛主席是怎样做到,一句话让对手哑口无言,戴季陶最后的下场又是如何。
为求中华和平大业,毛主席偏向虎山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蒋介石为了赢得内战先机,将内战责任推卸给共产党,假惺惺地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并且认为毛主席绝对不敢来。可国民党没想到,毛主席竟敢应约而来,顿时打乱了蒋介石的整个计划。
戴季陶是蒋介石的亲信,更是坚定的反共主义者,心里只希望国民党独大,不想让任何党派有活路。他当时是国民党考试院院长,得知这事后非常愤怒,坚决不同意和谈,更不要用合法团体的名义,把共产党招来重庆。
蒋介石早有阴毒谋划,并不在意戴季陶的进言,反而说天机不可泄露,也没有告知戴季陶,其实是想逼共产党交出军队,同时为战争拖延时间的谋划。戴季陶对此心生芥蒂,表现得更加激进,想要让毛主席下不了台,趁机树立自己在国民党的威信。
8月28日,毛主席乘坐专机抵达重庆,受到了在场人员的热烈欢迎,瞬间引起巨大的轰动,中美记者都忙着拍照,夸赞毛主席非常有风范。很多人都兴高采烈,以为和平要来了,可谁也没猜到,在蒋介石的阳奉阴违下,这恰好是大战的开端。
毛主席既然敢向虎山行,也早就做好老虎会伤人的打算,因此在离开机场后,他拒绝了蒋介石提供的住所,直接乘坐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专车,入住了张治中所在的桂园。
蒋介石极恨了毛主席,但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敢搞小动作,只能装出很有胸襟,专门为毛主席大摆筵席,表面上是彰显自己诚意,实则就像一场鸿门宴,要先将毛主席震慑住。毛主席一眼看穿蒋介石的诡计,但依旧选择赴宴,认为蒋介石玩阴谋,那他就来一手阳谋,就看谁更厉害了。
表面的假和平还是要维持的,因此当晚的宴会搞得规格很高,不仅现场布置经过精心策划,还在宴会厅的正中央,特意挂上了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在画像的两边,则悬挂着当时的国旗和国民党党旗,显示了国民党的地位。
出席宴会的也不是常人,除了毛主席一行人外,国民党几乎所有重要人物都来了,包括宋美龄、蒋经国、周至柔、张群等人,此外还有柳亚子、黄炎培等民主派人士,以及当时重庆各界的重要人士和外国使节。
在宾客相互交谈时,现场忽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只见在张治中的陪同下,毛主席、周恩来、王若飞来到了宴会厅。刚走进大厅中央,毛主席就看到了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出于礼节立刻收敛起笑容,对着画像三鞠躬行礼,而周恩来和王若飞也同样跟着行礼。
在场的人看到后,纷纷鼓起了掌,称赞毛主席的这个举动。就在这时,宴会中传来一声嗤笑,众人诧异地望过去,只见戴季陶满脸不屑,走上前来冷哼一声,开口嘲讽道:“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也开始拜中国国民党的总理了?”本来气氛和谐的宴会,瞬间走向了冷场,所有人都在看着毛主席,想看看他怎么应对。
戴季陶出言挑衅毛主席,毛主席一言惊醒梦中人
毛主席回头一看,眼前人身穿黑色中山装,原来是戴季陶,便淡然地表示当然要拜。戴季陶趁机追问,原来不是一家人,倒可以拜同一个祖宗。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色变,有些倾向共产党的人,都在暗暗为毛主席捏一把汗。
毛主席摆摆手,从公私两个方面,微笑着解释起来,在公的方面,孙中山是伟大的领袖,领导民主革命推翻了帝制,只要是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要永远怀念他和尊敬他。在私的方面,毛主席解释,年轻时曾经在国民党中央工作过,多次聆听孙中山的教诲,永远都不会忘。解释完之后,毛主席重点提及三大政策,指出国共两党本来就是一家,并没有党派之分。
在场宾客听了这番正气凛然的话,立刻连连拍掌称赞,这一下子戴季陶哑口无言了,一时间没法应对,只能尴尬地附和着鼓掌,心想这回算是输了一阵,等会要再想办法挽回场子。
但毛主席没有给他机会,等到掌声平息之后,才继续表示,他是一名后辈,能够来重庆参加和谈,正是继承中山先生遗志,完成先生心愿的最好方式,是为中华民族和平建立新中国尽力。
说到这儿,毛主席转身,面向戴季陶,一脸正气说道:“大任在肩,遥思先贤,又岂能不拜中山先生?”
