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苏论战,巨人的对弈——毛主席和斯大林的第一次正面交会(下)

2025-02-17 最新 评论 阅读

 

毛主席的专列在路上跑了十天,于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时(莫斯科时间),抵达莫斯科北站。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和布尔加宁,上车迎接毛主席。天气太冷,毛主席又有点感冒,苏方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欢迎仪式隆重而简短。毛主席发表了一个书面讲话。其中有一段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苏维埃政府根据列宁斯大林的政策首先废除了帝国时代对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内,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又曾几次援助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国人民在患难中,得到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这种兄弟般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在这里毛主席特意提到不平等条约这个敏感的事件,大有深意,也为后面的会谈埋下伏笔。

这时候的斯大林,声望达到了这颗星球上从未有人达到的高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威名赫赫,斯大林无疑是最响亮的那一个。1943年11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德黑兰会晤,商谈由英美开辟第二战场。我仔细研读过慕尼黑会议记录,每个人的性格和气势都在发言中表露无疑。罗斯福给我的感觉,是一位雍容揖让的绅士,每次会议他都是主持者,从容不迫,左右逢源;丘吉尔像一个功力尽失却假装还在巅峰状态的拳击手,只能用言辞去显示力量;斯大林则像一座巍峨的大山,没有任何力量能撼动他。他是一位语言大师,每一句话都像穿透木板的钢钉,无可更改。客观的说,即使英美没有开辟第二战场,没有诺曼底登陆,苏联最后战胜德国也是铁定无疑的,只不过时间拖长些而已。有这样的底气在,加上斯大林钢铁一样的意志和近乎无限的权力,他的气场绝非其他两人可及。

罗斯福已在四年前患脑溢血去世。三个月后,挟二战胜利之威的丘吉尔竟然在大选中惨败,黯然离开唐宁街10号。斯大林则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物,咳嗽一声,全世界都摒息倾听。这一次七十岁寿诞,有12个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前往祝寿。

当天下午6点,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毛主席。6点整,会客厅大门打开,斯大林率领苏共全体政治局委员站成一排,迎接毛主席。斯大林从不在门口迎接客人,这次破了例。

会谈开始。斯大林满面春风,热情洋溢,对毛主席大加称赞:“伟大,真伟大!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祝愿你健康!”

毛主席则说:“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毛主席是斯大林路线的受害者,屡遭打击,几经沉浮,创业百战打下的大好基业,也被秉承斯大林意志的王明、博古等人败了个精光,如今见到正主,自然要一吐胸中块垒,更多的是借这个题目,向斯大林说清楚中国革命的特殊之处,以及由此采取的具体策略,消除斯大林过往对自己的诸多偏见。

然而斯大林却以为毛主席要诉苦,连忙打断他的话说:“胜利者是不受审判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没有让毛主席把这个话题说下去。

毛主席次行最大的目的,是要废除苏联政府1945年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那个条约规定,外蒙古独立;东北中长铁路由苏方经营;苏军进驻旅顺大连,建立海军基地,成为苏联进出太平洋的不冻港。

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损害,是毛主席根本无法容忍的。渡江战役之前,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将其打得像一条死鱼停靠长江北岸,毛主席就发表声明:“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浦江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现在新中国都建立了,毛主席更不能容许外国军队在我们国家建立军事基地。

但是斯大林根本不想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在远东地区拥有不冻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已然拿到了手,怎么会轻易舍弃。

当毛主席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斯大林说,这个条约是根据雅尔塔协定缔结的,这就意味着这个条约是取得了英美同意的,即使对某一条款的修改,也会给对方口实,他们会提出修改有关千岛群岛、南库页岛条款的问题。

斯大林这个理由貌似也很充分,因为苏联从日本拿到北方四岛(即千岛群岛),也是雅尔塔协定规定的,现在中国要拿回外蒙古、中长铁路、旅顺大连,日本是不是也可以拿回北方四岛?斯大林在骨子里还是想留住这部分权益。

