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党的一元化领导
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的辩证统一,是衡量道德、法律、规范、制度等游戏规则的重要尺度。社会缺乏活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不利于发展创新,正如孔子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社会失去秩序,则足以毁坏社会财富,不利于文化的继承延续,正所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一)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历史依据
明清以来,尤其是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以来,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的客观现实,迫切需要中国形成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证之以西方国家发展壮大的历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因其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契合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实现了激发社会活力和保持社会秩序的动态平衡,进而完成了从世界边缘到世界中心的巨大跨越。而我国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皇权不下县”的政治传统和鸦片战争后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历届中央政府都是弱势政府的事实,致使虽然新式经济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社会动乱、军阀混战下的中国终究未能走向强大,民族命运也因此更加悲惨。掩卷沉思,我们落后挨打的根源该如何破解?
然则,旧中国的问题还远甚于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对外没有挣钱的手,对内没有存钱的篓),决定我们必须先完成驱逐列强出中国、保护好自己资源的民族革命任务。在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下,再加快推进工业化建设。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反复论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深刻内涵和历史逻辑。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建立具有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和资源汲取能力的中央政府,而代表最广大弱势群体利益的强有力政党无疑是必然选择!理论如此,实践也是如此,也正因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华民族才终于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
(二)毛泽东的历史贡献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应该指出,晚清以来,仁人志士奋起自强,救国主张和救国实践何其多也。欧风美雨汹涌澎湃而来,民族抗争一浪高过一浪。但或因自强主张橘化为枳,或因救国道路缓不济急,或因救国党派私心自用,结果均归于失败。基于对世界潮流的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终于走出了一条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道路。读史者需以史为鉴,在新时代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首先,强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列强通过战争侵略掠夺财富、转嫁危机的历史。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鼓动下的资本主义国家迷信炮舰政策,仗剑行商。因此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的情况下,毛泽东强调必须用武力实现民族独立和获得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珍宝岛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是该思想的具体实践。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其次,注重“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枪杆子万分重要,必须要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决定了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农民。为了实现党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与人民军队将兵来源(农民为主体)的协调,毛泽东通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最后确定了“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地位。通过思想政治建设、群众路线、军政双首长制等措施,克服了军队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单纯军事观点等错误,确保人民军队忠于党,确保枪杆子为人民服务。
再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党和军队强大力量的源泉来自于人民,得人心者得天下是亘古不变的政治智慧。毛泽东一生炽热的民本情怀迈古超今,提出并始终践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万岁”等理念。坚持群众路线、提倡调查研究、推动干部下乡蹲点、鼓励将军下连当兵、严厉惩处腐败、坚决整治特权、推进建立赤脚医生制度、倡导学习雷锋等。所有这些都保证了强有力的政党是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代表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有了存在感,活力自然就涌现出来,火红的年代,以大寨精神、大庆精神为代表的时代精神就是最好的佐证。
最后,强调“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为了实现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反对分散主义错误及解决国家治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式的弊端,在政权建设方面,毛泽东坚持“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实现党中央对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最高军事机关中央军委及全国政协的领导。坚决避免出现“一国三公、政出多门”式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和推诿扯皮等乱象,确保中央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进而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有效维护。
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无论是救亡图存的生存需要、工业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条件。对此,毛泽东无疑有开创之功,居功至伟。
《资治通鉴》早有明训: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后来者要思考和实践的是如何做到有守成之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