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到底有多惨烈?蒋介石一场会战“败光”家底,是何原因?
2013年,一场别具一格的拍卖会,正在纽约的拍卖大厅进行中,拍卖的物品来自于一位名字叫海岚里昂的老人,他的养子在里昂去世45周年之际,决定将他遗留下来的大量物品来进行拍卖,而之所以说这场拍卖会别具一格,主要是因为这位老人的遗物实在太过珍贵了。
死守的四行仓库
今天就来讲给大家一下关于这些遗物背后的故事,新来的朋友们可以点点关注,那么,为什么会说这些遗物珍贵呢?是因为这些物品是关于淞沪会战的,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正面大型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双方累计投入兵力共计高达几十万人,在这场会战中,爆发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罗店争夺战等极为惨烈的战役战斗,不少将士浴血奋战,由于战争的危险性和当时时代的局限性,关于上述战斗,我们缺乏来自那个时代的真实图像与画面。
淞沪会战中进攻的日军
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相对而言较为单薄的文字描述,去回忆那些残酷的战争,而这位名为海南里昂的老人遗物的价值,就在于人们从中发现了,他在作为美联社我国特邀摄影记者时,在淞沪会战中拍摄的成百上千张老照片,海岚里昂本人曾在其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已经目睹了太多的苦难,积累多年来之不易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将毁于一旦。
会战前的我国军队
毫无疑问,淞沪会战是一场无比惨烈的会战。这位老记者拍摄的图像,无疑为这场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战争提供了注脚,今天我就给大家来讲一讲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死伤最惨重的淞沪会战,它又叫813战役,想必大家对这场战役都有所耳闻,它整整持续了三个月,它对于我国来说是一场莫大的灾难。
商量事宜的国军
据了解,在这场战役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到战斗中,日军投入20万余人,宣布死伤四万余人,我国军队投入80余万人,在淞沪会战中的伤亡人数居然达到了将近19万,撤退的过程中依然让死亡的人数不断地上升,淞沪会战中的伤亡总人数居然达到了30万之多。
日军头目合影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黄埔军官壮烈牺牲了,其中包括一位军长、四位师长以及副师长,28位团长,44位营长,虽然国民党顽强抵抗,但依旧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可以说让老蒋的精锐部队是损失殆尽了。当然,国民党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我们还是不禁想问,为什么80万大军会输给30万之众呢?
轰炸下的上海南京路
国民党的军队不先进吗?接下来就来和大家唠唠这场会战的始末缘由,了解一下我国的战士们为了保护国家付出了多么惨烈的牺牲,自1931年9月18日开始,日军发动了突袭,并迅速地占领了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军又以人员失踪为由发动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的野心十分大,并快速地制定了战略部署,揭开了我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上海难民撤进租界区
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再也不能麻痹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想要侵占我国的狼子野心,而此前双12事变得发生,也强行让国共之间放下彼此之间的巨大矛盾,相忍为国,逐渐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的首都在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就意味着在我国战场上日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是七七事变之后,全国人民抗日的情绪高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不管原先心里面都打着什么样的如意算盘,现在都必须一致对外,坚决抗日,蒋介石也没有闲着,在七七事变之后,接连派了几批部队北上,但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展开,我国军队当时的装备有些落后,这样的地理条件对我国有些不利。
