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战役,古北口长城保卫战纪念碑
1933年1月1日侵华日军为实现其继续南下, 侵占华北, 直至吞并整个中国的目的而出兵进犯山海关, 中国驻军激于爱国热情起而抵抗开始的。随后展开了山海关抗战、热河抗战,而接下来的长城抗战历时最长, 战斗也最激烈。在长城抗战中, 古北口之战可以说是其中最悲壮的。
“ 九一八” 事变后,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1933 年1月1日又出兵山海关, 中国驻军何柱国部奋起抵抗, 长城抗战便从此开始。但抵抗不到两天, 山海关沦陷, 日本遂集中兵力进攻热河。由于热河驻军未作任何抵抗, 仅十余天时间, 省会承德即被日军占领。随后日军继续向长城各口进攻, 3月7日在冷口与第32军交战, 至4 月11 日冷口失守, 其中没有太大的战斗。3 月9 日在喜峰口与宋哲元的第29军激战, 至12 日, 双方激战达4 个昼夜, 第29军不仅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而且组织大刀队晚间偷袭, 杀伤大批日军, 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一胜利, ,也是长城抗战的唯一胜利。
然而, 真正长时间激烈的战斗还是在古北口进行的。古北口是承德到北平最近的关口,是北平的东北大门。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即以第八师团主力向古北口方向追击。王以哲部107师,在古北口外老虎山和黄土梁一带,与追击日军激战两昼夜撤至关内。王以哲急调112师布防,准备与中央军17军共同防御。此时尾追日军已进抵长城。17军25师关麟征部10日4时抵达古北口。王以哲即令一一二师防守古北口长城第一线;令25师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并向前延伸,为第二道防线。
15 时,25师刚部署完毕,日军第八师团一部即在炮火掩护下,作正面试探性进攻,数小时后退回。25师连夜调整部署,令73旅加强龙儿峪之线,令75旅(欠1 个团)集结于古北口东北,准备迎击日军大规模进攻。11 日拂晓,日军第八师团主力在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守军112师未尽力抵抗即放弃第一线阵地,日军迅速占领古北关口,乘胜向25师右翼龙儿峪阵地包围攻击。守军73旅伤亡严重,联络中断。关麟征指挥73旅主力驰援,将敌击退,并恢复联系。
12 日晨5时许,日军在飞机和火炮支援下,再次发起攻击,主力指向龙儿峪阵地,并以大部兵力向右翼延伸包围,战况更为激烈。战至15 时,守军大部不支,被迫后撤。12日夜,25师重新整顿后,在南天门及其左右占领阵地。13日,17军令25师撤至密云整补,防务由第二师接替。日军占领古北口后,未再进行追击。
17军在古北口、南天门、大小新开岭一带, 前后与日本侵略军恶战两个多月, 保守的估计: 毙伤日军最少也在五千人以上, 自己伤亡八九千人。因此悲壮的古北口之战是长城抗战战时最长、战事最激烈的战斗。为纪念阵亡将士,1934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在古北口老城外建立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此后国民政府就从战场上与日军交手, 改到幕后去进行妥协谈判了。5 月25 日何应钦派北平军分会作战处处长徐祖治, 随北平日本使馆武官到日军八师团司令部密云驻地商讨停战条件。5 月30日屈辱投降的《塘沽协定》签定, 长城抗战完全以中国失败而结束。
欢迎订阅爱历史官方微信公众号:ilishi_com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