毛主席和斯大林的第一次会谈,在这个要害问题上陷入了僵局,没能取得成果。

12月21日,苏联在莫斯科大剧院为斯大林七十寿辰举行庆典,毛主席出席。有13个国家的代表致辞,毛主席是第一个讲的,讲话期间,剧场沸腾,全场三次起立,长时间鼓掌,表达了苏联人民对毛主席的热情欢迎。

12月24日晚,毛主席在斯大林的别墅,同斯大林举行了第二次会谈,谈了5个小时,但是斯大林只字不提中苏条约。毛主席试探地问,是否让周恩来同志来一趟?因为此前毛主席已告知斯大林,如果签约需要周恩来前来签字。但是被斯大林婉拒了:“政府主席现已来此,内阁总理又来,在对外公观感上可能有不利影响”,这表明斯大林是不想更改条约的。

毛主席来了十多天,同苏联签订新条约的问题一直没有进展,斯大林在用各种借口拖着,毛主席也在寻机发作。一次苏方联络员科瓦廖夫来看毛主席,毛主席冲他大发雷霆:我来不单是给斯大林祝寿的,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你们还要保持跟国民党的条约,你们保持好了,过几天我就走。我现在的任务是三个,吃饭;拉屎、睡觉。这是故意向斯大林传达不满。

这时候,来了神助攻。毛主席访苏,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件大事,但十几天过去了,什么消息都没有,在外界看来,这是极不寻常的。西方的造谣本领这时候就有了用武之地。英国通讯社报道说,斯大林把毛主席软禁起来了。

全世界在疯传这个消息,苏联大为紧张,来找毛主席商谈如何辟谣。商定发表一个毛主席答塔斯社记者问,毛主席借此机会,向世界合盘托出这次访问的目的:“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先是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问题,贵我两国贸易和贸易协定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毛主席坚定地表示了不签新约就不会罢休的意志,斯大林拖不下去了,终于同意周恩来来莫斯科,签订新约,废除旧约。在等待周恩来来莫斯科的这个当口,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又给中国来了一次助力,他在1月12日发表长篇讲话,讲到中苏关系时说:“苏联正在将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合并,这种在外蒙所实现了的办法,在满洲亦几乎实行了。我们相信苏联的代理人会从内蒙古和新疆向莫斯科做很好的报告。这就是现在的情形,即整个中国居民的广大地区和中国脱离与苏联合并。苏联占据了中国北部的四个区域。”

这对即将开始的中苏新条约的谈判,简直是天大的福音,苏联如果还想在东北保留一些特权,岂不是正好给艾奇逊的讲话做了注脚?所以英国和美国的这两次造谣,对促成中苏新条约的签订,也是有助攻之力的。

此后的会谈就顺风顺水了,中苏废除了原先苏联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旧约,重新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除了外蒙古没能拿回来,中长铁路、旅顺大连全都拿回来了。此外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3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年息1%,从1954年起,10年内分批还清。

毛主席和斯大林,都是难得一见的历史巨人。他们在1949年底的这次握手,深刻的影响了此后的世界格局。朝鲜战争的爆发,与此不无关系(见拙作《发动朝鲜战争是斯大林控制中国的无解阳谋,毛主席如何破解》)。随着抗美援朝战争进行,斯大林对毛主席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防范戒备转为全力支持,几乎把整个工业体系给中国备份了一份,援建156项大型工业项目,送来近万名专家支援中国建设,为中国快速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大林去世后,在赫鲁晓夫全面否定和批判斯大林的时候,又是毛主席站出来为斯大林说话,直言斯大林这把刀子丢不得。为此不惜展开长达十年的中苏论战。英雄相惜,莫此为甚。

理解巨人的,只能是巨人。(全文完)

本文引用的史实出自下列资料:

《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毛泽东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

《十年论战》吴冷西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忆毛主席》吴冷西著,新华出版社

《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九州出版社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