我国士兵整齐的队伍
为了改变当时被动的局面,充分的利用我国地形与日人鬼子周旋,老蒋和日军决战的第一选择,就是选到了我国最繁华的都市上海,想利用苏浙地区的优势位置,去拦住日本的机械化部队,试图将日本赶出中国,要打赢当时相对于我国比较强大的日本帝国,光有地利还是不够的,人和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海军对江阴、淞沪封锁示意图
但当时我国的军心不齐,虽然看起来是统一的,各个地方的军队实际上却有着自己的一些私心,如果想要让大家一起团结起来,还得有委员长亲自有行动才行,因此在上海战场上,他把自己的嫡系部队都投入到战斗里面去了。
撤退中的士兵
在全民抗日战争的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紧接着第二天就声明自卫抗战书,我国的空军也一并到上海和他们一起作战,下午三点,八十八师的一个军团进入了八字桥,双方几乎都没有犹豫。
战斗中的国军
同时开火之后,我国军队开始向日军部队发起全面的总攻,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虹口基地发动反击,这时,淞沪会战正式打响,这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张治中原本的安排是第九集团军,是一支2万多人的精英部队。
淞沪会战示意图
于8月12日傍晚发起总攻,在上海日军还未做出反应之前将其一举消灭,当时87师与88师已经进入了预先攻击阵地,准备趁日军不备,分别进攻日本公大纱厂,和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这两个核心据点,但就在进攻发起之前,老蒋却突然因为一纸电令要求停止经过,原来12日下午,英法美意四国,害怕战争纷乱威胁到自己在上海的利益,电告国民政府,建议将上海改为不设防城市,大战在即,老蒋居然还幻想着列强出手干预,于是临时改变了主意,但就因为这一纸电令,我国军队错过了进攻的先机,反而给了日军留下了部署的机会。
会战前的上海
不过,8月13日,国军最精锐的第87支和第88只还是率先向日本海军陆战队发起进攻,此时的国军由于有火炮等重武器的支援,一度占优日军,他们被打得节节败退,被压缩到虹口公园和江湾路一带,为了避免被赶下海,日本海军战队向陆军求援,日本大本营迅速做出反应,决定大举向上海增兵,尽管我国空军无论数量,还是装备都不如日本空军,但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仍取得了重大的战果,仅在淞沪会战初期,我国空军就击落日机几十次,而自身损失则少于对方,我国空军还对日本侵华海军旗舰“出云号”发动攻击,差点将其压入海底。
浴血奋战的国军
8月14日,我国军队出动了20架战斗机,对吴淞口和黄浦江第三舰队进行轰炸,开始了我国军队的反攻,但是因为日本军队的防御太坚固了,通过几轮的进攻,我方军队的伤亡十分巨大,尽管我们的伤亡惨重,但是士兵们誓死报国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发起一轮轮的进攻,日军也为我国军队这种前赴后继,完全不顾性命的冲锋而震惊不已,就在我国军队即将可以扩大战果的时候,老蒋却又因为担心部队伤亡过大,下令前线停止进攻,8月21日,以日本长门号列舰为首的巨大舰队,运输着约一万余人的日军上海派遣军部队,从日本出发奔赴马鞍群岛,分别向沙川镇、吴淞口一带驶入。
被日本虏获的中国农民
8月23日,日军松井石根,率领两个主力军团,在海军和空军的奋力掩护下,在狮子林登陆,老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命令军政部的部长,为一个团军的总司令,指挥两支军队以及刚来到嘉定的第67师,火速分布到了各处,抗击敌人登陆。
枪战中的国军
老蒋对第三战区进行了一些调整,冯将军到新成立的战区去当了长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职务则由老蒋本人承担,由于中央军在会上开始之初已经悉数投入了作战,所以在九月以后赴往上海参加会战的,大部分都是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的地方部队,他们之中有头带钢铁头盔的桂军,有头戴亚德里安盔的滇军,有无川不成军的川军,还有深知湿土之恨的东北军。据不完全统计,奉命参加淞沪会战的各地方部队,数量竟高达60万之巨,这在我国近代战史上算得上是人数很高的了,而日本也在淞沪会战中先后投入大量兵力。
惨不忍睹的上海
