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遭谴责?因为一句话,陈丹青被指愧对文化人
“陈丹青:我向往美国的民主自由,但是我想在中国挣钱。”
近日,67岁的陈丹青再次被社会舆论关注,起因便是这篇被多家媒体转载的文章。这句话激怒了广大网友,致使纷纷谴责陈丹青吃里爬外,愧对文化人。
当然,愤怒可以理解。一位充分享受国内优质条件的人,心里、嘴上、甚至是行动上向往他国,就像某明星在国内大肆圈钱却将国籍转到外国一样——吃着自家的饭,却帮别人种田,自家人肯定愤怒!
我认真读了这篇文章,并没发现其中有说陈丹青是在何时、何地、出于何种原因说的这句话,仅是“他说的”或“他接受某个采访时说的”。
《书谱》中说:“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写字尚且需要理由,说话、做事不需要理由吗?就算理由我们无法得知,总该有个时间和地点吧,即便老妇骂街,也要先到街上才行。
文章中既无时间又无地点,怎么证明此话是陈丹青说的呢?
符合气质
近年来,陈丹青对社会体制的犀利批判和文字思想上的尖锐,一路走来始终被大众关注。如他在《荒废集》中所说:
在中国,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公共空间,哪有什么“公共知识分子”?当大众话题进入公共事务讨论时,偶尔有像我这样的傻子,出来耿直的说几句真话,大家愿意听就还好,但是,这终究是一件很可怜的事情。
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梵·高。
再如,2014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就是做生意挣钱。”
由于这些直白的言论,使得他在文化人、艺术家、画家身份之外,还获得了一个“愤青”的称谓,就连他自己都说:“我是个老愤青!”因而也给人们对他造成了“标签化”的认识——“我向往美国的民主自由,但是我想在中国挣钱”,嗯,陈丹青符合说这种话的气质。
没有理由
陈丹青中学毕业后,经历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农村待了10年。之后,全国恢复高考,他以外语0分其他成绩满分考入中央美院(一说破格录取)。再之后,他以一组《西藏组画》(下图)惊艳东西方艺术界。
这些年,历经了留校任教、移居美国、回国任教……获得的荣誉有:亚洲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荣誉教授……出版著作有:《多余的素材》《退步集》《荒废集》……绘画作品成交额:《胡润中国艺术榜》显示,仅2019年度公开拍卖总成交额1.6亿RMB。
荣誉、财富、地位任何一项都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如此身份没有理由说这样的话,因为逻辑上解释不通,谁会搬石头往自己脚上砸?普通人都能明白的道理,陈丹青难道不明白?明知是前面是个粪坑,还义无反顾往里跳,村头二傻子也不会这么干!
符合气质,但没有理由,所以我觉得这话并非出自陈丹青。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