戴季陶瞬间倒退两步,吓得是脸色苍白,毛主席最后一句的质问,彻底击垮了他的内心,让他顿时无地自容,只能灰溜溜地退到场后,再也不敢和毛主席交锋。
宴会结束之后,戴季陶都不敢再露面,生怕别人会揭起他的伤疤。可是他没有想到,毛主席在来了重庆三天后,竟然主动来到陶园拜访。戴季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迎接毛主席进来,双方和气地聊了很久。
在和毛主席交谈后,戴季陶才感受到毛主席的伟大胸襟,真实感受到共产党人的行事风格,让他心里转变了想法,想要宴请毛主席作回礼,可想到那天宴会的嘲讽,他又不好意思开口,便请张治中代他去邀请。
毛主席得知后,应邀参加了戴季陶的宴会,和他聊起了二十多年前,两人一起共事时的趣事,并没有提及任何敏感的话题。戴季陶在宴会结束后,想起那天毛主席的一番话,忽然有那么瞬间,怀疑自己一直以来都做错了。
事情到了这儿,很多人都产生了疑惑,当时在宴会上,毛主席简单的一番话,为何会让戴季陶无地自容呢?这不仅是因为毛主席的临机应变,更是因为戴季陶这个人,曾自诩为中山先生的信徒,结果却违背了中山先生的遗愿,毛主席的话让他想起了走向歧途的一生。
戴季陶背叛中山先生遗志,一生走向歧途难回头
很多人听到戴季陶,首先想到他是一名反共理论家和反共分子。其实很少人知道,在戴季陶年轻时,曾经担任《天铎报》的主笔,更喜欢针砭时弊,所以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赏识。
在1917年时,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军政府,戴季陶受到中山先生器重,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便一直自诩为中山先生的信徒。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戴季陶为了符合时代潮流,曾经在《星期评论》等报刊,发表了上百篇文章,介绍俄国社会和苏俄革命,博得了当时社会民众的认同。
可当有人提议,趁着五四运动的热潮,建立一个革命同盟时,戴季陶不想为此丢了官职,就以不背叛孙中山先生为理由,退出了所有的相关活动。后来,他奉命前往四川,劝说川军的将领议和,路上却听到军阀开战的消息,他就突然间就觉得想通了,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错误的,三大政策也同样是错误的。
孙中山先生在世时,戴季陶还不敢公然反对,可先生一逝世后,他就趁机跳了出来,提出所谓纯正的三民主义,瞎编了一套反共理论,并命名为戴季陶主义,实则是反对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将共产党当做是洪水猛兽。
在得到蒋介石支持后,戴季陶更加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于是彻底地违反中山先生遗志,走向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当时在宴会上,毛主席的一番话,恰恰点出了一个核心,那就是戴季陶主义是完全和中山先生意志相反的,戴季陶压根就没有资格去质问任何人。
三年以后,国民党节节败退,戴季陶想回成都的愿望也落空,最终因为精神病痛发作,吞食了大量安眠药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在他去世之前,想来也会想起当年重庆谈判,毛主席对他的一番警醒之言,但他已经没法回头了。
听到这儿,关于戴季陶在重庆谈判的言论,您又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呢?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噢,我们等着您来分享。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