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1896年,李鸿章的工业事迹

2025-02-17 最新 评论 阅读

 

【李鸿章和俾斯麦】1896年,慈禧太后命令赋闲在家的73岁李鸿章赴俄国参加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加冕礼结束后,李鸿章先后访问德法英美各国。李鸿章一行所到之处,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当年6月14日,李鸿章抵达柏林。(这是一组反映李鸿章访问德国时的柏林老照片)

【李鸿章抵达俾斯麦家乡】访问德国期间,李鸿章受到了德国高规格的接待,德国人提前通过各种渠道,获知李鸿章的各种喜好,他们连李鸿章喜欢抽的雪茄烟牌子与玩鸟的嗜好,都弄得一清二楚。德国人之所以如此看重李鸿章,是希望清廷能向德国采购武器装备。

【郊区城堡】在德国访问期间,他被柏林各地的访华所震撼。期间,李鸿章先后参观了参观来复枪厂、伏尔铿船厂、克虏伯兵工厂等先进军工厂。当李鸿章在德皇威廉二世陪同下观看了装备精良德军的演练后,他仰天长叹:“苟使臣有此军十营,于愿足矣,况更多多益善,尚何幺麽小丑之足为华患哉!”

【柏林市中心】李鸿章还专程拜访了一手缔造了德国统一的“铁血首相”俾斯麦,俾斯麦在总结德国成功的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马车专用车道】李鸿章访问德国时,此时的德国已经成为名列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尽管德国的经济规模略逊于英国,可很多领域已经超越了,尤其一些武器装备更是让英国望尘莫及。德国的繁荣,与大清的腐朽落后,李鸿章感受越发强烈。

【热闹的市区】由于李鸿章在大清的位置,很多德国媒体都希望能采访他,李鸿章同意。当德国记者问到大清改革时,李鸿章说道:“我们有着改革的果断决心。我们希望能够重组军队和政府机构,并提高税收。不得不承认,我对欧洲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这里的进步不同寻常,而且对于人民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返回祖国时,我想报告这些情况。我的汇报将会很有影响力,在这个基础上,将会实施很多改良的行动。”

【热闹的柏林街头】当时柏林街道规整、两侧漂亮的房子、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等都给李鸿章很深的印象。不仅如此,德国人高规格接待他,每个人似乎都彬彬有礼,从那一刻开始,李鸿章才真正意识到原来真正的工业强国是这样的。

【乡下城堡】事实上,当李鸿章在参加沙皇加冕礼时,就已经对访问德国非常感兴趣。早在出访前,李鸿章得到很多关于德国繁荣的报告,他希望德国之行能有所收获。李鸿章确实没有失望,德国的强大让他印象深刻。李鸿章说:“我想看看欧洲。我知道,建立一些新的关系、扩大我们的友谊圈非常有必要,也是我们目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我想尽可能完成这个使命。”

【柏林街头】李鸿章希望清军能像普鲁士军队一样有战斗力,但俾斯麦告诉李鸿章,“问题不在于把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而在于你是否能把这个部队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如地调动他们,使他们很快地从一地到另一地。”李鸿章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做不到这一点。

【柏林郊区】甲午战争清朝惨败后,李鸿章也是总结失败的原因,他在跟俾斯麦交谈中也提到了这场战争。俾斯麦没有指出清朝失败原因,而是说了一件事,“当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你们清朝人到欧洲来的,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