8月24日,我方军队击退了上千个攻占狮子林的敌人,冒着敌人战斗机的猛烈轰炸,成功收复罗店,日本军队对这次的失败非常的不甘心,于是,利用坦克、飞机和大炮一举反扑,围绕罗店,双方展开拉锯战。血战至29日,罗店再次陷入敌手,刚从海外回国奔赴前线的黄战士,率领一支军队奋力突入,随即又被击退,9月9日,淞沪和罗店支线部队向敌方军队发动了强大的进攻,我军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进攻中的日军
9月12日,老蒋亲自担任了淞沪会战的总司令,向淞沪会战增兵五个集团军60万人,9月20日,日军开始了对中方的全面进攻,在防线不断被压缩后的中方军队看来,我方的防守态势已经接近崩溃了。到了十月份之后,由于日军已经站稳上海,日军火力实在太过猛烈,国军很难完全抵挡,只能转入守势。
10月8日,日本军队靠着强大的火力,从东南西三个面突入松江,其中一个部队已经全军覆没。日军占领松江此役,国民兵力达到了80万之多,为了防止日本军队对我方军队形成合围,老蒋立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让所有部队撤出上海,分成两路,撤退到南京与苏州等区域。
会战中小孩的哭泣
10月9日,川军部队中最先到达的20军,以手中极为简陋的装备,在陈家行战线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使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前后高达五次,但时间长达七天的坚守后,20军全军死伤高达8000人,一名团长,五名营长牺牲,另有一百多名师长、4名团长,十几名营长都受了或轻或重的伤,其中被军委会嘉奖的408团在争夺物资的过程中,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最终撤出阵地时,全团更是只剩下120余人,10月15日,由于防线被突破,战略要点大厂可谓岌岌可危
恶魔进攻下的上海
在这样的背景下,桂军的两支军队组成的21集团军,奉命抗击日本军团的猛烈攻击,在接下来几天的浴血奋战中,他们拼尽全力的保住了我方走马塘以南的阵地,奉命撤退后,发现两个集团军伤亡一共达到了2.1万人,约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三,东北军的一直军队在10月28日抵达上海,此时淞沪会战的局势已经十分不妙了,
中国军队测量来袭日机的高度
10月21日,一共六个师的军队由原阵地进行突击,步兵单杆一线平推,当时天还没亮,黑漆漆的,也看不清楚方向,战士们从两军之间有空隙的方向进行突袭,至拂晓后,桂军不小心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中,迅速引来了日军机关枪的疯狂扫射,和敌人炮火的攻击,有一位局长当场死亡,后期无兵,前进受阻,只得陷于混战,一部分新兵被打散,大部分则就在黄昏之后才退回原来的阵地,他们由此经历了最漫长而痛苦的一天。
因为当时在上海战场的我国军队几乎都戴着和身穿灰色军衣,只有桂军都戴着英式的钢铁头盔,身穿一致黄色的军装,目标特别明显,所以引来了日军的疯狂绞杀,就这样,仅仅几天时间,桂军几乎全军覆没,在得知自己的精锐几乎被打没之后,白将军更是掩面痛哭,
到了11月4日,日本已经在淞沪战场上,一共投入了九个师团与其余一些兵力,累计人数高达二十万亿规模的战争,这个过程当然可想而知有多么的惨烈,而这样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即便在这里写下洋洋洒洒的10万字,恐怕也没有办法描绘出这场淞沪会战的一半,而我们只能从一些断断续续的一些片段中,看到淞沪会战的惨烈状况。
在虹口集结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
11月5日,日军第十军8万人在金山卫登陆,就在敌人大举调兵谴将,即将大兵压境之际,老蒋因为深陷于列强干涉制约日本侵略的幻想中,幻想九国公约签字国的干涉,又一次因为拖延耽误了撤退时机,几天后,日军包围网即将形成,蒋介石却仍死抱着对国联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错误地判断了,当时的国际局势而耽误了宝贵的撤退时间,最终撤退时,我国高达10万的战士在这几条公路上撤退着,被日军空军轰炸,大撤退变成了大逃亡,这使得我方军队的士气受了很大的影响,队伍的秩序开始出现了混乱。
淞沪会战中的日军
没有统一的调度,没有掩护,没有断后,也没有人管后续部队死活,几十万人成为了日军扫射和轰炸的活靶子,11月7日,49军109师与9军128师又奉命在嘉善,抗击登陆杭州湾的日军部队,最终两个师在日军的猛攻下苦撑四天,但是,两个师的牺牲极为惨重,原本加在一起万余人的部队,在撤出嘉善后,只剩下400余人。
八字桥,淞沪战役在这里打响
