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科院举办2025天津宏观经济论坛 专家学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主持人:天津社会科学院近日举办2025天津宏观经济论坛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发布会。会上发布《2024-2025天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天津经济发展2024年十大亮点和2025年十大看点》等四个报告。同时,来自各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也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来听记者董朗的报道:
过去一年,天津发展呈现出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等态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民营经济跑出发展加速度等方面,亮点纷呈。天津社科院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所所长董微微说:
(录音:去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我们三地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特别是京津冀六链五群,对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了比较好的战略支撑作用。天津的民营经济,在2024年前三季度,增加值达到4798.3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9%,民营市场主体对天津发展信心也是不断增强。)
新的一年,天津经济社会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继东认为,天津国资国企改革应当不断优化投资布局、提升投资效率:
(录音:国有企业相对来说,它有资源上的保障、资金上的优势,在逆周期的调节下,它要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但是对它的投资质量越要有一个高要求,不能再去投一些比较饱和的领域,也不能去布局和民营企业有高度竞争的领域。它要向公共服务领域集中、向关系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去集中,还有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去集中,天津市可以围绕怎么样进一步地优化企业布局做调整。)
去年,本市大力推动城市更新,一批闲置资源盘活焕新,为市民提供了消费、休闲新场景。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戴金平说,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要避免项目同质化,体现自身特色:
(录音:其实我们从去年文旅行业的全国发展来看,吸引流量最大的文旅区域,恰恰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它城市建设的设计,充分考量了地方特色。我们在城市更新规划里面,要充分去弘扬天津的传统文化特征、体现天津的区域特色,包括推动天津特色产品的全国知名度。)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借助港口和海洋资源,本市持续打造海工装备产业集群,目前已经汇聚博迈科、海油工程、中船七〇七研究所等一批企业和院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协同发展。天津社科院海洋经济与港口经济研究所所长石森昌建议,还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吸引,打造聚才用材的“强磁场”:
(录音:要加强高水平海洋管理人才的培育,比如说,联合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大学这些单位,开设海洋管理干部的培训班,建立涉海高校教师和研究机构人员到部门去挂职的体制。还有要加强联合培养,比如说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这些特色工科院校合作,开展海洋科技项目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育。)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