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重庆烈士墓,烈士墓简介

2025-02-17 最新 评论 阅读

 

红色地名

地名,不仅是指特定方位或地域范围,还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和对优秀传统的寻根感怀。“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重庆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蕴,也构成了富有重庆特色的红色地名文化。“重庆民政”微信公众号特开设《红色地名》栏目,讲述红色地名故事,弘扬红色地名文化,延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

烈士墓

“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建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特种警察训练班大礼堂旧址。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在溃逃时将礼堂炸毁。重庆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前后殉难的三百多烈士遗骸合葬于原废墟上,1954年建成了烈士墓园和烈士纪念碑,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这里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邓小平题写“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1986年,由重庆市千百万少年儿童集资和政府拨款修建的大型群雕《浩气长存》落成,取代原来的烈士纪念碑。群雕用红色花岗石砌成,高10.5米,分为“宁关不屈”“前仆后继”“坐穿牢底”“迎接曙光”四个面,邓颖超题写烈士群雕铭文。

来源丨重庆市民政局

供稿丨区划地名处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