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专政机关,习近平为何坚持“刀刃向内”?

2025-02-17 最新 评论 阅读

 

前几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释放了2019年反腐工作的重大信号;昨日,中央的又一场重磅会议再次聚焦了全社会的目光——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锐意改革创新,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不断谱写政法事业发展新篇章。”政法工作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安居乐业,如此重要的工作怎能掉以轻心?这不,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针对此提出了新要求。

要求一:坚持走群众路线。会议上,习近平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政法工作的贡献,并向全国广大政法干警表示诚挚的慰问。他指出:“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政法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得看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将人民的幸福、利益和智慧当成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要义,积极为老百姓谋好利、办实事、解烦忧,贯彻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从群众中汲取社会治理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为人民群众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的目标。拥护人民的利益,赢得群众的支持认可,才算是做好了政法工作。

要求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习近平强调:“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创新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好政法系统和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落实好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履行好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要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社会治理,单靠一方的力量难以进行,仅靠单一的努力难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是联合各个资源力量,以“合力”促“久安”,以“大智”成“大治”,让社会治理工作不断迸发活力,让平安社会真正开花结果。

要求三: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化,改进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要坚持依法办事,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要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的公平正义从何而来?从每个人的自我规范与践行中实现,从法律的“铁面无私”中树立,从健全的体系机制中酝酿,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自觉意识中萌芽。政法工作说到底不仅仅是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工作,更是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人人都参与其中,人人都维护公平正义,那么违法失德的“细菌”便没有膨胀滋长的土壤!解决人的因素,又有防控体系的保障,社会治理体系就完善了。

要求四:打破黑恶势力“保护伞”。习近平强调:“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要咬定三年为期目标不放松,分阶段、分领域地完善策略方法、调整主攻方向,保持强大攻势。要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不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细功夫,确保取得实效、长效。”黑恶势力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巨大毒瘤,人们无不对这个毒瘤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当前,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就是为了还社会和谐,还人民安宁。三年的为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势必要让黑恶势力的“关系网”“保护伞”破裂难愈!

要求五:推动政法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习近平指出:“政法系统要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要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要推进政法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让运行更加顺畅高效。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让司法人员集中精力尽好责、办好案,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紧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坚决防止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甚至执法犯法、司法腐败。要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改革创新是政法工作与时俱进、取得成效的必经之路。要想让政法改革“掷地有声”,就必须在体制机制、技术方法上下足功夫。习近平提出的“五要”具体而周密,从政法机构职能体系、工作体系、内设机构到监督和制约机制、诉讼制度,每一项都不能落下,每一项也都不能疏忽。抓好各个分支,便能让政法改革之花突破重重阻碍,结出喜人的硕果。

要求六:提供更优质公共服务。习近平强调:“政法机关承担着大量公共服务职能,要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解决好异地诉讼难等问题。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要加快构建海外安全保护体系,保障我国在海外的机构、人员合法权益。”政法机关是国家的专政机关,其重要职责就是为公民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这就意味着政法机关要与各类机构、群众“打交道”,于是为群众提供不断完善的优质服务,亦是政法工作的内容之一。普惠均等,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便捷高效,就是切实解决老百姓办事难的烦恼;智能精准,就是为人民、社会的利益做好保障。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引导下,我们的政法机关会愈加成熟与先进。

要求七: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习近平指出:“要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要抓好科学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政法机关要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政法队伍的优劣决定着政法工作的好坏,影响着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生活。因此必须勇于把灯光对准自己,敢于刀刃向内,将队伍中的“蠹虫”“害虫”剔除出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保持政法队伍的纯洁性。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斗争一刻也未停止过,新时代政法事业的发展,也决不能在“自我革命”上懈怠。

要求八:让干警安身、安心、安业。习近平强调:“政法系统要把专业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专业化建设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政法队伍是和平年代奉献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对这支特殊的队伍,要给予特殊的关爱,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鼓劲、待遇上保障、人文上关怀,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让干警安身、安心、安业。”习近平这段话做了两点指示:第一要提升政法干警的各项能力,为政法系统的专业化建设夯实牢固的人才基础,为政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提供良好的实力保障;第二要给予政法队伍更多的关爱,从政治、工作、待遇、人文等方面进行鼓励、帮助和关心,让这支特殊的队伍感受到党的温暖,人民的支持。政法干警也是百姓,也渴望安居乐业,有了党和国家做坚强的后盾,干警们定能在自己的职责岗位上大展宏图。

要求九: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政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法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政法单位开展工作,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各级党委政法委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上,健全完善政治督察、综治督导、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等制度机制。”政治方向十分重要,加强政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法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落实贯彻党中央的决策,方可在复杂难测的前进道路上不迷失方向,不做错事。

一场会议,信息量却如此之大,需要读者们细细体悟。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习近平此番“刀刃向内”,不仅为刮骨疗毒,为新时代政法事业的美好发展,更是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人民的安居乐业!(文/学习大军,2019年1月17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