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共享实验室”怎么建?标准来了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来源:南太湖号】

《园区共享食品检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近日发布,旨在优化园区内食品生产企业检验流程、降低检验成本、提升检验质量和效率。

我市现有食品生产企业930家,规模以下企业占91%,建立独立检验室耗资大、缺乏专业检验人才,且对外送检成本高、时效性差,导致企业面临出厂检验难、检验质量低以及工艺改良难等难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市在吴兴区率先试点“共享实验室”,通过“四共”机制大幅降低企业出厂检验费用,缩短检验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合格率。

“目前,全市有5个食品工业园区。从实践来看,共建共养实验室的模式将平均检验周期由 10 天缩短至 3 天,园区企业抽检产品合格率由94%提升至99%,成效明显。”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编制《园区共享食品检验室建设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提供标准化的建设和管理要求,能够不断促进企业改良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控制和品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该标准规定了园区共享食品检验室的总则、建设要求和管理要求,确保园区共享食品检验室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在建设要求上,全面考虑了场地环境、设计布局、设施设备等多个方面,提出应依据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办公区和检验区等功能区域,并设置明显标识,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检验仪器、安全设施设备、清洗消毒设施和排水设施等。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标准明确要求,“共享实验室”宜依托园区内的信息化设施,搭建统一的具备实时更新、高效查询和数据安全等功能的数字化平台,实现检验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同时,建立园区内食品检验项目数据库,提供园区内参检企业食品检验的数据存储服务。

该标准从制度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检验管理、样品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废弃物处置管理以及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并提出应建立完善的园区共享食品检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检验工作顺利开展和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湖州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通过打造标准化的“共享实验室”,更好地推广湖州模式,有效解决众多中小企业在食品安全检验领域所面临的难题,推动整个食品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记者:李华

编辑:高玥飞

审核:苏晓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