11月12日,日军占领了上海,上海彻底沦陷了。至此,投兵百万的淞沪会战就此落下帷幕,日军在这次会战中一共用了三个多月,归结到淞沪会战本身上,我国军队不是没有很好的作战机会,许多原定的作战方案,在之后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因为某些高层插手前线指挥官的决策,要么更改作战方案,要么朝令夕改,至于最后的大溃退就更不用提了,这都可以算老蒋军事上最大的污点了,最终,在淞沪战场上,桂军伤亡五万余人,6万子弟兵几乎全军覆没,与此同时,还有由冯兴贤率领的西北军,西北军在常熟附近连日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最终冯兴贤师长重伤,官兵仅剩十分之一,
中国军队在闸北与日军激战
此外,各个省的军队也都纷纷奔赴上海,在淞沪战场上坚守我们的阵地,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从刚开始的中央军队到陆续奔赴上海的各地的部队,最终聚集在淞沪战场前线的我方军队人数众多,足足有六个集团军,这里汇聚了我方的精英部队,包括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军团,还有各地的军队领导下的地方部队,根据史料统计,这些部队到战争结束的损失基本已经过半了,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他们喊出的口号是:“三个月灭亡我国。”因为在敌军比自己各方面都强的装备下,依旧坚持了将近90天,
三师团吴淞口登陆示意图
而我国之所以这么坚守阵地,就是因为要告诉他们日本一句话,他们想要在三个月内灭亡我国,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因为有了这些热血儿郎,在战场上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击退日军的进攻,终于让日本军队的幻想化为泡沫了,我方的军队抛头颅,洒热血,在上海用血肉筑起了一座钢铁般的长城,在我国各个省,我方军队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并且多次将其打退,
上海守军在闸北堡垒内同日军枪战
他们表现出了我们我国人不屈不挠的血性,他们不计生死,前赴后继,但他们中的许多战士,最终永远地沉睡在了上海,在赶赴上海的各个省份部队中,首屈一指的便是川军了。会战之前,四川就已经有大大小小十来个军阀了,而这一次赶赴战场的是川军的两支军队,这两支部队在战场上损失都非常的惨重,最后只剩下600人了,并且因为常年战乱,川军的装备非常差,但就是这么一支部队,在淞沪战场上抵挡住了敌人的猛烈的攻击,在战场上,还有另一支特殊的军队,那就是东北的军队,自从东北沦陷之后,这些东北军就在外四处漂泊,他们因为没有什么抵抗,而遭受一些人们的嫌弃,
8月21日,随88师直冲日军阵地的中国战车
因此,在淞沪会战中,这支部队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来的,在这场战斗中,他们东北军的战斗决心和勇气也是最为坚决的。战役的最终,我国军队死伤将近六成,以战败告终,这一战虽然失败了,但是在战斗过程中,我国军队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血性,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军民的抗战士气,令当时的国民明白,要想不亡族灭种,只有奋起反抗,也正是有淞沪会战,拼死的我国军人们,才得以让日军的战略从南下变成了东晋,自此,日军逐步深陷我国战场的泥潭,一场战役,一场决一死战,确确实实的改变了这场国战的结局。
淞沪会战可以说是国军最团结的一次战役,当然也是最惨烈的一战,但整个战争我国还没有输,真正的抗日战争实际上是从这时候才开始。各个派系之间经常因为一己私利,而大打出手,但在这次淞沪会战中,各个地区都能派出自己的精英部队,不远万里,共赴国难,这无疑是一次将家国观念深深带入人心的旅途,在这场淞沪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我们中华民族开始展现出凝聚力了。
淞沪会战前的上海
我国军队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最后的尊严。一寸山河,一寸血。是对淞沪会战最好的诠释,我们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都是这些不怕死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再次向牺牲的30万的革命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完-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