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理论特征在于
在19世纪的经典著作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庸俗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家”等字眼。那么这个庸俗经济学,到底庸俗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在下图中,蓝线是美国的整体失业率,白线是黑人与白人的失业率之差。
很明显,蓝线与白线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简单总结的话,就是只有白人的就业率足够高,黑人的就业率才有机会追上来。如果白人也大量失业的话,黑人只会更惨。
按照“庸俗”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他们只要发现历史数据之间存在强相关,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只要把整体就业率提得足够高,黑白差异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同样地,我们还可以设想这样的情况:
庸俗经济学家把中国过去200年的农村消费数据整理出来,他们发现:丰年时,地主鸡鸭鱼肉,农民吃糠咽菜。荒年时,地主大米白面,农民流离失所。
根据这个相关性,庸俗经济学家可以得出结论:要想让农民不再流离失所,必须让地主吃上鱼肉。
今天,美联储面对的决策选择也差不多:股市好,然后才能提振消费,再然后才能拉动就业。股市差,消费不振,就业也就无从谈起了。
因为保持就业是美联储的法定义务,所以为了保持就业,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核动力印钞,也要确保股市长牛。
其实退一步说,我相信,在历史长河中的大部分时间,大部分人都是庸俗的。庸俗一点也不见得有什么不好嘛。
但是,在少数的那么几个关键节点,用庸俗的办法实在是混不下去了,自然会有革命的念头产生出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